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肝病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黄疸、无力、恶心、呕吐和厌油等,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肝区疼痛。不少人认为肝区疼痛一定是肝脏疾病,会盲目服用保肝护肝药物来减轻疼痛感,结果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
肝区疼痛一定是肝脏疾病吗?
不可否认,肝病会引发肝区疼痛,特别是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癌中晚期、肝硬化、爆发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等。因为肝包膜受到侵犯或牵拉,病变侵犯周围神经和组织时会引起肝区有钝痛感和牵拉痛。不过,内脏器官复杂,慢性胃部疾病、胰腺炎或胰腺癌以及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等也会导致肝区疼痛。所以肝区疼痛并不一定是肝脏疾病,患者还需进一步去医院做检查来诊断。
肝区疼痛时需做哪些检查?
1、肝功能筛查
大部分肝区疼痛跟肝脏病变有关,不过不能以症状妄下结论。还需选择正规医院做肝功能筛查,主要是看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指标,能了解肝细胞是否受损,判断其受损程度。另外,通过总胆红素、胆汁酸以及直接胆红素来判断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
2、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肝癌早期,一般肝癌患者症状前血清中甲胎蛋白水平已明显升高。甲胎蛋白也应用于检测肝癌手术疗效,做好术后随访,筛查高危人群。若甲胎蛋白持续性升高且超过400单位,还需进一步做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CT和超声检查,能详细检查肝脏和胆囊部位,及早发现肝脏是否存在病变,用于判断病情的进展程度,及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疾病。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及早发现肝硬化、肝纤维化以及肝癌。
4、肝穿刺
肝穿刺属于有创操作,能用于诊断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诊断肝硬化、肝癌和难以解释的肝脏肿大,同时也能帮助判断病情,指导下一步治疗,评估预后。
温馨提示
由此可见,肝区疼痛并不一定是肝脏疾病,也有可能是其他问题,所以患者不能随意服用药物,以免掩盖病情。通过以上几个方法能帮助诊断肝病,不幸被诊断为肝病时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科学规范性治疗,不能听信偏方和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