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飞鲨
很多参加首次着舰试验的人回忆,那一天渤海湾特别冷,所有的人都在寒风中仰望着天边。
寻舰、绕舰、触舰、着舰、阻拦成功。戴明盟一出机舱落地,就被现场指挥员一把抱住,两人紧紧拥抱,哽咽无言。
舰载机,是航母的灵魂,也是衡量航母战斗力的重要标准。舰载机飞行员,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2016年4月27日,飞行员张超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飞机突发故障,他因弹射高度低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就在张超牺牲前三周,飞行员曹先建在升空训练时,飞控系统工作异常。为挽救战机,他直至战机坠海前2秒才被迫跳伞,胸椎、腰椎等多处爆裂性骨折。
10年来,有人倒下,更有人跟上。一批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完成阻拦着舰,加入“尾钩俱乐部”,优秀的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和飞行员群体快速成长起来。
2016年8月,飞行员王勇通过航母资质认证考核,后来逐渐成为一名舰载机飞行教官。海军航空大学教官团队不断刷新着飞行、带教、空域利用等极限,一整套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舰载战斗机飞行人才培养方案逐渐清晰。
2020年11月,海军首批从高中招收的飞行学员取得昼间航母资质认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飞行人才“改装模式”和“生长模式”双轨并行的培养路径全面贯通。
从陆基到舰基,从单机到编队,从近海到远海,从单一培养到双轨并行,从昼间到全时,舰载机飞行人才队伍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传递着“火炬”。
辽宁舰组织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官兵们进行甲板舰载机转运(2021年8月24日摄)。新华社发(尚旭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