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古代“国庆”节假多:这些事须要举国同庆

作者:刁小龙 · 2016-10-01 来源:凤凰网综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每年10月1日都作为祖国的“生日”——国庆日。普天同庆。

  那么,中国古代不同的王朝,是否也有自己的“国庆”呢?

  所谓的“国庆”又是如何订立的呢?

  “国庆”=“国之庆典”

  中国古代以改正历法,变换年号,改易旧章等形式,标志王朝更替,而无具体的建国纪念日,但又确有“国庆”一说。

  “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晋·陆机《五等诸侯论》

  这可谓是古代“国庆”的最早出处。不过,这里的“国庆”意为“国之庆典”,多指国家庆典或举国欢庆之事,而并非专指国家诞生的纪念日。

  那么,在古代,究竟哪些重大事件值得举国同庆呢?

  南朝宋鲍照《数诗》言“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这里“国庆”指正旦(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唐司空图《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言:“翌日堰乃成,……徒令邑里交贺,合乐以迓之,流闻京师,中外以为国庆。”这里“国庆”则指堰成之后,举国欢庆之事。

  前者为时令节日,后者则因事而庆,并无固定时间。二者都与国家诞生并无重合之处。

  国庆之典怎么过?

  说到中国古代的“国庆”,以庆典的时间是否固定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固定时间的,基本上是岁时或时令等国家庆典,主要有岁首正月朝会、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等,尤其是冬至,在古代很受重视。

  不难想象,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和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息息相关。秦汉之前这些岁时或时令仍处于萌芽状态,之后开始确立发展并变化。

  而不固定的国之庆典,自然莫过于帝王的登基、大婚等重大事件了。

  《史记》记载文帝登基之夜,下诏书说:“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不仅大赦天下,还赐民众酒食,真可谓是举国欢庆了。史书所见帝王登基,大多有大赦天下及赐民酒食之事。

  帝王大婚也是举国庆典的重要大事。通过今存故宫博物院的清光绪皇帝婚礼图,可以想见当时皇家婚礼之奢华。

 

  光绪皇帝大婚图

  当庆典成为节日

  古代虽然没有纪念国家建立的节日,但自唐玄宗起,却开始出现把皇帝的诞辰作为固定节日的现象。

  《唐会要·节日》记载: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十五日,时逢唐玄宗四十五岁大寿,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此日立为千秋节,明文颁布天下,令万民休假欢庆(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古今人们放假的心是不变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穿戴一新,相互庆贺。民间村社更群居宴饮庆祝,并举行祭祀,以谢天恩。

  天宝二年(743年),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照等又上奏改千秋节为天长节。

  宝应元年(762年)正式更名,并延长休假,增加前后各一日。据此,以帝王诞辰作为国家庆典,最初名称尚定,休假也由一日延长至三日“小长假”;期间更有朝贺、宴请、祭祀等欢庆活动,热闹程度堪比今日“国庆节”。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风口上起飞的猪》   

                  《凯风智见:礼物的炮灰——春秋战国的刺客们》    

                  《凯风智见:抗日战争起始日期为何要从1937年算起》   

                       《凯风智见:国本之争中的臣子与皇帝》   

                  《文史新说:“会盟”里的刀剑与沧桑》   

                  《文史新说:中秋的那一抹乡愁》   

                       《文史新说:中秋节 明月与诗酿成的乡愁》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