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莎士比亚为何能火400年 生逢其时不是玩笑

作者:柳森 · 2016-04-22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莎士比亚(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他像一位巨人,跨越了狭隘的世界。”这是莎士比亚笔下《裘力斯·恺撒》中的一句台词。可如今,在作者离去400年后,人们依然用这句话来赞扬他。

  就在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英国时,提及一段往事:上世纪70年代,正在插队的习近平想方设法找来《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剧本,一一读遍。他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这是怎样一种跨越?除了作品的恒久审美价值,作为文艺创作者的莎士比亚,还做对了什么,可以跨过时光之河,始终被铭记,又一直被“道不完”?他的后来者又做对了些什么,让他的影响力可以在400年后仍然无远弗届?

  与时代不谋而合

  说莎士比亚生逢其时,绝不是一句玩笑话。

  在他出生的1564年,英女王已在位5年,并仍将统治39年。这是英国从一个天主教国家向一个新教国家转变的时期。在伊丽莎白一世治下,英国也从欧洲一个相对的穷国、弱国,变成了一个富国、强国,并且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也是在这个时期,之前一些被奉为圭臬的事实纷纷坍塌,人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充满悬念;各种股份公司成立,各种殖民企业获得发展,各种环球航海之行起航……能量总是与行动并存,而莎士比亚正属于这个时代。

  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于普罗大众意味着人生的不确定与动荡不安,而对一位足够敏锐的文艺工作者而言,却意味着一座可以不断收集到新阅历、挖掘出新题材的富矿。

  不知道是接地气,还是不谋而合。一位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风格,“设计富丽堂皇,且将富丽堂皇视为一切优点的总和”,“随便一个绝活,拿出来都可以让人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它从不停顿,要求回应,能诱发快乐;却不会流于单调和俗套”。进一步来说,那时的戏剧,大都偏爱起用大胆的色调和复杂的图案,旨在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而莎士比亚戏剧呢?统统具备上述所有风格和特点。

  莎士比亚从来不拒绝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他笔下的人物从来没有成天泡在书斋里的呆子,而是大千世界中活蹦乱跳的芸芸众生。

  许多资料显示,莎士比亚会冷不防丢出一个笑话,机智幽默的俏皮话张口就来,而且常带一丝讽刺意味。我们所熟知的那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兼剧作家W.B.叶芝的父亲也是位艺术家,他在评点莎士比亚方面颇具慧眼。他曾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说,“我敢说别看莎士比亚温文尔雅,但他并不是很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而且我觉得他在自己的戏剧中,始终对那些一脸严肃的角色充满敌意,很是提防。给人的感觉是,他并不喜欢他们。”

  务实的改变

  莎士比亚的接地气,还表现在他时刻拥抱改变。

  比如,莎士比亚一生都在不断根据表演和时代的需要,修改自己的剧作,以至于这多少为后人出版他任何一部剧作的“最终版”带来困难。

  又如,他总能从观众的反响和演员的反应中积累经验,同时又很快将周围的各种语言,从诗歌、戏剧、小册子、演说到街头语言,全部吸收,化为己有。

  再如,他总是把剧本写成实实在在的“演出本”。改变某几场中的几句句式结构,增删台词,对他而言再正常不过。更经常的是,他会为了照顾演员的特点,对一些角色做出修改,且不断在修订版本中,丰富各种舞台提示。

  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般都是以一个演员而不是诗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笔下的人物。换言之,当莎士比亚在创作时,出现在他眼前的,不仅仅是这个角色,还有这个角色的扮演者,以及他们可能会呈现出来的手势和动作,他们在舞台上来回走动的样子。

  难怪后世的戏剧研究者发现,在莎士比亚戏剧中,人物较多的场景前面总会出现一个人物较少的场景,既是为了对比,也是为了给下一场戏留出集结演员的时间。他还会把95%的台词分配给剧团中10余位主要演员。这不仅是出于对资历的考虑,也是务实的精打细算——以防因某些雇佣演员临阵缺席,整个排练进度受到影响。

  如此务实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演出本”,怎会不适合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搬上舞台呢?

  足够好的商业嗅觉

  不过,话说回来,在莎士比亚所处的16世纪,他并非唯一的文学大师。

  在当时的欧洲文坛,前有拉伯雷、洛佩·德·维加,同时代的有塞万提斯、蒙田、培根,后起的有弥尔顿、笛福……但几个世纪之后,若论在文学史和大众传播领域的位置,莎士比亚的地位几乎难能撼动。这是为什么?

  有人总结得好——莎士比亚总是清楚知道坐在自己剧院里的观众需要什么。

  在莎士比亚的观众中,除了一些素质较高的精英人士,相当一部分是普通的伦敦市民、手工业者、学徒以及他们的家人。但他没有忽略他们,也从未向其妥协,降低自己的视角。与此同时,莎士比亚既是剧作者,也是演员;他投资剧院,是剧院的股东,始终关注着自己的生存和盈利,也是务实的经营者。这一切,让他依托公众剧院这一文化消费场域,搭建起了公共文化对话与普通观众审美娱乐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

  《哈姆雷特》中的掘墓人一边挖墓穴,一边哼着小调自斟自饮,取笑骷髅。《麦克白》中的看门人会用风趣的话,暂时缓和一下阴沉血腥的气氛。《无事生非》从题目看就是一部轻喜剧,却包含着对爱情、婚姻、死亡、欺骗等人间百态的思考……这些手法在灵活调度观众情绪、使剧本层次得以丰富再丰富的同时,既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又让他们的观剧体验得到了更充分的满足。用今天通俗一点的商业语汇来讲,莎士比亚有足够好的“商业嗅觉”,且懂得如何服务好受众的需求和喜好。

  近来有研究表明,在同时代人的眼中,莎士比亚是一个头脑冷静的商人。在写出剧本之前,他会去了解当时社会的流行趋势和大众口味,以确保剧本上演后的卖座率。他还有一条成功有效的经验,就是根据当时畅销书的内容改编剧本。想必这种经验即使在今天,也依然行之有效。

  政府民间两个推手

  如果说,是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催生、助推了莎士比亚戏剧在英国的传承,是英国的快速扩张及英语的普及,促进了莎士比亚戏剧在海外的广泛传播,那么,上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政府对莎剧艺术的财政资助、国家对戏剧教育的支持、英国公共外交对莎剧文化的弘扬、民间机构对莎剧艺术的推广,都是莎士比亚的“火力”至今在我们身边绵延的重要原因。

  以创建于1946年的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为例,它完全是一个由政府资助、致力于推动文艺发展的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政府公共资金拨款和国家彩票收入。在2012至2015年的三年中,共有158个戏剧相关机构获得其资金资助,总额达2.91亿英镑。其中,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成为仅次于皇家国立剧场的最大受益团体,获得的资助额达4716万英镑。

  在以彩票收入为资金来源的艺术奖金中,与莎士比亚戏剧有关的项目有39个,包括支持专演莎剧的剧团日常运营、剧院排演的莎剧、有关莎翁的新编戏剧,以及各地举办的莎士比亚戏剧节等。这些项目获得资金总额约91万英镑,平均每个项目2.34万英镑。

  从这些资助计划,不仅可以看出英国对莎剧文化传承传播的支持力度,其资助项目之丰富多彩、活动形式之不拘,都在助推莎剧的流传与创新方面,扮演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一个典型的、可以让世人继续持久热爱莎士比亚的例子,就是距今还不是很远的2012伦敦奥运年了。

  在那一年中,英国人除了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出现场朗诵《暴风雨》片段、将莎翁名言刻入奥林匹克钟之外,还策划、实施了哪些高明的文化传播之举呢?

  首当其冲的是从该年4月延续至11月的“莎士比亚戏剧节”。该节由皇家莎士比亚公司和来自全球的各大艺术团体联合举办。来自英国本土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团体,受邀在英国用本国语言表演莎剧作品,以40多种语言演绎各自对莎士比亚的不同诠释。两个展演地点——莎士比亚故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小镇和伦敦泰晤士河畔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皆为举世闻明的、带有莎士比亚深深烙印的所在。

  除此之外,大英博物馆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共同举办了主题为“莎士比亚:将世界搬上舞台”的大型展览,环球剧院举办了专为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人而设的展览,英国广播公司专门制作了《空心王冠》系列莎士比亚电视电影剧集四部、广播系列节目“莎士比亚不安分的世界”。

  民间方面,以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为例,不仅针对全年龄段设置了深入大中小学的莎剧知识课程,也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举办类似“莎士比亚周”、“伟大的莎士比亚辩论赛”这样的推广活动。2014年,在莎翁诞辰450周年之际,该基金会还顺应网络时代潮流,与华威大学合作制作了第一门有关莎士比亚的在线课程《莎士比亚和他的世界》,以期让更多世人能够领略莎士比亚世界的复杂与精彩。

  难怪常常有人会说,想了解英国为何会成为文化传播强国,先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推介莎士比亚的吧。由此,你不仅能看到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如何为莎剧的保存和发展提供坚实后盾,还能清晰地发现,原来真正将政策落到实处、对莎剧的传播进行实际运作的“得力干将”,是那些民间机构。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