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热点  >  国内新闻
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潘萨银花与侗族大歌

2020-10-10 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独特魅力的直观展现,非遗源自生活,发端民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影像的记录让非遗的表达方式骤然鲜活。

“审美力,是一个人是核心竞争力”。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共同推出【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之《他们鉴证了文明》系列云端课程。课程创新性地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11位非遗专家实时解读纪录片,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使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更深一层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领和内涵,更进一步领会非遗保护的精神和意义,让观众能够在光影中,看懂非遗。

《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第十六期“潘萨银花—侗族大歌”,是2015年支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成果,并入选“年华易老,技·忆永存——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

潘萨银花

传承人简介:

潘萨银花(1944—),本名潘玉清,侗族,出生于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歌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8岁开始同其爷爷、奶奶、母亲学习侗歌,后又拜当地老歌师吴哈常及其徒弟吴萨库为师。1961年,17岁的潘萨银花到黎平肇兴参加“吃相思”对歌活动,唱了三天三夜,唱赢了当地的很多高手。从此周边侗寨的歌手经常前来找她对歌,她逐渐成为侗族地区公认的优秀歌手。潘萨银花20岁即可自编自唱侗族大歌,其中《感谢党中央》《感谢远方的客人》《欢迎你到侗寨来》等极具代表性。她不仅擅长演唱大歌,同时也擅长琵琶歌、牛腿琴歌、木叶歌、叙事歌、拦路歌、敬酒歌、多耶踩堂歌等,是掌握侗族歌种较为全面的一位歌师。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