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汉朝冶铁技术那么发达 为何造不出来马蹬呢

2021-04-05 来源:腾讯网历史

首先,汉代的冶铁技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发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中国是在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但是一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普及,取代青铜成为最主要的金属。

但是冶铁的技术其实是不断发展的,如果说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能够跟明清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同一水平,估计你也不信。

春秋时期的炼钢技术是块练法,用木炭做燃料,能冶炼出来的铁都是固态的块状,由于质地较软,通过大锤锻打才成为熟铁。

想一想,用这种方法去打一个铁环,还是很费劲的,在西汉中期的时候出现了炒钢法,因为人们发现用煤来冶炼铁的话,能够达到把铁融化的温度,通过将生铁加热到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进行搅拌,这样练出来的熟铁和钢不但能够量产,而且质量特别好。

当然,标志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巅峰其实不是块状法也不是炒钢法,而是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融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最终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此后各代冶铁燃料、工序有所改良,但是都是以灌钢法为基础。

所以说,汉朝时期发达的冶铁技术本身就存在问题。

本来这个问题应该是讲马镫,而不是讲冶铁,毕竟马镫用到冶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打一个铁环就可以了。

但是我是希望通过冶铁技术发展的这个道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这个道理,马镫也不例外,也是不断进步的。

我国现在历史研究方法与世界接轨,基本就是想要证明古代有某种东西,除了文献记载,还要有出土的实物,按照这种方法研究,通过1977年于呼和浩特发掘的北魏墓群,发现北魏时期的马镫,而1965年辽宁北票出土的北燕墓群,发现了北燕时期的马镫,是国际公认存在最早的马镫实物。

但是这并不表明马镫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发明的,很可能存在更早,道理很简单,有可能有更早的马镫我们并没有发掘出来,谁也不敢保证发掘出来的就是最早的马镫。

实际上,马镫最早可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现在没有出土实物,而且是布马镫,这是通过考古发现西汉时期的壁画,根据壁画中画的马镫证明的,这应该属于文献记载,没有实物出土。

其实,木质或者布质甚至绳子做的类似马镫的实物在汉代应该是有的,只不过这些东西并不容易保存,所以至今没有发现实物也是正常的。

但是可以说明一点,即使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存在类似马镫的东西,但是真正大规模应用马镫则是在南北朝时期,从这一点来看,南北朝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巅峰,绝对不是巧合。

很多人都认为马镫的出现对提高骑兵的作战能力带有革命性的影响,其实这有些忽视其他马具的作用,以及很多马具与马镫的关系。

比如马鞍和马蹄铁的发展,马鞍对骑兵的影响其实更大,没有马鞍的话,骑马简直就是酷刑,尤其对男性来说,容易挤压到关键性部位,所以,有了马鞍,骑兵才能够作战,我们现在想到的马鞍都是霸气的“高桥马鞍”,其实并不是,刚开始的马鞍可能也是布制的垫子,主要是为了屁股能够舒服一点。

在这个时期,骑兵的主要作用也只是侦查、通讯和骚扰作战,是战争中的边缘兵种,而到了高桥马鞍的出现,骑兵可以依靠抓住缰绳,再用双腿夹紧马腹,使得骑兵不至在行进过程中被马摔下来。

欧洲人在描述见到的匈奴骑兵时惊讶地表示“匈奴人的马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两头高的木制托架。这样不论马怎么跑,骑士们都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

为了稳定,就需要马鞍更高一点,结果是马鞍越来越高,也需要马镫进行技术革新,因为高桥马鞍使得上马的地方更高,而坚固的马鞍可以固定马镫,通过这两个东西,最终达到“人马合一”,形成一个整体。

马鞍和马镫以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发展,可以说,马鞍是骑兵的第一个革新,而马镫则是另一个骑兵技术革新。

当然,即使拥有马鞍和马镫,也不代表骑兵可以远距离作战,一匹马能够跑多远,实际上还跟铁马掌有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对马掌进行保护,给马修脚指甲等活动,但是我们知道,马蹄铁对马的影响才是巨大的。

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钉马掌图”,表明在隋朝时期可能已经出现铁马掌了,铁马掌的出现,到元代时期,马蹄铁得到大规模应用。

马蹄铁的出现,使得马匹能够长时间的运动,对人在马背上待的时间要求更多,也可能进一步催发了马镫的发展。

所以说,技术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马鞍、马镫、马蹄铁这些马具,都代表着骑兵的一点点进步。

我们看到,骑兵在秦朝之前只能承担侦查的作用;随着马鞍和马镫的出现,到汉朝时期骑兵成为能够和步兵比肩的兵种;随着马鞍的定型,金属马镫的普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骑兵已经能够冲击步兵,到唐朝时期骑兵彻底取代步兵在军队中的位置,成为冷兵器时代的陆战之王。

到宋元时期,随着马蹄铁的大量应用,骑兵能够远途奔袭,蒙古骑兵因此能够吊打欧亚大陆无敌手。

值得说明的是,在宋代冶铁技术的高速发展情况下,辽、金与西夏可以大量给马匹和士兵装备铁甲形成重装骑兵,这就是为什么其他中原王朝即使没有骑兵,也能够和北方游牧民族拼一下子,而宋代的对外战争十分被动,是因为骑兵在工具突飞猛进的情况下,远远甩开了和步兵的差距。

所以说,马镫虽然就是一个铁环,但是在没有马鞍的情况下,只要一个布马镫就够用了,没必要研制铁马镫,即使研究出来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换句话说,你在古代研究出了加特林,你研究不出子弹一个道理,比如1884年枪械师马克沁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一分钟可以发射六百发子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马克沁机枪,这款机枪的性能是优秀的,但是很多国家却认为并不实用,虽然枪械不贵,但是子弹打不起,因为射击速度快而被掀起的机枪,这是马克沁机枪的尴尬。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用马克沁机枪在索姆河战役中,一天击毙六万名英军而一战成名。

技术的进步是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逐渐带动整个相关工具的进步,最终才能彻底转化为战斗力。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