早在2002年发布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就对我国肉类加工企业有这样的描述:“‘十五’期间,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制品,逐步提高熟肉制品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
冷却肉,即冷鲜肉,国家大力提倡以期能逐步代替“活储鲜销”的传统模式,更快地与国际接轨,并且以更科学、营养的观念进入人们生活也是必然趋势。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排酸肉的研究与推广,而我国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热鲜肉、冷冻肉零售的情况已基本不存在,排酸肉占所消费生鲜肉的90%以上。
但在我国,冷鲜肉的消费占比要低很多。
一方面,由于冷鲜肉要求全程冷链,冷链系统尚未全面完善,尤其是交通运输相对不发达的农村和农贸市场,只能购买热鲜肉;
另一方面,在大众认知中,往往都会认为热鲜肉更好,再加上冷鲜肉因全程冷链上浮的价格,也会让很多消费者转而购买热鲜肉。
总而言之,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安全、优质、卫生、营养口感好等特点的冷鲜肉。对于肉类食材来说,新鲜屠宰的肉类并非是最理想的食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