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 胜出的为什么是法家呢

2020-09-13 来源:小明讲史 企鹅号

题中说的“胜出”,是一种狭义的胜出,而非思想境界高低的胜出。若说思想境界,儒墨道法各有千秋,无所谓胜负,

狭义的胜出,是从以下两点考虑的,

1、与时代背景的契合程度

哪种思想最符合当时的大势,哪种思想就必然会胜出;

2、阶段性

这个胜出当然是阶段性的胜出,因为我们都知道,真正统治中国两千年的是儒家思想。

...

为什么法家会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还得先从“礼崩乐坏”说起,

简单说,礼指行为准则,乐就是音乐,

礼负责规范人的行为,乐负责调和人的性情,礼乐的目的在于教化,诱导人向善,

相传,周公分封天下,制礼乐以约束诸侯们的行为,

周朝初期,周公分封的诸侯们,大多是跟随武王伐纣的功臣或者姬姓姜姓子孙,不是亲戚就是朋友,再加上周王朝本身的威慑力,在诸侯之间用“礼乐”来约束行为,已足够,

到周幽王时有犬戎之乱,王室东迁之后日益衰微,诸侯们经过数世传承,彼此之间的血缘亲情也早已淡却,各国之间逐渐开始互相征伐,抢夺地盘。各国内部也开始争权夺势,甚至子杀父,臣弑君,屡见不鲜,

这就是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的前提是,

1、天下共主的周王室无力维持礼乐的秩序;

2、各诸侯之间的血缘关系淡到了没啥关系;

天下大乱,诸子百家就应劫而生,

劫,就是礼崩乐坏;诸子百家,就是要解决礼崩乐坏的问题;

孔子说,必须恢复周礼,如何恢复 ?通过仁爱来恢复,仁爱是一种有等差的爱,与自己血缘越近,就越爱TA,依次把爱传递出去。

墨子说,孔子错了,因为按照有等差的爱,儒家人应该最爱自己。所以,爱不能有等差,应该兼爱,爱别人如同爱自己,爱别人的儿子如同爱自己的儿子。这当然没人能做到,你会把隔壁老王的儿子视如己出吗?

老子说,你们都不对,应该无为,什么都别做,天下自然太平。

商鞅说,都别瞎扯了,加强君权才是硬道理!

对,加强君权就是正确答案,是法家最终胜出的原因,

分封制的本质,就是把君权分下去,各国共治天下。天子分权给诸侯,诸侯分权给大夫,如是也!

诸侯做大,无视天子,大夫做大,无视诸侯,所以郑有周郑交质,楚有问鼎中原,鲁有三桓专政,郑有七穆专权,晋有三家分晋,齐有田氏代齐,

所以,能接盘“礼乐”的,只有一点:谁能加强君权,谁就能接盘礼乐!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