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心理健康
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怎么帮助孩子走出上网成瘾

2023-12-14 来源:科普惠民

一、孩子玩手机游戏背后的真相

(一)游戏成瘾现象的本质

上网成瘾又称病态性网络使用,就是人们对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使用不当的过度依赖行为。

游戏成瘾是人们常见的依赖现象的一种,在形成原理上和酒精成瘾**、吸烟成瘾、赌博成瘾、吸毒成瘾、打麻将成瘾、**跳广场舞成瘾等,基本类似。

上网行为就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因某些行为和欲望受阻而引起的心理补偿行为。如形成“病理性补偿”,则会引起过度补偿,导致发展偏差和中断,即网络成瘾行为。

1、网络上瘾症状

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

2、上网成瘾的危害

首先,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其次,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再次,会导致孩子行为异常。

沉迷手机游戏,的确给很多孩子带来了伤害,但是,孩子本身就是游戏的受害者,所以,我们父母老师不能因而一味的指责孩子,而要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不能动辄污名化,更没有资格和权利做“五十步笑百步”的傻事,很多孩子之所以迷上手机游戏,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想以此来逃避和对抗父母的冷漠、否定、羞辱、打击等。

我建议,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跟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二)游戏成瘾现象的诊断标准

《国际疾病分类》对游戏成瘾的三条标准

1、无法控制的玩游戏。

2、越来越经常的将玩游戏列入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玩的时间。

3、以上行为持续12个月以上,或少于12个月但非常严重。

只有当孩子玩游戏较长时间,非常沉迷,且不能自我控制相关行为与情绪,出现了易怒、焦虑、难受等影响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交际等社会情绪时,才属于游戏成瘾行为。

(三)游戏成瘾现象的形成原因

1、游戏是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且一直在变化升级。

从心理学看,游戏自古以来就承担了认知、娱乐、社交等多种功能,游戏是儿童生来就会的行为,是儿童学习与认识世界的必要途径与重要形式。

2、网络游戏设计中的心理成瘾机制,是导致孩子们成瘾的重要原因。

网络游戏设计者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心理成瘾机制,对自制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进行控制。

3、孩子游戏成瘾大都源于内在冲突与匮乏,并与孩子自身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游戏对人的吸引与控制之外,成瘾现象还跟当事人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现实环境等密切有关。

网络游戏会带给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难以获得安全感、掌控感、成功感,充实感和愉悦感等。真正让游戏成瘾者沉迷而不能自拔的,也恰恰就是这些愉悦的心理体验,在现实世界中越匮乏,其成瘾的可能性就越高。

隐性上缺少:安全感,归属感,自主感,规划感,成就感,荣誉感,满足感,超越感,幸福感,价值感。

显性上缺少:1、玩耍时间;2、父母陪伴;3、有意义的游戏;4、自己说了算的事情;5、交际互动的途径。

什么样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上瘾:1、安全感不足的孩子;2、价值感缺乏的孩子;3、成就感不高的孩子;4、规划感不强的孩子;5、社交能力弱的孩子;6、独立自主不够的孩子;7、亲子关系不好的孩子;8、负面情绪无法排解的孩子;9、家庭氛围压抑沉闷的孩子;10、没兴趣爱好,找不到生活意义和生命存在感的孩子。

二、如何引导孩子走出手机游戏

游戏设计者有意设置的成瘾机制是吸引孩子沉迷游戏的最主要外因,而内在的冲突与匮乏是导致孩子网络成瘾最重要的内在动因。

(一)游戏成瘾孩子的家庭特征

忙,父母工作忙或者人在而心乱忙,不管孩子。

乏,亲子关系较差,家庭缺少关爱、尊重与欣赏。

推,父母总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反而指责抱怨孩子或者总是推辞推脱,不积极陪伴和帮助孩子。

软,父母为人做事没有规则、原则,不是温和而坚定。

乱,父母金钱存放比较随便,使用没有主次和价值意识。

(二)孩子沉迷游戏的综合分析

很多家长总责怪孩子玩手机,总询问孩子为什么玩手机,好像一切都是孩子的错。一切都是游戏惹得祸。作为父母的自己是个无奈无辜的受害者。殊不知,面对这个问题,最无辜的是我们的孩子,最受伤害的还是我们的孩子。不沟通、网瘾、厌学成为青少年三大问题。

你在网瘾行列中吗?截止2021年底,我国网民达10.32亿,其中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19岁以下人群达1.6亿。

1、父母大都不好玩

我们可爱,孩子才感受到爱,也会越来越可爱;我们值得被爱,孩子才会对我们敬爱,也越来越懂得自爱。

2、孩子往往没得玩

玩游戏不是原罪,他是孩子的天性。

当孩子没有更多的,更有意义的选择时,这个在我们成人眼中不好的,也会被孩子作为最好的。

3、游戏的确很吸引孩子去玩

从游戏设计本身来说,就是要吸引玩者,越有吸引力说明游戏价值越高,手机游戏满足了孩子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价值需求,游戏设计者们比父母更懂得抓住青少年的内心机制。

什么样的环境,往往就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在父母不好玩、日常没得玩、游戏很好玩的情况下,被泛滥于自己身边的手机游戏诱惑而沉迷,也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三)孩子真正沉迷的不是游戏

父母、老师往往看到只是孩子玩游戏这个表面行为,可是却不知道使孩子真正迷恋的,却不是游戏本身,而是隐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己可以控制、尝试、体验,自己可以做主说了算的那种很爽的身心感受。

孩子玩的不是手机,不是游戏,是寂寞、是孤独、是对爱的呼唤,是对自由创造的渴望。

沉迷游戏固然不好,但比游戏更可怕的还是糟糕的亲子关系,是我们错误的教育理念和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我们错在哪里?

用优势视角来看,孩子上网成瘾沉迷游戏,正是我们审视和剖析自我问题,改善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的大好机会。

孩子本身也是具有好玩的天性。

三、怎么帮助孩子走出上网成瘾

(一)辅导上网成瘾学生的一般步骤

1、利用自我画像,让孩子接纳自己;

2、通过改善关系,完善孩子成长环境;

3、引导孩子立足现实,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4、坚持循序渐进,允许偶有反复;

5、不断正向确认,使孩子形成良好习惯。

(二)让孩子走出上网成瘾的两种基本策略

1、厌恶疗法

就是把网络游戏行为和孩子自身讨厌的某些事物和行为联系起来,使之建立条件关系,进而利用其逆反心理和有意义的负面评价,让玩游戏的行为逐渐贬值,从而使他自己因逐渐厌倦而放弃。

厌恶疗法实施步骤:1、接纳孩子;2、有意诱导,在保障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全面放开;3、促成规则;4、不断评价,在遵守约定前提下全面支持;5、转移注意;6、咬定原则。

实施举例:把玩游戏当成重要学习科目,严肃玩游戏的状态与热情,认真填写游戏体验记录表,必须分享游戏过程与感受,严格补足缺欠玩游戏时间,每天必须完成相关考试题,定性和定量结合进行评价,评价不合格应补完和补考。

2、正向引导

这是一种从接纳和理解孩子、尊重和激励孩子的进步入手,通过正面的、积极的肯定,一步步引领孩子走出网瘾的基本策略,可以从五个方面实施。

(1)关心内在,理解孩子

发自内心的去理解他们,孩子需要的是理解,需要的是爱,不需要指责。“妈妈知道你也不想这样,妈妈知道你也不容易,爸爸妈妈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很多孩子一听到这些话就哭的非常伤心,孩子有时候需要释放一下,这是对的,不要怕他哭,陪伴他就可以了,拥抱他(她)一下会更好。

(2)承认事实,尊重孩子

很多孩子迷恋手机网络,他会很自责,他会自我否定,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不是他的错,不是他很无能。我们都的承认,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是对我们人产生极大的诱惑的。我们的人性是很难战胜的,这是客观事实,因而,不能因为自己沉迷游戏,一时走不出来,而自卑、消极、自暴自弃。

(3)消除戒备,给孩子安全感

告诉孩子,跟他(她)交流、聊天不是为了打击他(她),不是为了批评他(她),也不是为了让他(她)不玩手机,只是为了共同商量,如何更合理的去玩,只有当孩子感觉,自己不被强制改变时,他才会放松下来,愿意跟你交流。

(4)不直接否定孩子,对事情本身进行探讨

适时的和孩子共同约定,如果他(她)愿意,可以制定一些规则,如果他(她)不愿意,制定的规则再多也是无济于事。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是帮助孩子和调整自我的关键。

(5)满怀期待,对孩子人格进行积极正面确认

孩子不是我们口中的孩子,但会成为我们口中的孩子。持续对孩子进行正面确认,孩子也会有相对应的正确的行为,因为孩子的内在自我认知,就来自于父母**、老师等人群的定义。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