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从左至右:返乡创业的何慧琼、欧意凤、杨美燕、梁小哲、陈洁、石秋香、梁壬梅、黄玉萍、吴春颖、吴冬仙(3月13日至3月21日摄)。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入推进,融水县就业创业出现“凤还巢”现象,不少在外地打拼的妇女,利用所学技能回乡创业。据统计,截至目前,融水返乡创业妇女人数累计1300多人,创业项目包括养殖场、农家乐、餐馆、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当地政府以“巾帼脱贫建新功”为主题,开展系列服务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打造72家巾帼扶贫车间和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培养一支“返乡创业女能人队伍”,带动上万名留守妇女发展产业,实现就近居家就业创业。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梁小哲在苗族服饰创业孵化基地(3月17日摄)。
今年49岁的梁小哲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到广西南宁打工5年。20年前,家乡大力发展旅游文化脱贫产业,梁小哲决定回到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苗寨,创办苗服刺绣制作工作室。经过多年努力,梁小哲已成为广西区级非遗传承人、柳州市优秀民间艺术家,其作品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30名妇女在她的带领下实现脱贫。目前,她正在建设苗族服饰创业孵化基地。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红薯种植基地,石秋香挑着红薯苗,准备种植(3月14日摄)。
2008年,石秋香大学毕业后到广东深圳闯荡。2013年,她辞职返乡创立“秋野家山珍”品牌,帮农户销售野生灵芝等特产。2016年开始,她发展更适合本地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种植的红薯产业。目前带动2400多位贫困农户种植红薯4000多亩。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毛潭村,38岁的欧意凤(右三)和返乡发展产业的妇女们(3月13日摄)。
欧意凤曾在外务工10多年,2014年,她回到家乡,种植甘蔗和红薯,并养猪、酿酒,逐步摆脱贫困。在欧意凤的带动下,村里的妇女陆续回乡发展产业。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七彩农场,梁壬梅(左)和脱贫户何春琼在采收石斛(3月13日摄)。
梁壬梅曾在外面闯荡8年,2011年,她返乡创业,在县城郊区创办七彩农场,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附近,45岁的杨美燕(左)和搬迁户杨鲜花在农场里护理果树(3月13日摄)。
杨美燕曾到外地务工4年。2000年,她返回农村老家创业。2010年,杨美燕来到县城创办农场,养猪种果,发展种养产业。目前,农场种植果树140亩,每年出栏生猪3000多头。杨美燕聘请的20名工人中,大多是搬迁到县城的贫困妇女。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锦绣苗山刺绣有限公司,44岁的何慧琼(左一)和员工们在车间里合影(3月13日摄)。
何慧琼曾到江苏的刺绣工厂打工,学习先进理念。2016年,她返回家乡,创办自己的刺绣生产公司,转型升级传统苗族刺绣工艺,实现机械化生产。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家苗族服饰作坊,39岁的黄玉萍(左)和工人在整理服饰(3月13日摄)。
2012年,黄玉萍到县城开办苗族服饰作坊,带动贫困妇女居家就业。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毛潭村,陈洁(前)在查看新养殖场的建设情况(3月14日摄)。
2008年,大学毕业后,陈洁回乡在贫困村创办生态农业科技养殖场。部分村民实现居家就业,多年来保持稳定收入。猪场有母猪800多头,年出栏猪苗10000多头。目前,更加现代化的分厂正在建设中,即将实现投产。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香粉村,34岁的吴春颖(右)和妹妹吴冬仙在养殖场里喂鸡(3月14日摄)。
吴春颖和吴冬仙曾经在外打拼多年。2013年,她们回到家乡,成立养殖合作社,带领90多户贫困户养鸡。目前,合作社每年出栏土鸡12万只。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很多贫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