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保健养生
中暑?夏季感冒?告诉你如何识别和防治

2023-06-05 来源:科普中国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告别如花似锦、柳絮纷飞的春天,我们迎来了骄阳似火、绿树成荫的夏天。夏日炎炎,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和极端气象条件下高温日出现频次增加,不少人会出现头晕头痛、发热汗出、乏力纳差等症状,好像是中暑?又有些像感冒?同样是夏天常见的急症,两者该如何区分?分别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我们来帮大家支支招。

一、识别中暑和夏季感冒

1.区分病因

中暑通常发生在持续处于高温(32℃以上)或同时湿度较高(60%以上)、通风不良的环境或衣着条件之后,人体在维持正常体温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变化而引起的不适反应(增加蒸发而使出汗增多、循环加快引起心悸和头痛、外周血管扩张引起皮肤潮红、为了降低基础代谢使内脏血流减少而引起消化等功能下降、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或水分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功能衰竭等),甚至由于体温调节严重失衡、汗腺功能衰竭而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全身多系统功能衰竭。夏季感冒的发生本质上与发生于其他季节的感冒一样,受风寒是主要原因,在夏季多由于贪图凉快而将室内空调温度设置过低、或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或风扇)持续吹冷风,也常因短时间内较频繁地进出温差较大的室内外环境、淋雨等所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暑或夏季感冒患者共同的特点是往往存在一些基础慢性疾病、或近期过度劳累、饮食和作息不规律等易导致机体调节能力和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

2.区分症状

大部分中暑患者通常先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乏力、心慌、恶心和食欲下降等表现;通常不会出现恶风、怕冷、寒颤;由于出汗较多,发热并不明显,有时出现低热,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置使病情持续加重或发生热射病时可出现高热和意识障碍,此时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严重紊乱、汗腺功能衰竭,反而无汗。夏季感冒时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常先有恶风、怕冷等表现,体温低热或高热均有可能,并常伴有头晕、头痛、肌肉酸痛等表现;初期一般不出汗或少量出汗;最常见的症状有喷嚏、鼻塞、流涕、咽痒、咽痛、咳嗽、咳痰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二、应对和预防

1.中暑:

(1)应急处置:疑似发生中暑时,应及时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区域,如穿着透气性较差的工作衣帽应尽快脱除;以温水擦拭全身以帮助蒸发散热,患者体温较高时可在其头后枕部、或腋窝、或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降温,但注意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冰水擦拭全身,以避免外周血管和汗腺收缩影响散热;及时补充水分,出汗较多的患者首选含有一定量钠、钾等电解质的饮料、或冲服专用口服补液盐;如果患者出现反复肌肉痉挛、高热不退、意识障碍、无汗、少尿等严重症状,应及时送医就诊。

(2)预防:避免长时间逗留于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者、肥胖者、老年人、孕妇及儿童等人群;户外运动或体力劳动应避开阳光直射和高温时段;衣着尽量选择天然纤维材质的衣物,以利于透气散热;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正常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达1500ml以上,夏季根据气温及出汗情况酌情增加;可选择薄荷、菊花、荷叶、蒲公英、麦冬、乌梅、太子参等中药煎煮或泡水代茶饮,可以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夏季日常饮食可适量选择绿豆、黄瓜、西瓜、苦瓜、冬瓜等食材帮助清凉解暑。

2.夏季感冒

(1)居家应对:合理使用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物:对于鼻塞流涕、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复方制剂,如复方氨酚烷胺片、酚麻美敏片等;对于高热为主(如体温高于38.5℃)的患者,可以选择单一制剂,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吲哚美辛栓等;需要注意,只能使用一种解热镇痛药物,切忌联用两种及以上药物或超剂量使用;可选择使用疏风解表类非处方中药制剂,如正柴胡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伴有消化道症状时可相应选择藿香正气液、香连片、蒙脱石散等非处方药;口服药物若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或呈持续加重趋势时,应及时就医。

(2)预防:大量出汗或淋雨后要及时擦干身体并更换衣物,避免直对空调或风扇吹风;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宜过低,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室内环境注意保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每次半小时以上;气温大幅度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夏季降暑避免贪凉,不宜过多摄入冰饮冷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小贴士

夏季预防中暑和感冒,劳逸结合、合理作息和饮食、保持情绪平和、规范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是共同的原则。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