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原创】从《琅琊榜》看古代礼

作者:唐卉庆 · 2015-11-12 来源:凯风上海

  前段儿时间被网友捧为年度良心剧的《琅琊榜》热播,人气、口碑直追当年的《甄嬛传》。该剧获得观众无数点赞的主要原因是细节上的严谨,其中对我国古代礼仪细节的遵循更是被赞为“如教科书一般”。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称之夏”,这就是“华夏”的内涵,难怪这部剧透着浓浓的古典气息,让人折服不已。让我们透过《琅琊榜》一起来温故古人常用的礼仪吧!

  【九拜】

  古代社交礼俗中相见时行跪拜礼是使用年代最长,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使用层面最广的基本礼仪。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皇帝废除这种礼俗,跪拜礼一直在社交活动中广泛流行。《周礼·春官·大祝》把跪拜礼分为九种,合称“九拜”,分别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1、稽首

  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九拜”中最隆重的见面礼节。据文献记载舜时就有这一礼节,如《尚书舜典》记载:“禹拜稽首。”郑玄注释《周礼》记载的这一礼节说:“稽首,拜头至地也。”贾公彦疏:“稽首,头至地多时,……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古代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以及拜天、拜地、拜祖先都用这种跪拜形式。旧时给尊长者写信,在开头时常用“某某稽首”的字样即源于此。


  2、顿首

  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通常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的礼节,也称为“叩头”。其形式如同稽首,只是头触地后立即抬起而不在地面停留。后来引申为书信语的开头或结尾,其意思如同现代书信语的“向您问好”、“致敬”等等。例如唐朝柳宗元所写《献平准夷雅表》:“臣宗元诚恐诚惧,顿首顿首。”

  3、空首

  空首是古代上答下的礼节形式,也称为“拜手”。郑玄注《周礼》记载的这一礼节说:“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贾公彦疏:“空首者,先以两手拱至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也。以其头不至地,故名空首。”即身体呈跪姿,两手拱到地,然后俯下头至手而不接触地面。所谓“空”就是两手拱合,俯头至手和心持平,头在空中而不叩头到地面,是尊长者对“稽首”的答礼。上古时代在行“稽首”、“顿首”礼时也先行“空首”礼,如《尚书益稷》记载:“皋陶拜手稽首。”自隋唐凳椅普及后,人们不再“席地而坐”,“空首”演变为躬身示礼的形式。

  以上三种礼节均属“吉事之拜”。以下“振动”、“吉拜”、“凶拜”为“凶事之拜”。

  4、振动

  振动是丧礼相见中最隆重的跪拜礼节。郑玄注《周礼》记载的这一礼节说:“动,读为董,书亦或为董。振董,以两手相击也。……振动,战栗变动之拜。”这种礼节的形式不仅要“顿首”,还要双手相击,哭天喊地,浑身战栗不已,表示对丧者悲痛哀悼。

  这一礼节在剧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皇祖母薨逝时,后代祭拜;一次是赤焰军逆案昭雪后,梅长苏以林殊身份祭拜。

  5、吉拜

  古代有守丧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行“吉拜”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拜,然后“顿首”拜。

  6、凶拜

  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郑玄注:“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 这一礼节形式是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7、奇拜

  奇为单数,“奇拜”即拜一次。

  8、褒拜

  郑玄注《周礼》记载的这一礼节说:“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褒拜即拜两次或两次以上。奇拜和褒拜都是指拜的次数,不是独立的跪拜形式,体现跪拜的隆重或严肃程度。

  9、肃拜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揖礼】

  “揖礼”属于相见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揖”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礼节较拜礼要轻一些。《史记·高祖本记》:“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所以,揖礼用在较轻的场合,或者作为军礼相见。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虽然恭敬,但有时则又能表示倨傲,《汉书·高帝纪》就有“郦生不拜,长揖”的描述,显示出狂徒郦生对刘邦这位无赖皇帝心里不是很服气。

  1、天揖(上揖:揖礼手位于高者,标准揖礼)

  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礼等行此礼,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身体肃立,双手抱圆,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俯身约6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2、时揖(中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

  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汉服或便装均可。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3、 土揖(下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

  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 时揖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4、古代军礼

  右手握拳,左手四指并拢自然覆裹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口,此礼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多为将士、江湖人士所用。

  古人男子以左为尊,女子以右为尊,行礼时左右手的位置恰是最好体现。男子行礼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礼,则正好相反。

  【万福】

  古代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做妇女行礼的代称。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剧中霓凰郡主与梅长苏长亭相认后,再见面时就不以军人身份行拱手礼了,而是行了女子专用的万福礼。

  【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1、经立。

    动作要领是:正好冠带,面朝前方,头不歪斜,眼不乱瞄,两肩平衡,上臂伸 直,双手抱掌,两脚直立,间隔二寸。也就是说,从头到脚要有整体的表现。关键一点,经立是不弯腰的。

  2、共(恭)立。

    在经立的动作要领基础上,上身微屈,头略低,视线下移,腰部自然弯 曲,但弯腰的角度很小。

  3、肃立。

    最关键的要领是弯腰,而且弯的角度很大。大到什么程度?贾谊用“磬折”来 比照。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多用玉制。其背上穿孔,用来悬挂。自西周以后,其背部开始做成弯折形状,弯曲的角度为“倨句一矩有半”(《周礼·考工记》),一矩,是直角90度,再加半矩45度,合起来就是135度。因此,肃立要求弯腰的角度,在90-135度之间。若非见着国君长辈贵宾,是不用如此恭敬和谦虚的。

  4、卑立。

    贾谊对此的要求是“佩垂”,佩是古人挂在衣带(腰带)上的饰物,多用玉制, 系绳很短。要让佩下垂,势必要尽可能地弯腰。而且,比照肃立的恭敬程度,这个弯腰应当超过磬折的程度,即超过135度,已经不是一般的恭敬谦虚,而是卑下了,所谓的“卑躬屈膝”了。《礼记·曲礼》中有这样一句: “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意思是说,与天子、国君相处时,站立时要让上身向前屈,达到磬折垂佩的程度。如果君主直立,腰佩倚靠着身体,那么臣子要让腰佩悬垂下来;君主腰佩悬垂下来,那么臣子要让腰佩垂到地上。也就是说,这个佩垂代表了极度的卑下,但还不如“佩委”,那简直就是趴在地上,已经不属于立的范围。

  剧中经立镜头比比皆是

  【坐容】

  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照立姿,他也把坐姿分成了相应的四种:经坐、共(恭)坐、肃坐和卑坐。这四种坐姿的区别在于头部是平、是微俯、是仰、还是低头,视线落点的不同,分别对应四种坐姿。

  剧中坐容一丝不苟

  按照先秦文献的记载,还有两种变体的坐姿。一种叫跽坐,一种叫箕股。

  1、跽坐

  就是跪坐,与经坐等不同的是,臀部离开双足称为跽,以两膝着地。由坐而跽,多是表示敬意或被对方所震动,或表示警惕。现在我们遇见长者、上级或客人到来,都要从椅子上起身站起,以示敬意,这也是“由坐而跽”的渊源。

  2、箕股

  又称箕踞、箕倨。这是一种不雅的坐姿:臀部着地,两腿或弯曲,以足底着地,或伸开双腿,状如簸箕。这种坐姿,代表着轻视、傲慢、鄙视、甚至仇视。《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说的是郦生(食其)见刘邦,刘邦却踞坐洗脚,很失礼。

  由上可见,古人对站姿和坐姿及为重视,把它视为个人修养以及表示美好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这种古老的礼仪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自晋代由北方少数民族带来了坐具之后,华夏民族的坐姿是以彻底改变,但是,古礼中那种端严谨慎之风,依然流传至今,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服饰】

  1、右衽

  简单地说就是前襟要向右(穿的时候要左边在上面)。右衽是汉族的象征,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因此“左衽”也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此外,左衽还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

  剧中人物着装全部正确使用右衽

  2、布料

  古代人穿衣布料与身份相联系,除了平民所用的是素面的棉布麻布,但凡有点品级、可以着缎的人,衣服都是有提花织纹或者遍覆文绣,不会用光板布。

  剧中有身份人物的衣服都有暗纹或文秀

  3、式样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

  根据地位的高低,颜色深浅不同,地位越高,颜色越深,只有皇帝穿的是纯黑


  靖王面圣时的服装


  靖王便服


  靖王外出服


  靖王戎装

  4、佩饰

  玉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古代有钱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佩,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玉。身上的佩挂,或悬于颈,或系于腰,是古人重要的装饰。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玉佩琼琚",沈约《俊雅》:"珩佩流响,缨绂有容",孔尚任《桃花扇》:"何处瑶天笙弄,听云鹤缥缈,玉佩丁冬",不仅悦目,而且悦耳,是美饰亦是文饰,越来越趋于精美讲究。

  腰间的玉佩应当是挂在身前,而不是身侧

  【发髻】

  古代男子弱冠前可以不用束发结髻,弱冠后都要束发盘髻。

  弱冠,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剧中成年男子都严谨地束发结髻了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