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只有宋江想招安 其余人都反对 真的是这样吗

2020-07-24 来源:凯风网综合

宋江,《水浒传》中的主人公,晁盖死后继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张并接受朝廷的招安。当时小编在看《水浒传》时就一直有一个疑问,宋江为什么急着要诏安呢?难道诏安真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吗?其余兄弟都持反对意见吗?

其实,通过《水浒传》的描写,我们知道明确反对宋江招安的,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这几个中,武松算一个。此外,鲁智深和李逵也属于反对招安的一派。

李逵吼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鲁智深冷静分析利弊:“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在宋江、武松、李逵、鲁智深之外,绝大多数梁山好汉没有在招安的问题上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用现在的说法而言,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到底是暗中反对宋江的招安呢,还是默默地支持招安,谁也说不准。不过,从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后大伙儿的表现来看,绝大多数梁山好汉是心甘情愿跟着他,哪怕战死疆场。

在《水浒传》 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中,宋江率众招安,允许部下自行决定去留。108条好汉中,一个都没有离开;只有三五千人辞去,占据梁山全部人马(约3万人)的一小部分。

就连被高俅、高衙内逼迫得家破人亡的林冲,也继续留在宋江身边,为朝廷卖命,南征北战,参与了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的战争。

其实,梁山的真实情况是这样:除了武松、李逵、鲁智深,其余绝大多数好汉都不反对招安。

杨志的理想是:“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礼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卢俊义的理想是:“卢某一身无罪,薄有家私;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若不提起‘忠义’两字,今日还胡乱饮此一杯;若是说起‘忠义’来时,卢某头颈热血可以便溅此处。”

他们都有一番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只是命运的捉弄,让他们落草到梁山,与官府为敌。现在,招安让他们有了重新报效国家的机会,他们当然要死死地抓住这个机会。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卢俊义本身就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他们的理想比较高层次,可以理解。其他那些出身比较普通的江湖好汉呢?这里以阮氏三雄为例。

阮氏三雄是山东济州府石碣村的渔民,在身份上属于社会的最底层。在《水浒传》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盖梁山小夺泊”里,何涛率队去缉拿智取生辰纲的晁盖、吴用等人,半路上遇到阮小五、阮小七在唱歌,分别唱的是:“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老爷生长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先斩何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

看到没有,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杀酷吏赃官,报答朝廷。

梁山好汉心甘情愿跟着宋江,还有一个很现实的考量。自从宋江去了梁山后,梁山的发展的确非常迅猛,还三次打败高俅。然而,梁山人马最多时,只有3万人马,这还是账面上的数量。梁山的影响,也局限在梁山泊及其周边地区,很有可能没有超出山东。梁山的实力,甚至还比不上方腊。

在这种情况下,梁山迟早会被官军平定。与其这样,不如争取主动,接受朝廷招安。至少,在接受朝廷招安后,一条命是保住了。这就是朝廷在招降的文书上写着的一行文字,“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

为了这行文字,梁山好汉们可是期待了很久。

接受招安没有问题,问题是宋江急于招安,没有对招安后的待遇问题进行谈判,导致蔡京、高俅等人利用了梁山好汉的报国热情,将他们当做棋子,白白地丢掉了许多性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