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三国时期谁是正统?是北宋槽位还是南宋季汉

2020-08-01 来源:腾讯网历史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代表的季汉被视为汉室正统,汉室的传承,虽然在偏远的西蜀称帝,但始终是正统的一方,很有发言权。

而在另一本三国的记载《三国志》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曹操为代表的曹魏是被作为正统来记叙的,在曹丕时又承受汉献帝的禅让,成为正统的另一种传承。

很多人是以前者为小说,后者是史书来认为曹魏更具备正统的资格,但始终还是存在争论的。其实这点并不意外,因为这个问题从宋朝就开始了,当时北宋是尊曹魏为正统的,南宋则是尊季汉为正统的,一个朝代竟产生两种说法?这是什么情况?

在我国古时候,但凡皇帝登基继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名分。若皇位不是名正言顺而来的,那就很容易被有心者以此为名发起政变,引发皇位和天下归属之争。在乱世的时候,对正统更是十分看重,这往往被当作引导民心的大旗。如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尊王攘夷”,刘邦的“为义帝发丧”,乃至曹操刚起兵时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无不如此。

特别是三国时期,孰为正统,就引发了后世争论。而这一点,最值得一提的,也是最值得细品的,无疑就是北宋和南宋的论调了。同是赵氏政权,但北宋和南宋对三国时期正统的看法却呈现了两极分化。

北宋的史学家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涉及到三国年份的记录都是用曹魏年号来描述的,这也变相认同了曹魏为正统。不止是司马光本人,事实上从魏晋到北宋期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普遍支持曹魏为正统的说法,因为自古占据中原者为天下主,谁占着中原地区,谁就是正统。

比如春秋战国时,楚国实力一度十分强大,但由于地处南部未大规模开发的长江流域,当时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而北宋刚建立时,西南有孟昶的后蜀,东南还有自称唐朝后裔的南唐。在那种时局下,北宋显然不会以季汉为正统,不然岂不是等于是承认了敌对的后蜀或南唐的正统地位?从经济地位来看,江南地区也是在隋唐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三国时期季汉的经济实力也远不能和中原相比。

而且北宋是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强行夺取的皇位,后周迫于无奈才宣布禅位。这就是曹丕继位后,令群臣胁迫汉献帝禅位于自己,建立了曹魏的翻版。同样通过禅位方式继承曹魏的西晋,也是宣称曹魏是正统,来顺理成章地使自己成为正统。也就是说在这方面承认曹魏政权的合法性,等于是间接的承认了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北宋尊曹魏为正统完全是合理的做法。

等到靖康之耻之后,赵氏政权南迁建立了南宋,史官和官方史学家在记载类涉及到三国年份的记录则都以季汉的年号来记录时间,也就是说认同了季汉为正统。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这时要和北宋的记载方式上,也就是对于曹魏和季汉谁是正统的态度上截然不同呢?

这就是南宋的局势所致了。

靖康之耻中,宋都开封被攻破,中原被金人所占领,南宋还被迫向金朝称臣纳贡,沦为了金朝的藩属国,处于全面被动状态。这时候为了给南宋王朝寻求国家正统论的依据,也避免金朝夺走宋朝的正统性,以大儒朱熹为首,史学家们就提出了一项新主张,那就是血统正统论。基于这一论调,在史书上记述三国时期时,全部改用季汉的年号,在这样的逻辑下,南宋虽没有占据中原,但是依然得以正统自居。

要说起来,刘备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身份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是因为年代久远无法考证,二是因为刘胜又以子嗣繁多而著称,因此是否后裔很难确认,所以无法保证其继位的合法性。而且其所建的季汉也不占据中原,尽管诸多条件都难以立足,但季汉以兴汉和忠义为主,后世力挺其为正统也多是由此。

由此来看,北宋与南宋分别把曹魏和季汉当作正统,都是因为各自所处的时局而决定的,说到底就是为了维护各自政权地位和利益的需要。而要说魏与蜀的正统之争之所以如此激烈,陈寿在《三国志》中暧昧的态度还是有不小的影响。作为西晋时编修的史书,自然要承认为晋朝为正统,但作为蜀人的陈寿明显在记载时对季汉多有照顾,更增加了此后争议的空间。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