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古代没有军事家和战略家的说法 该如何称呼

2020-08-12 来源:凯风网综合

现如今,我们提起古代的在政治上或者军事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我们都会冠以“中国古代军事家”或“中国古代战略家、战术家”的身份,但是这种说法在古代就有吗?如果没有在古代如何称呼他们呢?

在中国古代,既没有军事家的说法,也没有战略家、战术家的说法,中国古代有个统一的称呼,叫做“谋士”。“士”就是读书人,“谋”就是谋略、计谋,或者说叫智谋。也就是想一些办法来,来把某件事做成功。

(军队中的谋士,图取其意)            

最早的战争,是没有谋士这个说法的。在经历了春秋战国,尤其是兵家和纵横家广泛出现以后,“谋士”群体,在战争中就渐渐地独立了出来。他们和武将相对而存在,成为一个军队中两大重要的群体。

比如在楚汉战争中,张良、陈平、郦食其这些人,就是刘邦的几个重要谋士。而曹参、周勃、灌婴,又是刘邦的重要武将。不过,谋士和武将也不会绝对分开,比如韩信这样的人,既是谋士,同时又是武将,而且两方面都非常杰出。那么,军事家和战略家、战术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这是一个有着包含关系的概念。军事家是个大概念,战略家、战术家是个小概念。

(楚汉战争)            

军事家讲的,就是对所有那些从事军事活动的,取得了比较大成就的人的一种称呼。这样的人,当然既包括张良、陈平、郦食其这样的谋士,也包括曹参、周勃、灌婴这样的武将,以及韩信这样的军事全才。当然了,同时也包括萧何这些负责后勤保障的人,甚至包括刘邦这样的军队领导者等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萧何这样的人的后勤保障,刘邦集团就不可能打胜仗。特别是刘邦在打仗的过程中,曾经多次被打得全军覆灭,都是萧何重新给他组织兵源,让他能够又重头再来。而刘邦作为整个军事集团的首领,他对军事人才的重视和使用,其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说他是军事家,也说得过去。

战略家是一个相对来说小一点的概念,也是与战术家相对存在的一个概念。

所谓战术,实际上是某一场战争的具体打法。比如韩信用暗渡陈仓打到关中,用背水一战拿下赵国等等。这就是一种实际战术使用。在实际战争中,战术使用得好,一般都被称为战术家。当然了,有时候也用军事家这个大概念来统称。

战略家虽然是与战术家相对的一个概念。但是,战略家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人,也是一个军事集团中最核心的一类人。一个军事集团能不能最终取得胜利,战略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集团中没有好的战略家,就算有一大帮猛将,这个集团也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刘邦和项羽)            

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最重要的区别,就是项羽集团虽然战将如云,但是并没有一个好的战略家,就算范增也不算真正的战略家,他并没有给项羽做过很好的战略规划,而且最终项羽还把他给撵走了。刘邦集团不一样,刘邦集团三个重要的谋士张良、陈平、郦食其。其中陈平可以称得上是战术家,他一生有六大奇谋,这六大奇谋都是一些具体的实操案例,效果都非常好,也体现了陈平这个战术家具有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郦食其是一个很不成熟的战略家和战术家。他一生有两大战略战术操作。一大操作是让刘邦刻印章发给六国后人,让六国后人举兵打项羽,解除项羽对刘邦的围困。一次是去说服齐王投降刘邦。前一个是战略规划,后一个是战术安排。但是这两个谋略,都先后被张良和韩信给否定了,而且郦食其还被齐王烹煮而死。张良则是刘邦一个出色的战略家,他为刘邦做过很多战略规划,正是在张良多次出色的战略规划之下,刘邦虽然无数次把军队打光了,最终又重整旗鼓强大起来。

刘邦成功后,在评定功臣的时候,把作为战略家的张良排在第一位,认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由此可见,战略家在整个军队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当然了,当我们现在提战略家的时候,已经不是只讲军事,在各个层面谋篇布局的时候,都会说战略家这个概念。这样一来,战略家就有了转喻义,把这个范围扩得很大,军事家已经涵盖不了战略家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