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明之亡 实亡于神宗”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2020-09-18 来源:凯风网综合

明神宗是明朝在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隐居深宫数十年,不理朝政、不见朝臣,致使万历末年,国家官吏缺了一半。《明史》神宗的结尾言:“明之亡,实亡于神宗”。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还要从万历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是否真正“伤”到明朝的“根本”来分析。

万历之所以常被后人“评点”,主要在于两件事:

第一件是其“怠政”;

第二件是其“立储”。

这两件事情都冲犯了当时对“帝王”的评判标准:不上班的皇帝,当然不是好皇帝;违背“祖制”,不立长子为太子更是“逆天”,也就是所谓的“国本之争”。

那么,这两件事对朝政的影响有多大?

先来看看“怠政”。

那时候,明朝的朝政风气颇为开放,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这种制度始建于朱元璋时期,万历虽不会违背“祖训”,但也受不了百官的“喋喋不休”,干脆以一种逃避的姿态选择“静摄”。看似不再过问国事,但是,国家大事的定夺权依旧被万历紧紧的抓在手中。

首先,来看看有利的一面。

有人说,由于万历长期不理朝政,最终,导致“官位空缺”。其实,空缺的大都是“言官”,从而减少了一上朝就开始的“口水战”。当然,万历也不理会大臣们“批评”他个人言行的奏疏。可以说,在某种层面上,这种做法反倒做到了“有的放矢”。

再者,其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万历开始沉醉于酒色之中,身体虚弱,每况愈下。因此,到了万历执政的中后期,几乎很少上朝了。要知道,在中国的传统认知中,皇帝的一言一行就是“表率”。而万历的此番作为,却是颠覆了传统的“好皇帝”形象。

对群臣而言,似乎少了一种“羁绊”,可是,东林党的出现,却和万历脱不了关系。万历虽不愿意听,但大臣们却更愿意说,于是,“针砭时弊”成了他们的话题。以至于,在朝政上,出现了因“政见”不同而相互攻击的局面。因此,以“政见”引发的权力之争,无疑会阻碍国家的发展。

对百姓而言,既有的标准“坍塌”,带来的则是“评判标准”的混乱。试想一下,一国皇帝都对国家如此的不管不顾,底层民众更是沉溺于“享乐”之中了。

当然,也有人指出,万历是因为“身体有恙”,才选择“懒政”的。但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只会将其当做“借口”。其实,万历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皇帝的“颜面”绝对不会容他人“轻看”,以至于,万历一定不会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缺陷”。

看朝鲜使臣的一些记录,明朝在万历期间已经“没落”了,且对万历的描述也很负面。可见,“不上朝”不单单影响朝政,更多的则是外界对明朝的判定。没有“朝气蓬勃”的领导者,怎会治理出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家?所以,领导的“以身作则”更多则是在心理上暗示大家:只要努力一切皆美好。

再来看看“立储”一事。

万历的皇后多年不育,皇长子朱常洛(后来的光宗)是妃子王氏所生。1586年(万历十四年),朱常洛五岁时,万历的宠妃郑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按照封建礼制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应当立朱常洛为太子。

但是,万历宠爱郑氏,不仅封她为贵妃(常洛的生母王氏未封贵妃),还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大臣们的工作就是争论立谁为太子。后来,发生了“梃击案”,才使得立太子一事尘埃落定。而学者的认为,是由于万历未能如愿立郑贵妃之子为继承人,才选择了“罢朝”。

当然,“梃击案”后来也成为了“悬案”。而万历在其中的“作为”,却可以说是“不偏不倚”。其实,立自己心爱女子的孩子为太子,是人之常情的事,但“祖制”不可违。除此,这场为“皇位”的争斗,对国家发展的危害却是很大。当时,朝廷的力量被大量卷入“后宫”,使君臣无暇顾及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心生嫌隙。试想,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怎么会有安定、团结的大环境呢?

后来,明光宗朱常洛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人“指责”万历当初的选择。

一个看似“公务”,一个看似“家事”,但都凸显了一个现象:万历的“自我意识”很强,其实,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是“摆脱戒尺”。

在亲政前,万历“受制”于张居正,表现得非常好。这也是后人喜欢对比他前后执政态度变化的原因。但是,万历不愿意压制自己的个性,在自己可以做决定的时候,却任由事情发展。说到底,万历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皇帝。以至于,张居正对万历的教育“付之东流”。

万历始终都没有明白,一个好帝王的个人“需求”永远居于“国家”利益之下。而在皇权的意识中,“朕”就是“天下”。所以,明朝步入衰弱,长期的“个人权力”凌驾于“国家”之上,势必让国事式微。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