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唐太宗哪怕心中反感魏征 也不得不重用魏征

2020-08-22 来源:凯风网综合


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魏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完美君臣的典范,时至今日,两人的假话仍传诵不已。两人既互相敌对又相互依赖。闹矛盾唐太宗李世民恨不得能砍下他的脑袋,但关系好时又似亲兄弟一般。李世民因此获得虚心纳谏的明君美名,魏征也得到了君王的重视、获得了贤臣、敢于纳谏的美名。这看起来似乎是皆大欢喜。但是总让人感觉到有点什么异常。 

就拿魏征事无巨细无所不谏来说,真有帝王能够受得了被臣子左右言行?更何况李世民还是文治武功登顶的千古一帝,这要换秦始皇的话,魏征家都被抄十几次了,哪怕是换成汉武帝,魏征这宰相也当不了两天。可见魏征的品行以及谏言并不一定是贤君的标配,但秦皇汉武都容不下的人,李世民为何数次想杀却未曾下手?

原因一:美名

杀谏者自古为史家以及儒家所不屑。

唐太宗李世民            

直言上谏不管是正确与否,都当的是广开言路的表现。上谏对,说明帝王有失,上谏不当,帝王警醒。这才是标准方式。倘若别人上谏不合帝王心意就要擅自斩杀,这和昏君有何区别?这时候的隋朝刚灭亡没几年?昏君行径可人人自危!

因此,直言纳谏可以博得史书留名,也可以安定群臣和天下人之心。美名和安定岂不比杀一位文人重要的多?

原因二:派别

魏征影视剧照            

魏征本为巨鹿魏氏旁支,其家族素有名望,在北朝时期比较活跃。所以魏征一出仕便能站住脚跟。他第一任老板是隋唐时期军阀李密。不得重用。之后来到了第二任老板——唐太子李建成处成为幕僚和智囊。多次化解秦王李世民的威胁,得到重用,但在玄武门之变时曾多次提醒李建成,可后者不听,遂成“玄武门之变”。之后被第三任老板李世民所重用。

李建成死后,其子也被处死,但是李建成太子东宫的重臣能将众多,进行大清洗显然会造成动荡,所以李世民决定收纳这些人。而魏征作为当中最典型的人,重用魏征也就是树立风向标。

原因三:身份

唐太宗影视剧照            

魏征属于巨鹿魏氏的偏支庶族,并非大宗。所以从其身份本质上来说,魏征并不是门阀,也不是寒士,他是出于中间的那一层——庶族。唐朝时期,门阀制度已经延续数百年之久,大宗碍于身份的原因,在人数以及发展上比庶族差了许多。再加上唐朝时期官员选拔的重心也由门阀逐渐向庶族倾斜。

所以,庶族就成为唐朝最主要的官员群体。而这一新兴群体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魏征。假如唐太宗擅杀魏征,那么一魏征为首的庶族无疑人人自危,唐朝官员选拔的初衷也逐渐消失。

原因四:能力

魏征塑像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普通的官员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像魏征这样有能力的官员,那真是用一个少一个。

很多人只知道魏征善于进谏,因为是靠着进谏出名。其实魏征擅长的事情很多。比如当初魏征投靠大唐的时候,就亲自去劝降李勣,使大唐获得了一员猛将。后又辅佐李建成,献上计谋,使李建成轻松铲除刘黑闼势力以及平定山东地区。不仅如此,魏征在担任地方执政官的时候,将政务处理得极为完美,前任堆砌的公务也悉数处理。之后他又参与史书的编写和整理。《隋书》是魏征作的序论,《梁书》、《齐书》、《陈书》是魏征做的总序。

可做谋士,可当执政官又擅长文史,这样的全才用着不是相当舒服吗?

大唐不夜城            

单单这四点,唐太宗哪怕心中反感魏征,也不得不重用魏征。可以说正是因为李世民敢用这样一个令他不快却又不能杀的人,所以才成就他千古名君的名声。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