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寸金莲,我们都知道这是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的一种陋习。要知道,在古代看一个女人就以她的脚来评定,只要脚能做到小、尖、软、巧都是美的,这一病态的审美使妇女饱尝痛苦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缠足了。但这种陋习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据史书记载,从潘玉儿以一双柔弱无骨,状似春笋般的美足,却被皇帝十分宠幸,所以,女人们人人开始向她的美足学习了。

史书上没有留下潘玉儿的出生年月,但记载她的原名俞尼子,原是大司马王敬则的乐伎。既然做了乐伎,说明她具有一定的气质,同时也是位小脚美人。让人根本想不到的是萧宝卷是位十足的“足恋”者,所以在公元498年即位后,就把她召入宫中,为他作乐,别忘了他狎匿群小,荒嬉无度,所以在太子萧诵的生母黄贵嫔去世后,萧宝卷就让她做义母抚养他,并封她为贵妃。她之所以改姓,是因为宋文帝刘义隆有位潘姓的妃子,使他在帝位30年,萧宝卷也想像宋文帝那样在位几十年,于是把她改姓潘,她的父亲俞宝庆也随着改姓潘。
501年宫中发生大火,三千多间宫殿都被烧毁。萧宝卷于是在各处重建宫殿,另外为潘玉儿建起神仙、永寿、玉寿三殿,都在周围用金壁加以装饰,不仅十分豪华奢侈,而且萧宝卷又命人把金子凿制成莲花贴在地上,让潘贵妃赤裸脚踝在上面姗姗而行,你试着想想,一位乐伎肯定是婀娜多姿的,所以,萧宝卷眯起双眼,都会看到遍地莲花绽放,因而大发感叹:“仙子下凡,步步生莲”。

缠足后的鞋(网络图片)
潘玉儿的服饰用具,无不是尽意挑选的珍奇之品,如此奢侈,以致旧的物品,不再能满足她。萧宝卷便派人以高价收买民间的金玉宝器,价格皆高于正常之价数倍。萧宝卷又让人把京城建康的酒税全都折合成银钱交入官库,就这样仍不能满足后宫之用。他又命令扬、南徐二州的桥梁、塘坝、丁役折计工程价值,敛取现钱,供应太乐和主衣库的日杂费用。因此各处的水塘沟渠,全都废毁。萧宝卷又命令交纳赋税的民众上贡锦鸡头,白鹤翎、白鹭羽毛,此类敛财名目成百上千,无穷无尽。
后宫看到潘玉儿的小脚受萧宝卷十分宠幸,所以后宫看到小脚成为她们追求的时尚,为引起帝王的宠幸,都开始想着办法把自己的脚变小,甚至有人变为残疾,但为被宠幸,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脚下功夫了,终于得出结论应该在4、5岁就开始缠脚,效果会更好,但缠足三寸称为金莲,而且还要弓,慢慢在民间也相继流行开始了,所以在民间谚语说得十分形象:“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小脚已经初具模样。
要知道,缠足前以热水烫脚,趁着脚还温热,将脚拇趾外的四个脚趾向脚底弯曲,紧贴脚底,并在脚下趾间涂上明矾,时间一长,脚缠得弓弯短小,使脚底凹陷,脚背隆起,脚的长度会被缩短。
据史书记载,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即梁武帝,梁武帝听闻潘玉儿美貌无比,也想纳她为妃,但被领军将军王茂劝说后放弃了这个想法,当军官田安奏请梁武帝把潘玉儿赐给自己做妻子,潘玉儿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像原来那样随意了,便被勒死在狱中。
古乐府中有《双行缠曲》:“新罗绣行缠,足跌如春妍;他人不言好,我独知可怜。”陶渊明的《闲情赋》中有:“愿在丝而为履,同素足以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