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呢?主要是有这四个原因

2020-07-01 来源:腾讯网文件


从古时算起,中原大地上不断上演着一幕幕王朝更迭的戏码,而一个朝代的灭亡,除了外部有一个更为强大的势力外,也离不开自身内部的“助攻”,其中“天时、地利、人和”只要缺其一,都可能会产生致命的作用。比如,明朝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仔细算来的话,除了时间比较久远的夏、商、周不提,其余各个朝代的延续时间,不过也就二、三百年的历史,更有甚者像是五代十国的时期,可能才刚建国几十年就灭亡了。

但是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朝代之一,一直受到很多学者和百姓的喜欢。这主要在于是思想上面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备的儒家伦理教育;经济上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另外,其主要意义还是在于继续传承了在蒙古统治期间受到压迫的中华文化,并重新复兴了我们的民族。

《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先生就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出发,认为明朝最后的灭亡原因是欠缺“数字化”的管理。

单就某一个时期的历史进行研究的时候,根据当时人们的记载进行推断,算是比较权威的一种方式。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计六奇在创作的《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中是这样写的,他说明朝的灭亡除了崇祯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外,是因为以下四点。

1、边境忧患

自打女真从白山黑水中兴盛以来,再加上努尔哈赤后期将女真各部成功统一,物产丰盈、气候温暖的明朝土地,就成为女真人眼中的猎物。明朝的辽东地区被攻破后,频繁的边境战役使得明朝的军费开销加大,民众的劳役压力也在加大。

长期如此后,百姓被搜刮的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拉大,社会矛盾此起彼伏。而劳苦百姓们本来就是两手空空,而且都要吃不上饭了,索性就在人的带动下搞搞起义,没准还能有不错的发展。百姓不好过,普通士兵们也没有强到哪里去,又怎会愿意替朝廷卖命,有些官兵表面是镇压起义,实则和起义军联合,一块造反。

2、农民起义领袖的出现

明末比较知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一个是李自成,另一个就是张献忠。二人带领的起义军如风卷残云般席卷四川、河南、山西等地,崇祯因为另一边要顾忌女真的进攻,只好抽调内地的兵力镇压起义军。

但是这些士兵普遍战斗能力较低,面对着杀红眼的起义军,总是获得崩盘的战斗局面。虽然边防军将士的战斗力高,但是这批军队还有驻守的任务,而且女真才是明朝最大的外部威胁。就在崇祯纠结到底要不要抽调边防军的时候,起义军却越发展越壮大,终于导致最后京城被破,崇祯自缢的结局。

3、天灾横行

古代的经济制度都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单一的经济体系本就脆弱,而且古时人们的技术水平有限,不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一旦出现干旱或者雨水的极端天气,农民也必然面对着灭顶之灾。

而明朝末期,偏又赶上陕西、河南等地连年干旱,蝗灾频发,百姓们为了活命,只好纷纷加入到李自成等人的队伍,这就等于是为起义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士兵补充。后来,起义军每到一处,都会有城中百姓主动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入城。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的起义军,最后终于如冲破堤坝的江水,一发不可收拾。

4、精英官员匮乏

明朝本就面临内忧外患,可是朝中别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似乎都没有以一己之力改变局势的能力。崇祯上位初期,明朝首辅为温体仁,不过此人器量极小,而且还嫉贤妒能;总兵张缙彦又无气节可言,还曾先后投降于李自成和满清。此二人作为明朝文武百官的象征,都是如此,也真说明崇祯的手下确实无人可用。

当然,除了这四点因素,作为国家的实际掌舵人的崇祯,肯定也要对明朝的灭亡付出主要责任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