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晚上可以挣十块钱的诱惑,28岁的秦礼刚成为了一名皮影戏艺人。一晃40多年过去,除了除夕,每年360多天,中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两点半这“午休”点,他都会在光与影背后用皮影做RAP秀,到现在他的皮影戏演出达到15000场。(侣行记艺 阮传菊/图 雷虎/文)
更多精彩:
宜家边召回边正常售卖“夺命马尔姆抽屉柜”
纽约出现曼哈顿悬日奇观 民众扎堆目睹
图解:“山寨社团”重出江湖!你中招了没?
上午十点半,在湖北云梦县梦泽皮影戏馆门口就停满了各式“豪车”--老戏迷们骑着自行车、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从小城的各个地方赶过来。
皮影戏馆就设在秦礼刚家堂屋。一百平米的大堂内,戏还没开场,早已坐满了戏迷。戏迷们很耐心地坐在长凳上,端着茶杯望着堂屋正中央那块白色的幕布发呆,或者打牌、睡觉等待当天皮影戏的开始。
马上就要开演,秦礼刚一边与笔者交谈,一边还在不紧不慢地收拾着抽屉里的物件,完全没有要为马上就要开始的皮影戏化妆、准备的架势。“化妆?,那是多此一举,我只站在台后。准备?没那个必要,戏我信手拈来!”秦礼刚自信的说道。临开场前五分钟,秦礼刚才端着茶杯下楼。
秦礼刚从长凳间的缝隙挤进后场,推开木门,悬空挂在绳索上的纸人、纸马早已严阵以待。秦礼刚站上幕布后面的木台,手在那些纸人、纸马上一拂而过,如同出征的统帅沙场秋点兵。
急促的鼓点突然敲响,一位老者怀抱一把简陋的二胡,周身环绕着锣鼓--他是皮影戏班的配乐。一般的皮影戏班,要二胡手、鼓手、锣手各司其职;前台演唱、操纵皮影者各就各位。而云梦皮影却只要配乐一人,配乐和操纵皮影者配合得当就可以了。“其实,以前云梦的茶馆多,皮影戏班被邀请去表演,茶馆场地没那么大,只能压缩成本,皮影戏班也就只能轻装上阵啰。”老秦说道。
配乐一声锣响,皮影一出,掌声雷动,这戏也就开始了。
案前摆着一本上演剧目的剧本,写满了各式记号。戏已经开场了半个小时,但摊开的笔记本也未曾翻动一下。秦礼刚基本上是脱稿表演,短则十来分钟,多则半个小时才瞟一下笔记本。笔记上只有故事大纲,怎么唱得自己发挥。每一场演出,秦礼刚都集编剧、导演、演员为一身,所有的表演都是即兴的。唱皮影不仅需要高超的演唱功底,还要有强悍的体力和应变能力。
秦礼刚对自己的嘴皮子功夫很自信:“我从小就爱看皮影,立志当个皮影艺人。”“现在人当皮影是老古董,但在那时我们云梦农村,唱皮影却是件时髦的事情,是做角儿,就像现在当歌星!”秦礼刚说着。
一墙之隔,一边是戏者,一边是戏迷。唱皮影戏时,他们是表演者和观众,皮影戏结束后,他们就是亲密无间的邻里。
皮影戏要表演三个小时,因而在表演期间,有不少背着泡沫箱卖糕点、馒头的小贩光临。看到谁从小贩处买了馒头,就有一位拎着铜壶的老太太走过来向他递一杯茶水,老太太便是秦礼刚的夫人。小小的皮影戏馆,是电影院和茶馆合体。30年来,小小的皮影戏馆,成为小县城老人不可或缺之所。
秦礼刚的皮影馆选择在中午开演是有原因的,以往,每逢有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各戏班子就会被请到各个地方表演。城里大户人家,会请昆曲、京戏班;村里人穷,请不起这些大戏班,那就请皮影戏。一个演唱,一个配乐。两人把家伙往货架中一放,就可以走村串巷了。30年前,老秦为了迁就进城务工的乡亲,选择在他们午餐时间表演。30年后,乡亲们为了迁就秦礼刚,把自己的午餐搬到了秦家戏馆。在这里,戏者和戏迷是共生关系,相互迁就,一起慢慢变老。
三个小时的皮影戏转眼结束,戏迷们纷纷起立鼓掌,皮影谢幕后许久还不愿离去。秦大妈守在门口收票,来客茶钱和戏钱加在一起,每人只收两块。
秦大妈在收完票后上楼给老秦做午饭;秦礼刚从后场出来拿起扫把,和年过八旬的母亲一起打扫剧场。秦大妈算了算当天的票房,差不多三百块。戏班每年在全国各地还有几十场商业演出,这对于一个小县城的家庭来说,足够了。所以秦家的“梦泽皮影戏馆”30年不衰,老秦家对现在的生活也非常满意。
秦礼刚的皮影戏,内容多来自《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传统文学作品,但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即兴演义,他常把时事新闻,生活日常都融入其中。秦礼刚的皮影剧目达到两百多种,每一种剧目又有若干出,所以,秦礼刚的皮影戏能连演五年,每天都不重样。即使是铁杆的戏迷,也不知道秦礼刚的葫芦里唱的什么戏。
看不懂秦礼刚皮影唱什么戏的,还有皮影专家。秦礼刚从绳索上取下了一只皮影,是红脸、长须、丹凤眼的关二爷,这关二爷却让皮影专家看不懂。“摸摸看,这关二爷和你以前见过的皮影戏班里的有什么不一样?”秦礼刚把关二爷递到笔者面前。眼前的影人,脸上的神态栩栩如生,衣服线条和造型有京剧神韵,但影人摸起来完全没有皮质的肌理。皮影影人是用风干的驴皮制成,因而得“皮影”之名,但这关二爷却是塑料做的。
下午三点半,秦礼刚才吃完午饭,趁着光线还亮,拿出一张塑料板和若干纸片赶工制作皮影影人。他先在纸片上用铅笔画出了两个人物造型,一个是一位穿着制服的交警,一个是头戴凤冠的孙大圣。剪出人物后,他把纸人贴在塑料板上,用特制的拳刀把人物造型在塑料上一一勾勒出来。
“为什么皮影一定得驴皮做?古人用驴皮,只因找不到更好的材料。如今云梦县没人养驴,如果去北方收驴,成本巨大。更重要的是用驴皮制作的影人‘不听话’,太湿会腐烂,太干驴皮又会起皱变翘。而且驴皮太厚,不透光。视觉体验也不好。”秦礼刚对皮影材质的革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却被专家质疑,几次评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时都没有通过。直到2013年,秦礼刚用古法专门做出了几套驴皮皮影,这“皮影王”才通过专家审核。
作为皮影技艺精湛的艺人,秦礼刚10多次上中央电视台,3次上新闻联播,多次受邀出国表演,还有老外给他来拍纪录片。但对于皮影的传承,他却看不太清。秦礼刚有三个子女,但人生轨迹都与皮影无关,他们没有皮影天赋,也看不到皮影的未来。秦礼刚的孙子秦朗两岁半时,一次学着秦礼刚的样子拿着皮影在墙上比划,秦礼刚大为惊喜,从此便开始有意识的向孙子传艺。
在2005年的唐山国际皮影节上,年仅4岁的秦朗双手持四皮影表演《孙悟空大战牛魔王》轰动全场。秦礼刚说,他会尊重孙子的选择:如果他成年后选择与皮影无关,他不会干涉;如果他将来选择皮影,自己必须撑到孙子入行的那一天。以后不但要有吸引那些老戏迷的老戏,还得有抓住年轻人眼球的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