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热点  >  体育新闻
独家:深藏身与名,飒沓如流星一一踏寻金家功的传承之路

作者:吴平 · 2017-07-23 来源:凯风网
    金家功,是流传于重庆市梁平区境内的一种稀有传统武术,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是梁平人民智慧和文明结晶的具体体现,既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更是珍贵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主要拳法有九家膀子十二样做法、九肘、七捶法、十家拿法、十二形、四把捶、十面埋伏、开合劲、外五形、内五形、外五劲、内五劲、外六合、内六合等。

  

 

  四把锤 梁平区文保中心供图

  武术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侠义精神,止戈为武,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它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修习武术,让人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这是我族历代沉淀而成、安魂守魄的法宝。历来,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金家功作为武术的一枝,在继承武术的精髓外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反对打桩、插沙等借助外物为道具的蛮练,练功的时间和量不能过度,绝对禁止违背人体极限的训练方法,要顺乎自然,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每个单式动作的锻炼,有左即有右,左右各一动为一数,每动不得超过十数。

  2014年1月27日,金家功被重庆市批准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传承轶事,改姬为金启新生

  金家功,原名姬家,后改名金家,属于心意六合的一支,姬家拳相传原山西省蒲卅(今山西运城永济市) 姬际可创立,姬际可(号姬老夫子),生于1602年至1683年,享年81岁。姬际可创立姬家拳;姬师精枪术、医理、易理、云游访异人传拳法,得岳武穆王心意六合谱论,姬师数十年钻研心意六合谱论结合枪术融会贯通创立姬家拳。

  金一望(名号金道人),原籍蒙古人氏,生于1768年6月24日至1886年冬,享年98年。金一望师从姬际可之子姬甲傣,师徒情同父子,得其师心传口授,窥其姬家拳心法,获姬家拳真传。

  金一望参加反清复明,失败后怕牵连师傅祸福,被连座、罚灭族,便隐姓埋名。从此金一望遁入佛、道两家云游四方,行走十多省访佛、道两家求学路,历经坎坷磨难,造诣深厚。

  金一望云游到湖北渡船入四川省上万州码头,在徒步行走入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蟠龙镇)蟠龙洞新店子袁家沟旁时迷路,见前方一老者携一约14岁左右小孩,上前问老者行路方向。老者回:“这里是梁山县地界,你要去哪里?” 金一望道:“我欲上四川蓉城(今四川成都)。”“大师,你走错路了,应该……”老者便于金一望交谈起来。交谈中金一望得知,老者姓袁,是袁家沟富绅,其有三子,长子袁一培、次子袁一发,乃前夫人所生,幼子袁一才为小妾所生,因家财产分争,长子和次子预至幼子于死地。金一望对富绅说:“我有一解救之法,不知是否可行?” 富绅遂将金一望邀请住于家中,其间二人交谈甚欢,很是投缘。金一望见富绅忠厚仁义,对自己也以礼善待,后传授袁一才习姬家拳。

  某日袁一培、袁一发二人与袁一才因家事发生打斗,袁一才用姬家拳打败一培、一发二人,二人追问之下得知一才学姬家拳之事。二人也预学习姬家拳,金一望发话劝解说道,你三兄弟,本是同根生,手足相残何时休,愧对父母养育恩。至后金一望不断给袁一培、袁一发说经论道,二人本性不坏,不断听金师教诲,二年后再次请求拜金一望为师习姬家拳,从此三兄弟团结和睦,金一望也驻留这民风淳朴,山川秀美之地收徒传艺。

  金一望把道家北派气功融入姬家拳加以创新的改良,在其死后,姬家拳传人尊其为祖师,将姬家拳改名金家功。至此,金家功根植于梁平境内,开枝散叶,世代传承,人才辈出,成为中华武术中稀有的拳种。

    拜师艰难,学艺路上多坎坷

  今年50多岁的杨贤仁,是金家功第7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从小他就跟着父亲练习传统武术,生于武术世家的杨贤仁受父亲影响,6岁开始习武,每天清晨4点起床,晚上8点归家,日日如此。

  初识金家功后,杨贤仁便被其中的招式深深吸引。“不同于其它传统拳法,金家功讲究‘出手不心软,举手不饶情'。”杨贤仁说。因为金家功出手不慎,容易伤到人,所以很多老一代的传人不愿传授,在拜师学艺之途遇到了障碍。为学到最正宗的金家功,本身家境贫寒的杨贤仁,特别邀请了金家功第五代传人高英长住其家,杨贤仁和父亲同修金家功。

  

 

  杨贤仁清晨练功(贵大明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杨贤仁白天在父母的小药店里干活,晚上趁着休息的时间勤加金家功练习,本应一帆风顺的学习之路,期间却也受到一些坎坷。“为了学习金家功,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惭愧的是,我母亲却因此受了不少气啊。”回忆起学金家功的这段日子里,杨贤仁感慨万千。

  高英住在杨贤仁家里期间,高英的几个朋友曾极力阻止他收杨贤仁当弟子,甚至在杨贤仁家中吃饭还百般刁难,刻意说杨母炒的菜太难吃,平日生活里对高英也招待不周。但高英深知杨贤仁对金家功的痴迷并非虎头蛇尾,同时被杨贤仁一家平日里的悉心照料所感动,高英顶着同行和朋友的巨大压力,最终安排其弟子冯有乔收杨贤仁为嫡传弟子。终于,金家功这个“大家庭”增添了一位优秀的传承者。

  格养兼顾,融合太极申非遗

  金家功在实战中效果突出,以开合功为基础,左右手、左右脚以及起落旋转中的阴阳矛盾更为突出。通过一开一合的动作训练,使初学者零散的运动得以调整或改善。其特点是打人如走路,打人不现形。“看似收敛的这一招一式,一旦发力效果可不一般,只要敌人近了身,三招内就能把人撂倒。”杨贤仁边打拳边说,在平日的武艺切磋活动中,经常有武友的招式被金家功所克制。

  “金家功的开合功不但可以起到防身格斗的作用,对于养身在一定程度上还超过了太极。”在与很多金家功同行的交流中,杨贤仁深深感受到,太极练一会儿稍感疲乏,而金家功练了整天人都会很精神。由于金家功的套路形式简单,出拳简短,如何展示其精髓?在2013年5月9日申请市非遗的展示舞台上,给杨贤仁出了一个难题。

  如何才能做到向众人展示金家功的优点?一次习武交流会解决了杨贤仁很久以来冥思苦想的问题。习武多年的杨贤仁,在交流会上打出太极和金家功,一些初学者们认为金家功不好看,强烈要求向杨贤仁学习太极。杨贤仁头脑中灵光一闪,金家功外形难看、内功浑厚,而太极动作优雅,把这两样功夫的优点合二为一,岂不是就能解决金家功申非遗的难题吗?

  

 

  杨贤仁教弟子练习金家功(贵大明摄)

  有了初学者们的“指点迷津”,后来,在不变金家功原有的动作基础上,杨贤仁利用太极的局部手势,动作幅度稍微加大。他带着弟子,通过短短一个星期的勤加苦练,把“形太极”和“意金功”向世人展示了出来,终于将金家功推到了市非遗目录这个大名单上。

  2014年,杨贤仁带领梁平武术协会代表队参加第十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金家功、太极拳比赛,一举夺得了43金、41银、19铜的好成绩,向世界展示了金家功的魅力。

  德武并重,修德为主待传承

  他是金家功第七代传承人、国家级武术散打裁判、梁平县武术协会主席、梁平县贤仁农庄总经理一一杨贤仁,如今,光环罩身,他依然随和、淡泊,为人处世谨记温、良、恭、俭、让。说到金家功,谈到恩师,依然是无限感激。年过五旬的他,每天乐此不疲地奔波在学员间传授技艺。在传播武学文化时深植无数人心中的不仅是武术,更多的是武德。

  由于老一辈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上金家功的实战特殊性,金家功创始人要求的是此拳不传外人,而且金家功的入门条件很苛刻,再加上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心浮气躁的人很多,静心修炼者越来越少,导致金家功的传承难上加难。“我这几个金家功弟子基本都是以前跟着我太极拳期间,接触到金家功,便主动要求入门的。”杨贤仁说。虽然祖师的师训对收弟子作了限制,但杨贤仁不忍心看到金家功在梁平落地,却生不了根,发不了芽。如今,他一共收了9名入门弟子,年龄最大的有40多岁,最小的25岁。

  

 

  杨贤仁教学生基础(贵大明摄)

  金家功,作为中华武术百花园中一支独具魅力的奇葩,又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加之如今时代的开放,金家功传人思想的解锢,它有条件也需要更好的传承。“条件如何放宽,作为武术核心 ‘武德’的把关是怎样也不能放松的。” 杨贤仁表述,练武更多的是强身健体,让中华几千年传承的瑰宝沉静和洗涤个人的内心,实现不断对自身的超越,如果习武之人武德不过关,只会让这份传承沦为自我炫耀、暴取豪夺的工具。

  滴水成海,聚德为魂,中国武术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活的灵素,武术的魂中注定有中国心。它在和平年代,是养生、儒雅的;而在风雨年代,它又是奋起、抗争的。中国人民在抗争中不断的胜利,从来就没有缺少过中华武术的身影。

  武于青山绿水中,魂存蓝天厚土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究其根源:武魂为根,武技为枝,只有让武魂根深蒂固,各种形式上的武术派别才能枝繁叶茂。

 

  作者:梁平区吴平;笔名:平

精彩推荐:  

最贵西班牙球员TOP10:T9曾领衔 

库里携中国风新装备开启2017中国行 

陕西航模锦标赛开赛火箭点火拉开帷幕 

分享到:
责任编辑:孙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