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保健养生
我们如何识别中暑症状?一旦中暑应该怎么办

2021-07-30 来源:北京日报

现在已是中伏,桑拿天渐渐唱主角,随着气温发威和进入汛期后空气湿度增大,急诊科里接诊的中暑患者也在增多。

每年三伏天,高温高湿导致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其中最重要的诱因就是中暑。在以往我们的认知中,都觉得暴晒下容易中暑,现在我们渐渐知道了,有时太阳都见不着的桑拿天里其实也很容易中暑。高温和高湿,正是导致中暑的两大环境因素。那么,在桑拿天里,我们如何识别中暑症状?一旦中暑应该怎么办?如何有效预防中暑?这些问题我们来为您一一解答。

1 相对湿度>73%易引发中暑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中暑。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以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就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打个比方,这就好比电脑在持续运行过程中发热,而过高的气温又让散热速度减慢,电脑运行就会变慢,甚至死机。

简单来说,中暑与高温高湿环境、人体散热障碍,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有关。高温天气会影响身体对体温的自我调节机制,尤其是当空气湿度也较大时,汗液蒸发的散热机制就会受阻。要提醒大家的是,当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时,就要谨防中暑。而高温和高湿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热指数”是一个应用温度和湿度计算得出的数值。在与温度、湿度相关的热指数表上可以得知,中暑的气象阈值为“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尤其是当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热指数”和最严重的一种中暑类型“热射病”的发病率直接正相关,当热指数>41时,热射病的发病率会升高;当热指数>54时,极易发生热射病。

从人群上来分,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易中暑。原因是老人和孩子对气温变化的感知和调节能力较弱;一些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表达对热的感知和主动增减衣物,且某些精神科用药会干扰体温调节功能;慢性病患者的一些常用药也会干扰体温调节,另外,一些患者有“不可受凉”的观念,导致室内很少开空调。当然,这不意味着其他人群可以高枕无忧,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中招。

2 如何识别是否中招

大家印象中的中暑表现有头痛、头晕、胸闷、恶心等,但它的危害不仅如此,体温过高还可能损害大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给健康带来严重或不可逆转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

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症中暑则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同时也可以表现为这3种类型的混合型,病情严重者可致死亡。

热痉挛

热痉挛表现为腹部、手臂或腿部肌肉的疼痛或抽搐,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呈间歇性发作。盐分丢失可能是造成痉挛的原因。

热衰竭

热衰竭指在高温暴露刺激后,体液补充不足或水盐补充不均衡出现的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于片刻后清醒。患者的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但患者的体温只是稍高或正常,皮肤摸起来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此时,患者如有反胃、腹泻或呕吐,会失去更多体液导致情况继续恶化,甚至热射病。

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当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即人体无法调节自身体温时,体温会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可达到或超过40℃。如果患者没能得到紧急救护,可导致死亡。热射病的表现包括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39.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快速、沉重的脉搏;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

3 中暑后快速降体温最关键

能够识别中暑的相关症状,做出初步判断之后,应及时进行处置,以免加重病情。轻症中暑处置起来比较简单,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适当休息后一般均可好转。对于重症的3种类型,可参照以下方法进行初步处置。

热痉挛患者应该停止活动,到阴凉处静坐休息,并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如果症状在1小时后没有消退,需要就医。

热衰竭患者应立即休息、降温,可饮用凉爽且不含乙醇的饮料,并洗凉水澡(温度略低于37℃)或温水擦拭身体,或打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慎用凉水洗澡。如果症状持续不好转或继续恶化,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热射病患者有致命的风险,施救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紧急医疗帮助,同时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降温措施。①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②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给患者凉水淋浴、用凉水擦拭患者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③监测患者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患者体温降到38℃;④不要往患者嘴里放进任何东西包括水,因为患者意识丧失,呛咳反射减弱或消失且常常伴有呕吐,会有食物和水误吸的风险,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患者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⑤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上自救措施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但正确、积极地进行初步处置,至少可以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4 8个预防措施请记住

炎夏时节,在饮水、行为活动、穿着等方面做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有效预防中暑。

1.大量饮水

高温天气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下运动,每小时应喝水500-10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注意,饮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饮料会加剧体液丢失;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可能造成胃痉挛。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的患者,例如心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患者,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其他矿物质

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流失。如果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饮用运动饮料是比较好的选择。

3.注意饮食及休息

高温环境下,少食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和蔬菜;充足睡眠,但睡觉时不要直吹风扇或空调,当心热伤风。

4.注意防晒

户外活动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穿着应轻薄、宽松,建议穿吸收紫外线较少的浅色衣服,并且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防晒指数SPF≥15)。

5.适当使用空调

高温天尽量待在凉爽环境中,适当使用空调,同时少用炉灶,减少呆在厨房里的时间。

6.关心高危人群

对于容易发生中暑的人群多加关注,如老人(≥65岁)、有基础疾病者、婴幼儿及儿童,家庭成员应一日两次确认其健康状况。现实生活中,独居老人因中暑在家死亡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7.不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夏日汽车内的温度可在停车后10分钟内上升近7℃,此时留在车内的任何人都有严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提醒广大家长:永远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停放好的车内,即使车窗留了缝隙;停好车辆准备离开时,请确认随行人员均已下车,不要遗忘睡着的孩子。

8.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

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这只是举手之劳,但可能帮上大忙。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