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明知道分封制有弊端 朱元璋为何还要一意孤行

2020-09-10 来源:腾讯网历史

分封制,是一种始于周朝的政治制度,概括起来就是:把国家分封给自己的皇室成员,共同拱卫国家首领。

这种政治制度最大的弊端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分封的诸侯王会越来越膨胀,最终威胁到中央政府的安全。

例如,东周末年的春秋战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从秦朝开始,郡县制就代替了分封制,中央集权成为了国家政体的主要内容。

但令人惊奇的是,在分封制消亡了一千多年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明朝,却在开国初年重新开了历史的倒车。

朱元璋在开国之后,随即就颁布了分封诸侯王的诏令:

“朕躬率师徒,以靖大难,皇天眷佑,海宇宁谧,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他在册封诸王的册封文中,对诸子寄予了殷切的政治责任,希望诸王能够勤民奉天,谨慎修身,永为国家藩辅。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倒行逆施”呢?

一、朱元璋的分封

明初,朱元璋建立分封制,大封诸王,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出于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考虑,蒙古尚未肃清,一直对明朝存在着威胁。

第二,出于转移军事权力的现实需要,将功臣宿将手中的军权转移到自己儿子手中,以为后来诛杀功臣做好准备。

第三,配合废除宰相制度,防范权臣把持朝政,故而赋予诸王“清君侧”的权力。

总而言之,“藩屏帝室”是朱元璋分封的终极意图。

朱元璋并非不知分封之弊,更了解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分封之乱,例如,他对汉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有着自己的见解:

朱元璋认为,七国之乱绝非分封制度之弊端导致,更非大臣们所说的错在七国。

七国之乱的根源在于天子薄情寡恩,不知敦睦九族,轻易黜削诸侯土地,故酿成战事,并且由此告诫太子朱标要和睦自己的亲族。

尽管如此,对于分封产生的尾大不掉,威胁皇权的弊端,朱元璋仍然做出了一些改变:

第一、军事历练

分封之后,朱元璋特别注意培养诸侯王的军事才能,多次派遣受封的诸侯王练习军事。

洪武八年,朱元璋首次命皇太子、秦王、晋王、楚王、靖江王出游中都。

洪武九年,又诏秦王樉、晋王?、燕王棣、吴王橚、楚王桢、齐王榑往凤阳练兵。

洪武二十四年,又命汉、卫、谷、庆、宁、岷六王往临清训练军士。

朱元璋认为帝王之子必须具备军事能力,而对舞文弄墨不屑一顾。

第二、反复训诫

朱元璋对诸王赋予了极高的政治期待,他曾在告王府官的谕旨中,提到藩王的职责是:

“待臣下则以谦和,抚民人则以仁恕,劝耕耨以省馈饷,御外侮以藩帝室,如此则能尽其职矣。”

由此可见,在其设想之中,诸王对封地拥有行政、司法和军事等各项权力。

《皇明祖训》的颁布

尽管朱元璋做了不少的改进,但最能给他安全感的还是他亲自撰写的《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是朱元璋垂训后世子孙的皇族训谕,虽为家法,却规范了皇帝和亲王的行动,订下了不设中书省等明代的国家规模,具有最高法律的意味。

《皇明祖训》共十三章,分别为“祖训首章,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供用”。

虽然“祖训”各章都非常重要,但首章乃重中之重,有提纲挈领之重要意义。

在“祖训首章”,有3条关于诸王的规定:

一、要求诸王谨守藩辅之礼。

二、告诫诸王不得觊觎皇位,自取灭亡。

三、对于朝廷合理的安排,诸侯王必须要服从。不得违背。

另外, 朱元璋还特意添加了许多细节,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新皇帝继位”这一条:

凡是新天子即位,诸王要派遣使者奉表称贺,但诸侯王本人必须谨守边藩,三年不朝,可令王府官、掌兵官各一员入朝。

而之所以这样规定,是防止诸王趁新皇帝即位、权力尚不稳固之机,而对新皇帝产生威胁。

如果朝廷循守祖宗成规,委任正臣,内无奸恶,三年之后,亲王仍旧按时按序依次来朝。但如果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

后来燕王朱棣靖难便以“祖训”此条,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夺取皇位。

总的来看,朱元璋实行分封制,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不给大臣把持朝政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也对分封制做出了改变。

但这种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朱元璋最大的依赖便是《皇明祖训》,他想用这本书来规范后世子孙的行为,希望自己的威严能够一直保存下去,警示着一代又一代的藩王。

但历史证明,朱元璋纯粹是一厢情愿了,在他死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皇明祖训》对于藩王的约束力被朱棣瓦解的干干净净!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