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原创】从三个人物的从政轨迹看雍正皇帝的用人之道

作者:谢云涛 · 2015-12-21 来源:凯风陕西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08日)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 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皇帝多次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耳!”所以他十分注重把“德才兼备”贯穿于他的用人导向。“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是他的鲜明特征。本人从雍正时期三个人物的迥异命运寻找雍正帝用人之道。

清代翰林大学士惠士奇(网络图片)

  重用惠士奇——因才用人

  康熙年间,有一个书生名叫惠士奇,才高八斗,后来考取了举人,又中了第二甲进士,最后援翰林院编修一职。几年以后,康熙皇帝任命他为广东学政,主持全省的文教科考。学政是一省最高级别的文教长宫,这个职位很容易腐败,因为当时风气不正,舞弊行贿行为特别严重,所以,这个职位就成了受贿的重灾区。但惠士奇这个人为人正直,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时任两广总督的杨琳,对他特别欣赏,于是就上奏雍正皇帝(此时雍正已即位): “臣遍历各省,所遇学臣中,仅见者有此清操特出之员。”

  雍正看到这份奏章后,内心自是喜欢,感觉如此清廉的官员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想任命他担任更重要的行政官职。按理说作为皇帝,有了这个想法,直接下一个任命诏书就得了。但雍正没有那么做,而是向杨琳做进一步的了解:“惠士奇观其人,吏治可以用得否?”杨琳接旨后,就如实向雍正回奏道:“惠士奇为人正直公明,我与他共事三年,认为他只适合做文官,恐非吏治之长材也。”

  雍正一听,就打消了让他做行政官员的想法,让他继续做广东学政,后来将其调回京师,但也没有让他做行政工作,而是发挥他的特长,任命他为专管文史方面的翰林院侍讲学士,以后又任命他担任了侍读学士。

  提拔工勤员——以德服人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元宵夜,内阁办公室的小蓝正在顶班,忽然进来一位高个子中年人,一定是出来散步的内廷值班员。两人边喝茶边侃大山。

  高个子问“你是什么官?”小蓝不好意思地说:“不是管,小小工勤员,收收发发,抄抄写写,给领导沏沏茶。”高个子问:“其他人呢?”小蓝回答:“都回家看灯去了。”高个子很好奇:“你不喜欢看灯吗?”小蓝说:“当今皇上励精图治,听说晚上都不睡觉,万一有个急件,没人跑腿要误大事的!”高个子点点头,又问小蓝将来有什么打算。小蓝说:“假如能到渔船管理所工作就好了。我家孩子多,这样就是闹饥荒也饿不死。”高个子哈哈一笑,告辞。

  这个高个子正是雍正皇帝。第二天一旱,雍正就问:“哪个白船管理所有空缺?”下面说广东南海县有。雍正说:“让内阁的小蓝去吧。”大臣们面面相觑:小蓝是谁?大家正在惊讶中,雍正又让人告诉小蓝,要吃鱼自己下水捞,不能占渔民便宜。只要正派能干,雍正都会重用。

  雍正王朝影视剧照

  撤职常三乐——庸官示人

  对官员每三年考核一次,是清朝官场例行公事,一般不会有什么新闻。1724年又是考核年,上任不到两年的新君雍正,对一个县官的处理不同以往,让各级干部吃了一惊。

  此人名叫常三乐,直隶吴桥县令,负责考核他的是直隶巡抚李维钧。

  通过认真听取下属意见,查阅文书档案,走访地方士绅,李维钧给常三乐写了两条评语,一是“操守廉洁”,是个清官;二是“懦弱不振”,工作打不开局面。他据此建议平调常三乐去管教育,因为教书育人对操守要求高,工作量却不大,对他比较适宜。吏部看了考核报告,向李维钧提出一个问题:你说老常工作不胜任,有什么具体表现,给吴桥县造成了什么严重损失?

  尽管常三乐工作吃力,但是钱粮该收也收了,社会治安也说得过去,也没发生过什么群体性事件,还真挑不出大毛病来。

  吏部说,既然没发现实质性问题,把人家调离重要岗位,理由不充分,也不符合惯例,提醒提醒算了。李维钧坚持自己的看法。吏部自信地说,咱也别争了,还是请示领导吧。

  雍正看了报告,朱笔一挥:撤职!理由很简单,县域是社稷基石,县令责任重大,常三乐没有责任心,本身就是失职渎职,还要等着出大事吗?

  雍正皇帝(网络图片)

  人事人事,不就是人和事么?何况,用人的目的,原本就是为了做事。所以,不能脱离事来孤立地考察人。那是永远都得不出正确结论来的。显然,问题不在于谁行谁不行,而在于会作不会用。比如惠士奇,学问好,为人正派,贤良清正,但有些书生气,雍正便让他去主管科教文卫工作;工勤员小蓝,文化水平低,虽未曾中过皇榜,但人很精明,办事利索,又忠于职守,雍正便让他去主管他愿意干的渔政管理所;而对于诸如常三乐之类的庸官昏官,虽然本质不坏,但影响辖区发展,太平官不能要。于是,各级官员很快适应了新形势,纷纷行动起来。官场风气迅速扭转,号称“雍正一朝,无官不清”,这实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奇迹,也为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提供了保障条件。因此对于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遇到了雍正,真是摊上了一个好皇帝。(注:提拔工勤员事例参考了中纪委网站文章《雍正治吏的非常举措》中所叙事例)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