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战国时期 信用几乎全无 为何还要派遣人质

2020-09-27 来源:凯风网综合

人质,这个词语,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并不陌生。在古代,除了联姻之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种解结盟、争取和平的方式,那就是交换人质。一般来说派往地方或者他国的人质,多位王子或者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

交换质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取信对方的目的,然而到了战国时期,诸侯之剑关系已经很脆弱了,几乎没有什么信任可言,他们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就算派遣了人质,诸侯国之间也不一定就是友好的关系。既然人质已经取信不了对方,为何还要派遣人质?我认为有以下4个原因

其一,做做表面功夫,表达自己的诚意。

在战国时期,什么时候需要派遣人质呢?主要在需要跟对方取得暂时的联盟的时候,就像齐国为了跟赵国联盟,就派了顺子为人质到赵国去。而从春秋到战国,常常用人质来作为联盟的凭证,虽然战国时期,这个凭证的可信度已经很低,就如同秦国子楚在赵国当质子,秦国还是一直攻打赵国一样,然而诸侯国还是要做做表面功夫,来表达自己的诚意,毕竟连这个象征性的凭证都没,怎么让别人相信你呢?再者,派遣人质,也可以让其他诸侯国知道,你们两个联合了,让他们不敢小瞧于你。

其二,暂时麻痹敌人,自己偷偷发展。

虽然说人质在战国时期可信度很低,然而暂时得让对方相信一下还是可以的,就像秦国派遣泾阳君到齐国去当人质,暂时与齐国联盟,麻痹齐国,而秦国趁此机会偷偷发展,不断进攻临近的诸侯国,不断发展壮大,这也是秦国的“远交近攻”的策略,而齐国却还后知后觉。

其三,为了让人质取得功名。

战国时期,诸侯国派遣公子或者太子为人质到其他国家,可以让他们立功劳,比如赵太后派遣了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就是为了让长安君对赵国有功劳,好让长安君以后地位更加稳固。

其四,不得已“被派遣”。

有的时候,诸侯国并不想派遣人质,但是人被其他国家扣留为人质,不得已“被派遣”为人质,比如秦国就扣押了楚怀王为人质,像楚国索要大片土地。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