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鲁迅《呐喊》震耳发聩 为何影响力非常有限

2020-10-13 来源:凯风网综合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为唤醒沉睡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以文救国。他一生发表了众多蜚声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文章。如《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阿Q正传》等等。

众所周知,鲁迅写《呐喊》的目的非常明确——唤醒沉睡国民,但这本影响力巨大的小说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国民依然麻木不仁,这是为何呢?

(鲁迅画像)            

一、鲁迅的声音虽然响亮,但是传播范围有限。

鲁迅的《呐喊》写得非常深刻,声音如洪钟,震耳发聩。但是这种震耳发聩,只是在知识界产生的影响。知识分子对《呐喊》有深刻的理解,知道鲁迅在大声疾呼,对鲁迅的文章推崇备至,对鲁迅的声音深刻认同。

但是,整个民国时期的普通老百姓,却并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或者说,这个声音虽然响亮,但是这种声音和老百姓能听到的声音不同频,就如同超声波之于人类,超声波的声音似乎很高亢,但是人类无法听到。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主要就是当时民国的现实状况。

由于民国时期,老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同时战乱频仍,因此老百姓基本上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老百姓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又怎么能够有机会看到鲁迅的书呢,怎么有机会听到鲁迅发出的声音呢?

同时,鲁迅的文章,其文学性是非常强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就算到了现在,我们进入了全民阅读时代,鲁迅的书,几乎成为我们的必读书。可是,我们依然很多人读不懂鲁迅的书。就算是学校里的老师,他们似乎也有很多读不懂鲁迅的文章。在给孩子们讲鲁迅的文章的时候,也觉得很困难。所以,现在还会有那么多的声音,要求把鲁迅的文章从课本中移出来。不是鲁迅的文章不好,而是鲁迅的文章读不懂。

既然到了现在,鲁迅的文章依然还有很多人读不懂,因此,要让民国时期,没有知识文化的大众读懂,怎么可能呢?

介于这两个原因,因此,鲁迅的书在民国时期,传播力是很有限的。因此,当然鲁迅想要实现的社会改革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五四运动)            

二、鲁迅用力的方向,和社会整体需求不一致。

鲁迅写小说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改造社会,救贫苦百姓于苦难之中。

所以鲁迅认为,首先必须要解剖国民的灵魂,只有把国民的灵魂解剖出来,老百姓才会醒悟。才不会去追求那种没灵魂的生活,才会积极进步,实现社会的改革。

鲁迅的这种愿望的产生,源于五四时期新思想的启蒙。而且当时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也都是这样做的。只不过他们没有鲁迅表现得深刻而已。

不过,鲁迅想通过这个,实现社会的改革,在当时显然是无法实现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最重要的主题,是寻求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

而要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当时最重要的做法,就是用枪杆子。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出了政权以后,才会达到统一和独立的目标。

鲁迅的文章,显然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所以在当时似乎是显得无用的。

当然了,文学的意义,并不是实用主义的。或者说,就算鲁迅的文章对社会改造有用,也是未来主义的。他对中国人灵魂的塑造和改造,是永恒的。

(民国时期的军阀)            

三、鲁迅虽然用力,但是他喊不醒装睡的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当时可能有很多人是懂得鲁迅《呐喊》的意义的,知道鲁迅想说什么,想要改造什么。但是,却有非常多人的,故意不懂。因为懂了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比如一些军阀,他在带军队的时候,如果军队里的每个人都是清醒的人,那么,可能每个人都会反抗,都不服从领导,他还怎么打仗呢?反而,他的军队里需要愚忠的,需要不怕死的,需要奴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这个军阀才能打胜仗。

由此可见,这样的军阀,就必须装睡,自己绝不醒过来,也不让别人醒过来。

鲁迅或许就是看出了《呐喊》的影响有限,所以最后,他都不写这样的小说,而是专写杂文了。这样的杂文,显然对于改造社会,最直接最有效。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