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诸葛亮“五月渡泸” 神奇的瘴气到底是什么

2020-10-30 来源:北京日报

五月驱兵入不毛,

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

岂惮征蛮七纵劳。

这是唐人胡曾写下的名诗,记述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该故事影响深远,不仅在云南等地,甚至在缅甸八莫等地,亦广泛流传。

有学者认为:云南非“不毛”之地,此处“不毛”,应是八莫的音译,证明诸葛亮的远征军曾到缅甸。但八莫得名甚晚,《元史》尚称八莫为江头城,后改称新街,再改为八莫。八莫来自掸语的manmaw,与“不毛”并不谐音。(引自罗荣泉先生的《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辨》,以下多处引用该文内容)

《三国志》记录了雍闓、高定、朱褒等反蜀的南中(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带)将领姓名,却根本没提孟获,可见,“七擒孟获”很可能是想象的产物。只是从晋代开始,孟获便出现在各种文献中,《三国演义》又加入许多生动有趣的情节,后人遂信以为真。

不论在胡曾的诗中,还是在《三国演义》中,均提到瘴气。人一旦与它接触,必然生病,甚至死亡。如此厉害的瘴气,为什么今天却找不到了呢?

杨家埠年画《七擒孟获图》            

南下的最大风险是疫疠

蜀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南下平定叛乱,此时距刘备去世仅3年。夷陵之战中,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以致“民穷兵疲”,尚未

完全恢复,诸葛亮为何还要冒险呢?原因可能有三:

首先,中原大战多年,人口损失严重,急需耕战之民。据东晋成书的《华阳国志》载,诸葛亮平南中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街亭之败时,王平率仅3千人的“无当飞军”,挡住张郃军团的6万人进攻,助蜀军摆脱了全军覆没之危。

其次,雍闓、高定等人与东吴勾结。东吴当时占据着今天的广东、广西,如与南中叛军联手,蜀国将两面受敌。

其三,南中占据益州近一半的面积。益州由北部和南中两部分组成,基本以长江为界,二者面积相当。三国时,南中虽未充分开发,但物产丰富,是征魏的大后方。

诸葛亮出兵时,南中4郡已叛3郡,但蜀军似乎不太担心“众少敌倍”,魏延、赵云、吴壹、马谡等名将也未随行,倒是对南下可能引发疾病,颇为恐惧。

丞相长史(协助丞相管理文书等事的高官,秩千石)王连提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王连本刘璋旧臣,刘备取益州时,时任县令的王连据城坚守。后刘备攻占成都,王连投降,刘备提拔他管理盐铁,政绩斐然,成为蜀汉名臣。

一直等到王连去世,诸葛亮才率军南下。

五月渡泸可以躲瘴气

为防疫疠,诸葛亮率大军“五月渡泸”。

在历史上,至少有四条河曾被称为泸水,即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和金沙江,前两者称泸水的时间较晚,诸葛亮率军渡过的应是金沙江或雅砻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泸水)特有瘴气,三月四月迳之必死,非此时犹令人闷吐,五月以后行者差得无害,故诸葛亮表言‘五月渡泸,并日而食’。”白居易在《新丰折臂翁》中也写道: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这个神奇的瘴气究竟是什么?有学者认为,瘴即障,凡地理阻隔处,皆易致病。也有学者认为,瘴气是原始森林中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但此二说都解释不了,为何泸水的瘴气只在三四月发作,为何“必死”。

还有学者提出,瘴气即疟疾。

瘴字出现很晚,在正式文献中,始见于《后汉书》,汉人伪托的《神农本草经》中也有瘴字,或后人添入。疟在甲骨文中便有,说明当时北方亦曾流行疟疾,随着北方气温渐冷,疟疾高发区向南移动。

明清时,瘴气记录迅速锐减,因美洲食物传入中原,特别是玉米,它生长期短、耐寒,可在山区种植。吸引大量棚民入山刀耕火种,原始森林遭破坏。疟疾靠按蚊传播,按蚊多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因丧失宜居环境,疟疾传染减弱,瘴气记录也少了。

此说虽有道理,但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寒温交替,北方的瘴气记录却持续下降,未随温度变化而波动。

南中之战总共才半年

事实上,在古人眼中,瘴气的含义模糊而多元,不同时期、不同人谈瘴气,意思不尽一致。日本学者丹波元简统计,在中医典籍中,共有40多种疾病与瘴气相关。宋代时,瘴疟就有三种,分别是冷瘴、热瘴和痖瘴。冷瘴即疟疾,热瘴是热气、积食所致,痖瘴相当于中风。

瘴气二字用得太广太滥,渐成“精神之瘴”。汉代后,人们普遍对南方感到恐惧。贾谊被贬到长沙后,“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南朝梁武帝也说:“北方高凉,四十强壮;南方卑湿,三十已衰。”

惧怕瘴气,所以诸葛亮征南中,才半年便收兵了,对南中没进行更充分的开发。

南中之乱源于豪族自立,雍闿反叛时,私立当地巨族子弟为官。诸葛亮平叛后,却承认他们的官职,还鼓励他们扩充部曲(即私兵),成为国中之国。

蜀军在南中只待了半年,哪有时间去“七擒孟获”呢?

其实,《三国志》并无“七擒孟获”的记载,此说最早见于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经裴松之摘抄,补入《三国志》的注。裴松之不太相信习凿齿,他写道:“如此言之类,皆前史所不载……疑习凿齿所自造者也?”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父亲曾给马谡当参军,失街亭后,马谡被斩,陈寿的父亲受牵连,被髡刑(剃掉全部或部分头发)。诸葛亮南下平叛时,马谡送了几十里,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深得诸葛亮认同。如“七擒孟获”是真事,马谡肯定知道,则陈寿的父亲亦知,《三国志》不会不记。

孟获可能是汉人

其实,诸葛亮的“攻心为上”,不过是:“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蟠盖,巡行安恤,又画牵牛负酒、贵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许致生口直。又与瑞锦、铁券,今皆存。”

诸葛亮还给予生产工具,传授先进技术,帮当地人提高生产。陈寿在上奏中写道:“至今梁、益之民咨述(诸葛)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陈寿曾受命“定蜀故丞相诸葛亮故事”,他又很崇拜诸葛亮,不提“七擒孟获”,必有根据。

在《三国志》中,重要反叛者的名字都记录在案,偏不记最大的头目孟获,于理难通。鉴于孟获的传说极广,大多数学者认为,他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实际地位不高。

南中三大叛首,雍闓、朱褒都是汉人,雍闓是名臣雍齿的后裔。雍齿与汉高祖刘邦同乡,却一向看不起刘邦,刘邦最困难时,雍齿却叛逃了,还将丰县献给魏王。后来势穷,又投降了刘邦。汉朝成立后封侯,待封群臣不服,张良献计说:“找一个你最恨的人,给他封侯,大家就不吵了。”刘邦遂封雍齿为侯,群臣说:“连雍齿都封侯了,我们还急啥,早晚会给我们封侯。”

雍家后迁到南中,成地方豪门。当时南中有八姓,孟家也在其中。孟家在南中绵延500多年,一直是大姓。如果真有孟获,他可能也是汉人。

“火把节”也扯上了诸葛亮

“七擒孟获”不见于正史,但至少在晋代,人们普遍相信是真事,后人还列出“七擒”的具体地点。让人好奇:为何能编得如此有模有样?

罗荣泉先生对此有精彩辨析:南中四郡中,唯一未叛的是永昌郡的吕凯。吕家是吕不韦后裔,秦始皇将吕家流放到南中。汉武帝征西南夷时,让吕家掌后来的永昌郡之地,特将此地定名为不韦县。吕家后代感到分外羞辱。

南中叛乱时,吕家全力配合诸葛亮。永昌郡在四郡的最南端,是云南与缅甸的交界处,所以南中叛军不可能逃到缅甸。取胜后,吕家为掩盖与吕不韦的关系,对外自称是诸葛亮大军的后裔,甚至将居住地也改称诸葛营。吕家后来融入僰(音如薄)人。明代曹遇曾写道:

孟获生擒雍闓平,永昌南下一屯营。

僰人也解前朝事,立向斜阳说孔明。

吕家有足够动力为诸葛亮编故事,“七擒孟获”可能就是他们的杰作。这种策略被当地许多民族采纳。比如傣族传说,诸葛亮南征时曾教傣人耕稻技术。遇上瘴气,他们皆遵诸葛亮所赠帽子绸条上的嘱咐:“想命长,水冲凉;草棚矮,住高房。”于是盖起竹楼,还设立“泼水节”。

再如纳西族和傈僳族的传说,称诸葛亮南征时,教百姓耕作水稻。6月24日,为迎接运稻种的汉兵,村寨男女点着火把以驱散瘴气,后来这一天成为“火把节”。

忌惮瘴气埋下亡国隐患

《三国演义》称,“七擒七纵”后,孟获表示:“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其实,诸葛亮离开南中后,当地豪族很快又叛。

“七擒孟获”被广泛认同,因为它契合了人民对宽治的期待。在武侯祠中,清人赵藩留下名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它被后人称为“攻心联”,却是对历史的刻意误读。据《资治通鉴》载:“诸葛亮佐备治蜀,颇尚严峻。”法正劝他“缓刑驰禁”,诸葛亮却怼法正不知“审势”。可见,诸葛亮不主张宽治,他在南中采取怀柔政策,只是担心瘴气,想早早离开。

“七擒孟获”虽假,但《三国演义》在讲述中,加入“哑泉中毒”“安乐泉解毒”等生动的细节,皆有现实基础。

比如“哑泉”,云南多铜矿,经硫酸铜污染后的泉水味甜,多饮会失声,进而中毒而死,及时饮用碱性水可解毒,而石灰岩多的泉水即呈碱性,“安乐泉”可能就是如此。很多人奇怪,铜矿不溶于水,为何会形成“哑泉”?直到194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铜矿中有一种微生物,能将铜矿石变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铜。显然,这些记录来自真实的生活经验。

诸葛亮忌惮瘴气,未深入开发南中,也埋下了亡国的隐患:39年后(264年),魏国名将邓艾率军逼近成都,刘禅想逃到南中,大臣谯周说:“不可。南蛮久反之人,平昔无惠;今若投之,必遭大祸。”刘禅只好投降,43年国祚就此中断。

疾病以另类的方式,改写了历史。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