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中国人为什么要建宗祠呢?主要有三大原因

2020-10-17 来源:腾讯网文化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这就不难解释“中国人为什么要建宗祠”了。

古典籍《礼记·曲礼》中曾言:“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孝经》中又有“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把“宗庙”建造居于“居室”之前,宗庙“致敬”与“孝行”联系起来,足见古人对宗祠的重视。

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

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叫“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堂号就知道本族的来源,纪念祖先功德。

宗祠除了是供设祖先的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还是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

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

宗祠的出现,上承先秦时代

《礼记·王制》曾有记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此时的宗庙(宗祠)除了具有致祭功用外,还是人们社会等级、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只有诸侯、公卿贵族才能立宗庙,庶民只能“祭于寝”。

发展到汉代,“宗庙之制,不用周礼。每帝即世,辄立一庙,不止于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毁。”

此时的宗庙,多建于墓所。《汉书,张禹传》云:“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

宋代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也云:“汉世多建祠堂于墓所。”把祠堂建在墓所更突出了它的致祭功用。

宗祠的盛行

从历史记述与现有宗祠遗存上看,民间宗祠的建造,肇始于唐末,历经宋元,盛于明清。

如福建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就建于唐末,福建涵江黄巷村黄氏宗祠,则建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

一直到明朝世宗时,始有礼部尚书夏言上疏,建议皇帝在官民祭祖方面加以“推恩”,请求允许官员建家庙、臣民祭其先祖,并允许在家庙内临时摆放始祖、先祖的纸牌位。

这一政令开启了以后家庙祭祀始祖的先河。

当时,品官家庙祭祀先祖,民间则竞相仿效,使得民间立庙祭祖进一步合法化,出现了明嘉靖、万历年间民间广建宗祠祭祀始祖的现象。

修祠供祖蔚然成风

如据清初福建《光泽县志》载,当地“从前各族宗祠无几,近数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

宗族不仅有一族合祀的族祠、宗祠,族内各房、各支房往往还设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居则容膝可安,而必有祖祠、有宗祠、有支祠。”

大凡宗族迁居某地居住数年后,或人丁兴旺,则可以从原迁出地宗祠中分出,另立宗谱,再建宗祠。

在宗祠组织设置上,族有族长,房有房长。宗祠有族长一人,房长若干人,由辈分最高、年高望重者担当,族长负责主持和处理一切族内事务。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但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

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不忘根本、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

因此现如今,全国很多地方都还保留着清明时节在宗祠祭祀的风俗。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