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争论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真的有意义吗

作者:刘晓 · 2016-07-12 来源:澎湃新闻

  蒙古铁骑铸造的欧亚大陆交往空间

 

  马可·波罗像

  13世纪出现的蒙古铁骑曾令整个世界胆寒。但历史充满了悖论,破坏和建设往往如影随形。正如欧洲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东方的现代之门,蒙古马蹄声碎之处,东方文明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浸润着西方的土地。对此,法国历史学家格鲁塞曾有一个形象比喻:“将环绕禁苑的墙垣吹倒,并将树木连根拔起的风暴,却将鲜花的种子从一个花园传播到另一个花园。”

  在此之前,东西方国家虽有上千年的往来,但此疆彼界的政治格局,地理距离的遥远险恶,也在事实上限制着双方交往的深入。13世纪初成吉思汗兴起后,随着蒙古政权的不断对外扩张,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开始出现了。在东起太平洋西至多瑙河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的众多民族,都成为其统治下的臣民。

  蒙古帝国的扩张是残酷血腥的,几乎所有被蒙古人征服的国家,都曾痛苦不堪。可毋庸讳言的是,蒙古的扩张实际上也打破了东西方间长期的政治壁垒,而统一完善的驿站系统,又使欧亚大陆的交往畅通无阻,在无形中缩短了东西方的空间距离,由此,这一时期也成为前近代东西方交流最为兴盛的一个时期。

 

  元代胡人石像

  随着蒙古铁骑向西不断扩张,中国对西方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入。蒙古第一次西征期间,作为成吉思汗的随员,耶律楚材以亲身经历撰写了《西游录》,全真教首领丘处机应邀到大雪山会见成吉思汗后,其随行人员也撰有《长春真人西游记》,这两部书,都成为今天研究 13世纪上半期中亚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

  文明的交流向来都是相互的。当中国的四大发明逐渐被西方人所熟悉的时候,西方的商人们也将异域奇珍带到了中国。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威尼斯的商人。1271 年,携带教皇写给蒙古大汗的书信和赠予大汗的礼物,十七岁的马可·波罗随家人万里迢迢,来到了中国,并在1275 年夏抵达上都开平府。

  此时,蒙古的大汗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与祖父最初统一草原部落时遇到的情形不同,忽必烈所面对的最主要的难题,是如何把大量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民,凝聚成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上都是忽必烈的龙兴之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初来乍到的马可·波罗完全被这里的景色所迷倒,在游记中,他写道:上都是忽必烈大汗建造的都城,城内有一座大理石的宫殿,极其美丽。宫殿的所有殿堂和房间里面都镀了金,绘有各种鸟兽花木,工巧至极。其设计、装饰赏心悦目,令人叹为观止。宫殿有墙垣环绕,圈出的范围约有十六英里。墙内有泉渠、川流和草原,也有各种野兽,只是没有猛兽。这里的动物都是大汗猎鹰的食物。

 

  夏日在上都的马匹和马夫

  元大都印象

  马可·波罗在华十七年,大都是他待得最久的城市,也是他最熟悉的城市。这座国际大都市有一个响亮的突厥语名字——“汗八里”,也就是大汗之城。马可·波罗在游记中也这样称呼它。

  马可·波罗对大都的布局、城市管理、社会风俗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这里的每一件事物,对他而言,都颇为新奇。不过,最吸引他注意的,是大都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凡是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多。”他在游记中这样写道。

  在大都,马可 · 波罗看到一种前所未闻的货币——纸币。他发现这种纸币实际上是用树皮制作的,人们把树皮剥开,取出外面粗皮与树干之间那层白色的细皮,将细皮浸泡在水中,随后再把它放入石臼中捣碎,就可以制成纸币原料。这种纸币用途很广,如果因长期使用而损坏,只要支付纸币面额百分之三的费用,就可以立即换取新的纸币。当然,熟悉元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马可·波罗见到的,就是忽必烈发行的纸币——中统与至元宝钞。

 

  《事林广记》中的元代生活图景

  煤是今天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据元代北京地方志《析津志》的记载,当时大都的居民已经开始使用采自郊外西山的煤炭。不过,在当时世界绝大多数地方,人们还不懂得如何使用煤。马可·波罗对能够燃烧的“黑石头”——煤充满了好奇。在游记中,他这样写道:“这种黑石头燃烧起来和木柴没有什么差别,但它的热度优于木柴。如果夜间燃烧,等到第二天早晨石头的火也不会熄灭。”并说,“这种石头可以取之不尽,而且价格十分低廉。”

  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卢沟桥,但知道卢沟桥在西方也叫“马可·波罗桥”的人恐怕就不多了。这一得名当然要归功于马可·波罗的介绍。在游记中,他对这座世界上最美丽的桥有着生动的描述:此桥长三百步,宽超过八步,即使十个骑马的人在桥上并肩而行,也不会感觉狭窄。这座桥有二十四个拱,由二十五个桥墩支撑着,建筑工艺非常高超。桥是用极美的大理石修建的,两侧是美丽的栏杆,用大理石板和石柱结合,布置奇佳。登桥时桥面比桥顶略宽。桥两边的栏杆非常整齐,就像用墨线画出来的一样。桥头各有一个高大的石柱,立在石龟上,柱子的底部、顶部各有一个狮子。桥上还有雕刻石狮的美丽石柱,两柱的距离为一步半,各柱之间用大理石板为栏,雕刻种种形状。石板两端嵌以石柱,全桥都是如此。有了这些大理石栏杆,行人就不会失足落水。

  几乎像我们所见到的同时代其他游记一样,在具体年代、数字、地理状况等方面,《马可•波罗游记》都有不准确、前后矛盾,甚至是严重失实的地方,而且由于马可 • 波罗本人不懂汉语,再加上目前所见抄本种类繁多,使得游记中出现的大量地名、人名,已经变得难以释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是很难讲得那么具体生动的。

  人间天堂杭州

  杭州是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城市。马可·波罗多次光顾此地,他把杭州称为 Quinsay,很显然,他沿用的是南宋时的称呼——行在。马可 · 波罗把杭州称为“天城”,不远的苏州称为“地城”,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这句古老的谚语,显然,不通汉语的他曲解了这句谚语。

  在游记中,马可·波罗对杭州众多桥梁、街道、运河所构成的纵横交错的水陆交通,都有非常仔细的描述,也许正是杭州与其家乡威尼斯相似的美丽,使马可 · 波罗对杭州发出了由衷赞叹:“这座城市的庄严和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这里名胜古迹非常之多,使人们想象自己仿佛生活在天堂。”

 

  元代彩绘陶车俑

  作为元代江南最繁华的大都市,杭州琳琅满目的商品与热闹非凡的集市,自然不会被常年经商的马可 · 波罗放过。在游记中,他写道:城内除掉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店铺外,还有十个大广场或市场,这些广场每边都长达半英里。大街位于广场前面,街面宽四十步,从城的一端笔直地延伸到另一端,有许多较低的桥横跨其上。这些方形市场彼此相距四英里。广场的对面,有一条大运河与大街的方向平行。这里的近岸处有许多石头建筑的大货栈,这些货栈是为那些携带货物从印度和其他地方来的商人而准备的。从市场角度看,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

  马可·波罗所说的广场前面的大街,实际上就是南宋杭州的御街。南宋的御街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2008年3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进驻中山中路,寻找南宋御街的踪迹。经过近二十天的挖掘,在中山中路112号附近,距离地面约两米处,两段尘封了数百年之久的南宋御街重见天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考古工作者挖到的南宋御街是由香糕砖铺成的,但历史学家根据相关文献却说,南宋御街是条石板路。据《咸淳临安志》记载,整条御街长一万三千五百余尺,“旧铺以石”,纵横共用石板三万五千三百多块。

  这次发现了两处香糕砖的道路,一处是斜的排列,比横的砖要低一些,因受力较均匀,这些斜的御街是基础,在上面后来又横着铺了一层香糕砖。这种香糕砖是宋代的典型砖,外形似香糕,较现代砖细长。这种砖比普通的砖要沉,硬度强,敲起来声音清脆。

  如果说《马可·波罗游记》可能是杜撰,难道历史文献也有谬误?

  很快,所有的谜团都有了清晰的答案。在香糕砖之上,考古人员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南宋的石板。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压在上面的元代大街、明清大街以及民国时的道路。

  西湖是杭州最著名的景点,相信每一个到过此地的人都会流连忘返。马可 · 波罗对西湖景色有长篇累牍的描绘:在湖的周围有许多宽敞美丽的住宅,都是达官贵人的寓所。还有许多寺院,寺中住着众多僧侣,他们都十分虔诚可敬。靠近湖心处有两个岛,每个岛上都有一座美丽华贵的建筑,里面分成无数的房间与独立的亭子。……在湖中有大量供游览的游船,这些船长约十五至二十步。船底宽阔平坦,所以航行时能保持平稳。所有喜欢泛舟行乐的人,或是携带自己的家眷,或是呼朋唤友,雇一条船就可以到湖上荡舟。船上有很多桌椅和各种必需的器皿。船舱上面铺着一块平板,船夫就站在上面,用长杆插入湖底撑船前进。湖深不过三四米,想去哪里都可以,随心所欲。船顶的下面和船舱四壁,悬挂着各种图画。船身两侧的窗户可以随意开关,游客坐在船里就能饱览全湖风光。在湖上游览的乐趣,的确胜过陆地上的任何游乐。整个湖面宽广明秀,站在离岸不远的船上,可以观赏全城的景色,能看到各处的宫殿、庙宇、寺观、园囿、树木。在湖上还可以欣赏其他游船,它们载着游人,往来不绝,风光宜人。

  马可·波罗对西湖的描绘,即使在今天,也不能说是过时的。

  返回威尼斯,《马可•波罗游记》出版

  元朝灭亡南宋后,南北阻隔被打破,全国实现了统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南北地区联系,元朝在以前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陆续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使杭州到大都的运河航道全线贯通。马可·波罗来华期间,目睹了大运河建成后所带来的奇迹,称:“河中的水宽而深,就像大河一样。它起到很好的联结作用。满载货物的大船可以从瓜洲一直航行到汗八里城。”

  马可·波罗曾多次沿大运河南下,游览运河沿岸的城市。这些城市,在他的游记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在镇江是如何进行记述的。马可·波罗回忆说,在他到镇江前,在瓜洲对岸看到江中“有一座完全由岩石构成的岛屿,岛上建有佛寺一座,寺内住着二百名和尚,敬奉众多偶像”。这显然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金山寺。只不过,沧海变桑田,当年在江心的金山寺,因长江南岸泥沙淤积,如今已与南岸连为一体,成为镇江著名的名胜古迹。

  上面介绍的,只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几个小片段。实际上,《马可·波罗游记》所记中国见闻,涉及地域之广阔,细节之生动,都是无与伦比的。

  马可·波罗一家久居中国,思乡心切,多次向忽必烈提出返乡要求,都没有获得批准。但机会最后还是被他们等到了。

  忽必烈的侄孙,统治波斯地区的伊利汗国君主阿鲁浑汗,在王妃卜鲁罕去世后,根据她的遗愿,派遣三位使臣到元朝,请求迎娶一位与卜鲁罕同族的姑娘。忽必烈在卜鲁罕的同族中挑选了一位名叫阔阔真的姑娘,让三位使臣带回去。

  马可·波罗一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向忽必烈提出愿意护送阔阔真一行到伊利汗国。这次,忽必烈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1291年初,马可·波罗一家从泉州港扬帆出海,从此,告别生活了十七年之久的中国。1293 年,抵达伊利汗国霍尔木兹港,以后又于 1295 年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威尼斯。

  回到家乡的马可·波罗,在若干年后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并在战争中被俘。在狱中,为了打发自己的无聊时间,1299 年,他开始向狱友鲁思蒂谦诺(Rusticiano)讲述自己在东方的种种见闻,由后者记录成书。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这就是闻名后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既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东方见闻录,又是一部长期聚讼纷纭的旅行记。即使在其生前,也有不少人对游记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1324 年,马可·波罗去世后不久,又有一个扮作小丑模样的演员出现在威尼斯每年的嘉年华盛会上,他自称“马可百万”,总是对任何事物都夸大其词,并辅以各种夸张的表情、手势,来取悦观众。马可 · 波罗被视为不诚实、爱说大话吹牛皮的人。直到今天,英语中还用“这是一个马可 · 波罗”,来形容一桩虚假、不真实的事情。

 

  中蒙文版《马可·波罗游记》

  临终前,朋友为了马可·波罗的灵魂能够升上天国,请求他取消游记中那些难以置信的说法,而马可 波罗的回答却是:“我还没有说出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半呢!”

  关于《马可·波罗游记》的真伪,争论还在继续。但无论如何,它为当时封闭的欧洲世界打开了一扇文明的窗口。

  西方有学者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疑是振聋发聩的,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

  无数的西方人为马可·波罗笔下的那个神秘的国度而着迷,被它的富庶所吸引,甚至纷纷踏上了追寻的道路,并因此而开启了人类社会一个崭新的时代。

  美国蒙古学家莫里斯·罗莎比指出:“蒙古时代间接地催生了欧洲人15 世纪探索世界的时代,这个时代在发现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航线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寻找由西方通往印度之路而未果时达到高峰。”

  1492年8月3 日,西班牙帕洛斯港,由三艘小帆船组成的探险船队即将起航,目的地是遥远的东方。而船队的首领,也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就是日后因发现新大陆而名满天下的航海家哥伦布。在哥伦布的行囊中,装着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正是《马可·波罗游记》。

 

  (本文摘自卜宪群主编的中国社科院五卷本《中国通史》。原文作者刘晓,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元史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华夏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红顶”胡雪岩的商战滑铁卢   

                      《凯风智见:大清王朝的掘墓人--瑞澄》  

                      《凯风智见:有一种仇恨叫“功高盖主”》  

                      《文史新说:慕容、耶律、完颜、拓拔们都去哪儿了  

                      《文史新说:有一种痛叫做舅舅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