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载煤炭的运煤专列驶出站台。新华网发(张伟 摄)
10月22日傍晚,在国家能源集团海勒斯壕南站,一列列满载煤炭的列车缓缓驶出站台。据介绍,目前这个站台一天要装近20列车皮优质煤炭,运往多地保障群众冬季供暖。
自9月中旬以来,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面对增产保供压力,鄂尔多斯市多措并举增产量,全力以赴保供应,专门成立工作组,深入煤炭企业督导,有序推进煤炭增产保供工作。

空中俯瞰内蒙古蒙泰集团满来梁煤矿。新华网发(张伟 摄)
鄂尔多斯市全面梳理全市煤炭企业生产状态,加快解决煤矿手续办理、临时用地、产能核增等各类问题,千方百计促进煤炭企业产能核增。随着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鄂尔多斯的煤炭产量显著增加。10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日产量达327万吨,主产地鄂尔多斯市达234万吨,均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安全生产大于天。为增产保供,鄂尔多斯市开展煤矿安全百日大检查行动。在蒙泰集团满来梁煤矿的调度指挥中心,从电子大屏幕上就能看到井下各个作业点的工作状态,700米竖井直通地面,高智能的现代化设备,使煤炭的开釆、运输都有序安全地进行。
近日,新华网实地走访伊泰集团、蒙泰集团、汇能集团等煤炭生产企业,深入140米的煤矿井下作业面,见证安全生产和增产保供。

在伊泰集团塔拉壕煤矿,矿工在下井前,都要领取一副矿灯和一台应急给氧装备。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下井前,矿工出示工作证,经过登记批准后再下井。上井后需要再次登记,以防人员未归。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这是矿工乘坐的“防爆”运输车等候在煤井进口。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运输车内的各种特制防爆仪器能够随时显示瓦斯等数据。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矿工登上运输车,准备下井作业。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运输车向着垂直达140米深的井下作业面前行,井下道路长5公里,限速20公里以内,大约需要30分钟到达。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到达距井下作业面500米处,运输车司机停好车,按照作业规范用阻车器固定车辆,防止溜车。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矿工向井下作业面行走。新华网 李国栋摄

一名矿工在井下作业面操作采煤仪器。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在140米深的井下作业面,自动采煤机将煤开采至传送带。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高速传送带将地下的煤运送至地面。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这是停在汇能集团尔林兔煤矿的运煤车队。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

汇能集团尔林兔煤矿开辟了保供车辆绿色通道。新华网 杨腾格尔

汇能集团尔林兔煤矿现代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新华网 李国栋摄

国家能源集团海勒斯壕南站站台上,运煤专列即将驶向保供地区。新华网 杨腾格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