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两岸政治上的长期敌对,加上外部势力的介入和干涉以及台湾独特的历史,使台湾问题成了困扰中华民族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历史的视角,将当前台湾问题与清代初年的明郑问题进行对照,以期鉴古知今,彰往察来。
自赖清德执政以来,两岸关系更具风险性,其一贯的激进“台独”立场也让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晦暗难料。而七十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曲折起伏,其中既夹杂关于“一个中国”剪不断、理还乱的法统争议,又泛起由台湾主体性意识主导的“台独”因素,诸议题又涵盖历史、法理、意识形态乃至政治心理等繁多之要素,使得问题面貌之呈现趋于复杂化,使人难以简单地把握与理解,并判断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
而历史检视是一个方便的视角,通过历史脉络与文化语境的比附,达到对于问题较清晰的观照与审查,而从大陆的视角看,台湾问题有其历史叙事的观照,从台湾言亦有其文化氛围的参详,可以逐一展开。
对大陆而言,当下的台湾问题有其历史参照系——清代初年的明郑问题,即1644年清廷入主中原建立中央政权,而南明割据政权隆武帝系下郑氏势力孤悬台湾,仍然奉明正朔,尽管天下业已新定。
康熙帝在处理完攸关清廷生存问题的三藩问题后,着手进行解决台湾问题的交涉。在清郑和谈中展示出极大之诚意与包容,愿意在治权问题即郑氏对台管制权上于最大限度上作出让步,但坚持不“援朝鲜例”(即不允许明郑政权成为藩属国而合法脱离),拒绝主权问题上的分裂。值得玩味的是,之前坚持奉明正朔的明郑政权,此时一意割据台澎金厦,在“援朝鲜例”模式上,与清廷僵持不下,“中国性”色彩全无而趋于“南岛化”,且联络日本幕府、朝鲜李氏等谋求割据成功,交涉由此无果。
康熙帝在僵局的情况下,为完成国家统一、避免国家分裂,启用姚启圣,决定更新对台战略与政策,后者上书康熙提出“三必剿、三必抚”之策略,台湾问题的解决进程遂发生转折,对台工作面貌为之一新。依据“三必剿、三必抚”,康熙帝着手战和并举,以军事压力促进政治谈判,推进台湾问题解决进程。康熙二十二年,在长期的军事准备后,清将施琅一举拿下台湾外岛澎湖,将明郑当局逼上谈判桌,而前后二十天时间,台湾问题便得以解决。
当下的台湾问题脉络尤其相似。1946—1949年国共内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中国的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政策,而两岸实际上,也以金门战役与炮战为标识,呈现事实上的“内战关系”状态。此时台湾问题的定位在于“治安问题”,系解决作为“反动政权”之“蒋政权”的问题,即武装平乱。大陆对台北的政治定位也在于“蒋氏集团”,并不承认乃至拒绝默认其治权上的合法性。奈何中国大陆的军事准备被其他事项一再耽搁,问题悬而不决。
改革开放后,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坚持从中国大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尊重台湾现实出发,创造性提出能照顾到台湾最大利益的“一国两制”构想。1979年出台《告台湾同胞书》,台北亦于后来出台所谓停止“戡乱”宣言,结束两岸事实上之内战关系状态,而进入法理上之“内战关系”状态。双方虽然互不承认对方系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但据各自之立场,主权问题是不存在的,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事实证明这亦未影响两岸之正常交流,如“九二共识”的存在,两岸借此恢复交流常态。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两岸实力对比愈大,但中国大陆从未拒绝乃至放弃“九二共识”提供给台湾的默契空间,可参照抗战时期国共历史上的合作默契,即中国人之事宜中国人自行解决,亦定具解决之耐心与智慧。此时台湾问题的定位在于“法理内战问题”,系彻底解决两岸的“法理内战状态”,此时“治安问题”下降为“法理内战问题”,于台湾之政治定位亦从“蒋氏集团”转变为“台湾当局”。
造化弄人的是,台湾内部数十年来发生的政治剧变:以心理上或身体上代表“皇民”后裔的民进党“独派”力量渐渐成势。“台湾独立”作为一个政治命题,不断挑战两岸所共同维系之“一个中国框架”的势头,攸关两岸争议的“法理内战问题”愈加演化为“分裂国家问题”。而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历史责任与法理义务去阻止“分裂国家问题”成真,并不惜为之付出一切代价。而当赖清德当局突破两岸关系之一个中国框架时,引动的或许是又一场澎湖海战的再现。
对台湾而言,对两岸关系之观察,也有基于中华文化历史语境的简单比附。古人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两岸和平无非也攸关“祀”与“戎”。台湾选择怎样的“祀”之“文化战略”,关系到台湾会否面临“戎”之“战争结局”;而怎样的“文化战略”取决于台湾如何对自身及其与大陆的关系加以定位,以及是否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一部分。台湾正确的国家认同应是接纳中国人认同的身份归属,这已由血脉、文化、民族情感与民族历史所先天赋予了台湾人,归属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自然脉络下,唯有两岸存在认同联结点才会有可持续的和平。
历史与文化的参照助益于,鉴古知今、观照自省。当赖清德当局使得台湾当局“中国性”色彩俱无,斩断了法理与认同上的两岸联结,可知的是两岸关系会地动山摇,台湾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式将箭在弦上。
来源:海峡之声编者按: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两岸政治上的长期敌对,加上外部势力的介入和干涉以及台湾独特的历史,使台湾问题成了困扰中华民族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历史的视角,将当前台湾问题与清代初年的明郑问题进行对照,以期鉴古知今,彰往察来。
自赖清德执政以来,两岸关系更具风险性,其一贯的激进“台独”立场也让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晦暗难料。而七十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曲折起伏,其中既夹杂关于“一个中国”剪不断、理还乱的法统争议,又泛起由台湾主体性意识主导的“台独”因素,诸议题又涵盖历史、法理、意识形态乃至政治心理等繁多之要素,使得问题面貌之呈现趋于复杂化,使人难以简单地把握与理解,并判断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
而历史检视是一个方便的视角,通过历史脉络与文化语境的比附,达到对于问题较清晰的观照与审查,而从大陆的视角看,台湾问题有其历史叙事的观照,从台湾言亦有其文化氛围的参详,可以逐一展开。
对大陆而言,当下的台湾问题有其历史参照系——清代初年的明郑问题,即1644年清廷入主中原建立中央政权,而南明割据政权隆武帝系下郑氏势力孤悬台湾,仍然奉明正朔,尽管天下业已新定。
康熙帝在处理完攸关清廷生存问题的三藩问题后,着手进行解决台湾问题的交涉。在清郑和谈中展示出极大之诚意与包容,愿意在治权问题即郑氏对台管制权上于最大限度上作出让步,但坚持不“援朝鲜例”(即不允许明郑政权成为藩属国而合法脱离),拒绝主权问题上的分裂。值得玩味的是,之前坚持奉明正朔的明郑政权,此时一意割据台澎金厦,在“援朝鲜例”模式上,与清廷僵持不下,“中国性”色彩全无而趋于“南岛化”,且联络日本幕府、朝鲜李氏等谋求割据成功,交涉由此无果。
康熙帝在僵局的情况下,为完成国家统一、避免国家分裂,启用姚启圣,决定更新对台战略与政策,后者上书康熙提出“三必剿、三必抚”之策略,台湾问题的解决进程遂发生转折,对台工作面貌为之一新。依据“三必剿、三必抚”,康熙帝着手战和并举,以军事压力促进政治谈判,推进台湾问题解决进程。康熙二十二年,在长期的军事准备后,清将施琅一举拿下台湾外岛澎湖,将明郑当局逼上谈判桌,而前后二十天时间,台湾问题便得以解决。
当下的台湾问题脉络尤其相似。1946—1949年国共内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中国的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政策,而两岸实际上,也以金门战役与炮战为标识,呈现事实上的“内战关系”状态。此时台湾问题的定位在于“治安问题”,系解决作为“反动政权”之“蒋政权”的问题,即武装平乱。大陆对台北的政治定位也在于“蒋氏集团”,并不承认乃至拒绝默认其治权上的合法性。奈何中国大陆的军事准备被其他事项一再耽搁,问题悬而不决。
改革开放后,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坚持从中国大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尊重台湾现实出发,创造性提出能照顾到台湾最大利益的“一国两制”构想。1979年出台《告台湾同胞书》,台北亦于后来出台所谓停止“戡乱”宣言,结束两岸事实上之内战关系状态,而进入法理上之“内战关系”状态。双方虽然互不承认对方系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但据各自之立场,主权问题是不存在的,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事实证明这亦未影响两岸之正常交流,如“九二共识”的存在,两岸借此恢复交流常态。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两岸实力对比愈大,但中国大陆从未拒绝乃至放弃“九二共识”提供给台湾的默契空间,可参照抗战时期国共历史上的合作默契,即中国人之事宜中国人自行解决,亦定具解决之耐心与智慧。此时台湾问题的定位在于“法理内战问题”,系彻底解决两岸的“法理内战状态”,此时“治安问题”下降为“法理内战问题”,于台湾之政治定位亦从“蒋氏集团”转变为“台湾当局”。
造化弄人的是,台湾内部数十年来发生的政治剧变:以心理上或身体上代表“皇民”后裔的民进党“独派”力量渐渐成势。“台湾独立”作为一个政治命题,不断挑战两岸所共同维系之“一个中国框架”的势头,攸关两岸争议的“法理内战问题”愈加演化为“分裂国家问题”。而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历史责任与法理义务去阻止“分裂国家问题”成真,并不惜为之付出一切代价。而当赖清德当局突破两岸关系之一个中国框架时,引动的或许是又一场澎湖海战的再现。
对台湾而言,对两岸关系之观察,也有基于中华文化历史语境的简单比附。古人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两岸和平无非也攸关“祀”与“戎”。台湾选择怎样的“祀”之“文化战略”,关系到台湾会否面临“戎”之“战争结局”;而怎样的“文化战略”取决于台湾如何对自身及其与大陆的关系加以定位,以及是否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一部分。台湾正确的国家认同应是接纳中国人认同的身份归属,这已由血脉、文化、民族情感与民族历史所先天赋予了台湾人,归属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自然脉络下,唯有两岸存在认同联结点才会有可持续的和平。
历史与文化的参照助益于,鉴古知今、观照自省。当赖清德当局使得台湾当局“中国性”色彩俱无,斩断了法理与认同上的两岸联结,可知的是两岸关系会地动山摇,台湾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式将箭在弦上。
来源:海峡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