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热点  >  体育新闻
郎平:奥运将是一场遭遇战 期待朱婷不断追求

2021-02-10 来源:新华社

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她被抗疫精神深深感动。今夏东京奥运会对中国女排等参赛队伍将是残酷的遭遇战,最大的挑战在于应变。

赛事停摆考验队员也考验教练

中国女排刚结束今年第一阶段的封闭集训。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赛事停摆,东京奥运会被推迟,中国女排自去年年初以来没有参加任何比赛。郎平承认,这给队员和教练带来了挑战。

“去年刚刚组队的时候,想着距离东京奥运会还有100多天了,大家都是只争朝夕,斗志昂扬。但是奥运会宣布推迟,一下子从100多天变成近500天,大家心里那股劲不可能继续再绷500天的。”郎平说,“特别是对于30岁以上的运动员来说,如果她伤病比较多,难免会有些茫然——我到底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怎样坚持?确实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而且这么长时间没有比赛,如何安排老队员的训练,要迅速做出调整。当时看到她们情绪上出现一些起伏,我觉得很正常,也很理解她们。”

在郎平的排球生涯中,国家队整整一年没有比赛的情况还是头一次出现。运动员和教练员都习惯了训练一段之后对照比赛去总结、调整。疫情之年全球赛事停摆之后,训练的针对性明显下降,中国女排的训练只能立足于自身的提高。为了保持训练热情,教练组想了不少办法。

“对我们教练来说,这是一个学习机会,也是一次挑战。每天都在球场上重复同样的东西,而且每天训练好几个小时,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我们要想办法帮她们调整,比如说去打篮球、踢足球,把她们拉到田径场训练……我们还安排队员打羽毛球、乒乓球,运动员觉得很好玩。而且各种不同的球类项目,其中有共性的东西。”

与抗疫英雄互勉

中国女排在2019年蝉联世界杯冠军、夺得世界“三大赛”第十冠之后,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自2020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用众志成城、坚韧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在郎平看来,女排精神和抗疫精神有相通之处,她尤其钦佩很多“90后”年轻人在关键时刻的担当。

“像这种突发的重大事件出现以后,我们国家能这么迅速地决策应变,把疫情控制得这么好,真的是全世界唯一了。看到我们的抗疫英雄很多是‘90后’的年轻人,关键时刻他们在老同志的带领下奋不顾身,为了能够抢救病人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那股力量、那份担当还是很棒的,我觉得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也是拼搏精神。”

郎平曾在美国、意大利等地执教多年,和很多国际体育人士结下深厚友谊。郎平说,疫情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可能刚开始大家觉得还好,但是时间长了心情的起伏和焦虑非常多。不过大家在交流中还是充满正能量,一方面是相互鼓励,克服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人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己,同时也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东京奥运会是残酷的遭遇战

东京奥运会计划于今年7月进行,中国女排将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出战。郎平认为,由于自己和对手的状态都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届奥运会的进程很难预测,很可能是一次遭遇战。

“我们必须在方方面面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奥运会这么重要的比赛,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一两个关键球没处理好结果就完全不同,非常残酷,这届奥运会,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不确定性会更多。”

郎平认为,大约有五六支球队有争冠的可能。

“从美洲来讲,巴西、美国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水准。欧洲球队也在崛起,进步相当快。像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在2016年的时候,她们还是比较年轻的队伍。经过这四五年的磨砺,现在已经非常成熟,这两年正是状态最好的时候。我觉得这届奥运会,大概五六支球队有拿冠军的可能,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排序,要看临场发挥。”

在郎平看来,这届奥运会对中国女排最大的挑战将是临场应变。

“因为对对手的了解特别少,不知道对手到时候是什么状况,有没有技战术上的变化,会不会突然出一两个新星,我们不了解她们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在场上迅速捕捉瞬间的变化,做出及时应变。”郎平说。

在奥运会之前,郎平希望中国女排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有机会参加一两次国际赛事,更好地为奥运会做准备。在东京的赛场上,中国女排会朝着升国旗、奏国歌和冲击奖牌尽最大努力。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希望球迷能够保持耐心,我们特别希望在球场上再次和大家相聚。”

 期待朱婷不断追求卓越

在郎平2013年重新执教中国女排之后,朱婷迅速成长为队中头号球星。郎平坦言,在她执教过的中外球员中,朱婷是最有排球天赋的之一。

“我认为她是天才,虽然她自己不承认,她只说她是人才。朱婷动作协调,悟性非常高,技术动作没有什么缺点,再加上她的身材、高度,我觉得她太适合打排球了,她能迅速掌握一项新的技术,而且总能非常合理地处理球,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悟性、一种天分,这样一个非常全面的人才,真的非常难得。”

26岁的朱婷已经在奥运会、世界杯、世俱杯等重要赛事中多次获得MVP(最有价值球员)称号,成为世界级球星。郎平认为她还能继续上升。不过,她也预见到朱婷在东京奥运会将遇到新的挑战。

“这届奥运会对她来说会是一个挑战,因为大家太熟悉她了。她又在土超打过比赛,是人家的重点研究对象。在大家都熟悉的时候,还能够一锤定音,这给她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我们也希望她的队友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朱婷遇到困难的时候,其他点可以爆发。”

最近几年,郎平先后培养了朱婷、袁心玥、张常宁、李盈莹等一批优秀年轻球员。作为伯乐她有什么秘诀呢?郎平把这归功于名帅袁伟民和中国女排的传统。

“在我18岁的时候袁指导(袁伟民)把我选进国家队,可能是因为我个人的经历,我对年轻运动员有一种感觉。”郎平说,“我希望一支球队由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运动员组成,老带新,新促老,这样球队才能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一直保持高水平。”

 科技助力女排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助力对于运动队提高竞技水平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郎平表示,中国女排在这方面也非常重视。

“中国女排也是一个复合型的团队,我们在训练当中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手段。我们跟专业人员做了很多交流和探讨,包括如何挖掘运动员的潜力,以及细致地分析外国运动员的技术特点。”郎平说,“我们会把科技手段的助力和自身的训练很好地结合,毕竟竞技体育最终是靠人去完成的,必须要把高科技手段非常自然地融入训练和比赛中。电脑分析来的信息,要输入教练和运动员的大脑,通过每一天训练形成肌肉记忆和下意识的反应,最终在球场上体现出来,这是一个挺复杂的工程。”

“我们的体能训练也有非常多的高科技手段来帮助我们分析每一个人的情况,把一个人的体力、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的要求全部揉在一起。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我们还要不断去学习,还是要把科技和人的因素结合得更好。”

 北京冬奥会一定会去现场观赛

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郎平曾经4次登上夏季奥运会的赛场,而冬奥会她还一次没有去过。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还剩不到一年,郎平很期待这项即将在家门口举行的盛会。

“我特别高兴北京能够举办冬奥会,也为之自豪。夏季奥运会和冬奥会在同一个城市举办,非常了不起。我从来没去现场看过冬奥会,明年有机会在家门口看冬奥,我一定要去。”

郎平最关注的冬季项目是短道速滑,她和前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是多年的好友。当年郎平执教美国女排的时候,李琰在美国短道速滑队执教,培养出了后来夺得冬奥会冠军的名将阿波罗。那几年,郎平和李琰执教的队伍都在科罗拉多训练,两位中国女性教练常常午饭时间在食堂交流。李琰带队去参加冬奥会,郎导会关注短道速滑的比赛。后来李琰回国执教,带领中国队拿了不少金牌,郎平由衷地为她高兴。

除了短道速滑,郎平也很喜欢观看花样滑冰比赛,在她看来,那是一种“艺术享受”。说起花样滑冰,她饶有兴趣地提到申雪、赵宏博、隋文静、韩聪和羽生结弦等多位名将。

春节增加上肢训练 为东京做准备

在第一阶段训练结束之后,中国女排将迎来短暂的假期,郎平将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不过,为了节后带队向东京奥运发起最后冲刺,享受难得假期的她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了身体训练。

“休假的时候我会做很多康复治疗和训练,保证节后我能有足够的体能站在训练场上。最近我已经跟体能师商量好,节后要开始增加上肢的训练,因为奥运会我必须要在队员做准备活动时上场协助她们热身。”

奥运会期间每支队伍只有4名教练能够进入赛场。赛前供球队做准备活动的场地只有一块,而且使用时间很短。因此,平常由陪打教练完成的协助队员热身的工作,届时郎导和领队赖亚文都要亲自上手。

在中国体育界,郎平是个特别的存在。自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民偶像开始,郎平的热度始终没有消退。在回归中国女排帅位并率队夺得2015年女排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之后,郎平的声望再次达到了高峰。

谈到这一点,郎平表示她是沾了排球的光。

“有幸在中国女排这么优秀的集体里成长,年龄大了又一直在做排球教练,热爱排球,能把老女排的精神和经验传承下去,我觉得这是我的荣幸,我是沾了排球的光。”郎平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