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孙坚与吴氏家世差别很大 为何能够娶到吴氏

2020-12-21 来源:凯风网综合

孙坚是三国时期吴国政权的奠基者,是一位有才智、有谋略的统帅,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他的妻子吴氏,虽不是史家豪族,但也是当地名门。孙坚听说吴氏才貌双全,想要娶她。就让自己的父亲去吴家提亲。

孙坚父亲一听去吴家提亲,直接对他的亲儿子说道:哪凉快,那呆着去。懒蛤蟆想吃天鹅肉。咱家能配的上吴家?你能配的上吴氏。在等级分明的东汉末年,孙坚父亲说的很对,结婚双方门当户对很重要。以孙坚的家世,确实配不上吴家。

孙坚听了父亲的话,很生气,癞蛤蟆怎么了,我就是做癞蛤蟆,也要做一只金色的蛤蟆,金色的蛤蟆叫金蟾蜍,是祥瑞。孙坚就越过他父亲,自己去吴家提亲,在十分讲究礼仪的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十分重要的事。像孙坚这样父亲还在,自己出面为自己提亲的事,真的是惊世骇俗了。

吴家的人当然也觉得惊讶,对孙坚的人品产生了怀疑,最重要的事,孙坚的家世确实配不上吴家。虽自称是孙武的后人,但没有证据,而且家族已经没落,孙坚只是一个县吏。吴家直接拒绝了孙坚,对年少气盛的孙坚来说,这是一种侮辱,孙坚十分恼怒。

如果是在太平时节,吴家完全不会在意孙坚的想法,身份差距太大,但是他们身处的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起义不断,兵戈四起。像孙坚这样手下有兵的人是最不好惹的,白天可以防着,晚上假扮土匪洗劫,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吴氏为了家族的考虑,嫁给了孙坚,生了4子1女。就是孙策、孙权兄妹。

孙坚能娶到吴氏,真的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东汉末年是世家发展的初期阶段,世家与寒门、平民的差距还没有到达不可逾越的阶段。如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孙坚可能连吴家的大门都进不去。

这样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最后是当上了县令,在西晋能当上县令最差也是寒门,寒门就是没落的世家或者是世家的分支,身世比孙坚可强多了。可结果大家都知道,梁山伯求婚被拒,抑郁而终。祝英台出嫁,路过梁山伯的坟墓,双双化蝶。

这种世家一直持续到宋朝,因为科举制的发展,才渐渐的从历史上消失。在唐朝五姓七望连皇家都看不起,在唐文宗时期,要把公主许配给山东的望族,结果被直接拒绝,气的皇上大骂:“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在这些世家望族眼中,还真没有把皇族血统放在眼中,甚至还有些鄙视,因为李唐皇室有胡人血统。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孙坚能娶到吴氏,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有东汉末年特殊的历史背景,社会动荡,兵权第一,“枪杆子里出政权”在什么时候都是真理,特别是乱世。另外孙坚个人的性格也很重要,看准了主动出击。

如果孙坚听了他父亲的话,放弃了去吴家提亲的念头,就不会娶到吴氏,对他后来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想就去干,万一成功了,就是一辈子的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