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 熏 炉 灶

作者:王金中 · 2017-02-22 来源:光明网

  自从人类认识并学会使用火以后,便迅速摆脱了愚昧,大踏步地进入了文明时代。在我们中华大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已经发明了许多安全用火的器物,比如用于照明的灯具、用于熏香的熏具、用于取暖的炉具、用于做饭的灶具等等,统称为燃具。海昏侯墓出土的大批燃具,不仅数量多,品种全,而且质量高,制作精,它们营造了地下宫殿那灯火通明、香气缭绕、炉红灶旺的生活氛围。这些灯、香、炉、灶都镌刻着汉代驯火的踪迹,体现着前人高超的智慧,是西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缩影,具有很高的科学人文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一、照亮长夜的明灯

  青铜灯具的铸造,在汉代达到了一个顶峰。海昏侯墓出土了十余盏形态各异的青铜灯具,从功能上看,有尚浴灯、夜宴灯、夜读灯、夜行灯之分;从形状上看,有豆形灯、釭形灯、连枝灯、行灯之别。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西汉时期上层社会使用的灯具类型。这些灯具都是当时顶级的实用器物,出土于海昏侯墓的各个主要墓室,为已经死去的刘贺继续照亮漫漫的长夜。

  ①豆形灯。豆形灯是汉代青铜灯具的主要类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使用。由于这种形状的灯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具——豆演化而来,因此叫豆形灯。海昏侯墓出土的豆形灯至少有四盏(图1),成对出现于东藏阁和北藏阁。这种豆形灯高约30厘米,上部有灯盘,其中三个灯盘中有烛扦,用于放置固体燃料;中部有灯柱,呈现优美的纺锤形,刻有阴线装饰,便于用手握住灯盏移动;下部有灯座,好像倒扣的喇叭口,使灯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席或案上。在一盏灯盘边缘刻有昌邑年号的十四字铭文。一件疑似豆形灯的底座上,刻划着铭文“南昌”二字(图2)。这些豆形灯的总体造型简洁、大方、稳重,每个细节都别具匠心,是迄今出土的汉代青铜豆形灯中的精品。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1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2

  ②釭形灯。这是汉代的一项高科技发明,最典型的当数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由于古代灯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或植物的油脂,燃烧产生光源的同时,也会因没有完全燃尽而产生残留灰粒,造成室内烟灰弥漫,而釭形灯解决了这个不足。这一发明创造充分显示出中国先民的聪明才智,西方直到十五世纪才有达芬奇发明的铁皮导烟管灯罩。为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给予高度评价。“釭”,《释名》解释为“空也,其中空也。”《说文解字》解释为“车毂(gu,音古)中铁也。”《广雅•释器》解释为“凡铁之中空而受枘(rui,音锐)者,谓之釭。”可见,古代把空管状结构金属物称之为“釭”。 而釭形灯就是带有空管状的青铜灯具。有人把“釭”形灯写作“缸”形灯,这是错误的。海昏侯墓出土的釭形灯,是由鼎形灯座、带把子的圆形灯盘、防风灯罩、圆球形灯盖和左右两个排烟管等五个部分组成。造型敦厚浑穆,端庄典雅,出土于西藏阁娱乐用具库(图3)。为了便于清洗、加燃料、注水,各个部分都是分铸套装而成。使用时先向鼎形灯座内注入一半水,使灯的重心降低,增加稳定性。再向灯盘加入燃料。当釭形灯点燃后在发光的同时,产生的烟气通过灯盖进入排烟管,导入灯座内,与清水接触后被过滤,既防止烟气弥漫,又上升继续助燃。因此,釭形灯称得上是二千多年前中国的节能、环保、安全灯!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3

  ③雁鱼灯。准确地说,海昏侯墓出土的一对青铜雁鱼灯,也是一种釭形灯,只不过它们是单管排烟,并且把排烟管和灯罩巧妙地做成鸿雁回首衔鱼的造型(图4)。灯罩下有屏板,可以任意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鸿雁的脚蹼粗壮肥硕,可以稳定地支撑起整个灯具。灯的各部分可以拆卸清洗。这对青铜雁鱼灯既生动、活泼,又不失稳重、大方,让人百看不厌,成为汉代最豪华、最亮丽的灯具。类似造型的汉代雁鱼灯全国共出土六件,分布于陕西、山西和广西。这种形象的灯具在汉代画像石中屡见不鲜,说明那时的王公贵族很喜爱“雁衔鱼”这一独特的造型。有人对此作过深入的考证,从“鹳鱼石斧图”引申为象征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有人认为,鸿雁有丰满的羽毛,非常符合汉代社会崇尚长生不老、追求羽化升天的思想意识。这对精美的雁鱼灯出土于北藏阁东部靠近食官库的位置,附近摆放着许多较大的鼎、鉴、鋗、尊等器物,说明刘贺使用雁鱼灯一般是在夜间宴请客人的时候。也可能是在洗浴时使用,因为同类的长信宫灯上有铭文“长信尚浴”,证明此类釭形灯有为洗浴照明的功能。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4

  ④连枝灯。连枝灯也称多枝灯、莲枝灯,好像传说中的一棵神树。古时的摇钱树、扶桑树也是这种造型。这件青铜连枝灯出土时倒伏在主椁室西室南部的其他用具上(图5)。它是由一个镂空铸造的灯座、树枝状的灯柱和三层五盏灯盘组成的灯具。这件连枝灯高度达到一米以上,算是墓中最高的灯具。如何保持灯具总体的稳定,是安全使用的大问题。为此,一是把灯座尽量做大些,让重心下移。铸造时再将灯座镂空,可以从空隙处插入金属棍或木棍一类的东西,把连枝灯固定在地面或案台上。二是伸出的两组灯盘呈180度交叉且两两对称,保证重心不偏移。三是树枝状的灯柱是插接到一起的,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组合,既可以成为一盏高枝灯,也可以成为三盏或五盏连枝灯。这样,不仅能够节省燃料,而且可以确保安全。此外,灯盘做成八棱形,更增添了这盏连枝灯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5

  ⑤行灯。行灯,亦称拈灯。顾名思义,就是在行走时可以提拿的灯具。海昏侯墓出土的两套行灯,造型简朴、素面无华、使用方便(图6)。灯盘下有较高的三足,点燃后可以起到隔热作用;灯盘一侧有长柄,以供人们随时提拿;行灯还配有托盘,更增加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这种行灯在设计上是一灯两用:放在灯盘上可以当做座灯,夜间照明读书;提拿起来可以当做行灯,伴随行走夜路,用起来十分方便。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6

  汉代灯具使用的照明燃料主要有三种。其一是用植物做成的燃料,最常见的是剥去皮的麻桔。一般豆形灯盘上都带有烛扦,就是插麻桔用的。麻桔燃烧快,照明时间短,烟气大,后来被其他燃料所代替。其二是固态燃料,主要是鲸油、牛油等动物脂肪油脂和像蜂蜡一样的有机混合物。由于成分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呈固态,可制作成烛等特定形状。其三是液态燃料,主要从兰香、桐树、芝麻等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植物油。由于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呈液态,可以作为燃料直接添加在灯盘里。据史书记载,秦汉帝王陵中灯盏使用的燃料是“漆”。《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陵中“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里的“人鱼膏”指的是大鲵即娃娃鱼的脂肪。后人在注释中特别提到:“今(指汉代)帝王用漆灯冢中,则火不灭。”据考证,这种点亮墓中长明灯的“漆”,实际上就是桐油,也叫桐漆。由此可以推断,海昏侯墓中的长明灯,用的都是桐油作燃料。

  可以想见,海昏侯刘贺下葬时,墓室中所有的灯包括豆形灯、釭形灯、雁鱼灯、连枝灯、行灯等等,都是点燃的。如同生前一样,明晃晃地陪伴着墓主人羽化升天。只是封土后不久由于氧气越来越少,所有灯光都渐渐地暗淡了,熄灭了。这样,当墓室中的全部氧气被消耗殆尽时,包括刘贺遗体在内的所有随葬品,都处于无氧的状态,更便于长期保存,不致于被迅速氧化了。

  二、飘散千年的熏香

  据最早进入海昏侯墓14•8米深的盗洞中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杨军、徐长青介绍,他们都闻到了2000余年古墓中散发出来的一股浓郁的奇香。一些早期进入墓室参加考古挖掘的人员,也闻到了墓中的清香味儿,而且持续了两到三年,久久不散。这股清香究竟来自何处呢?合理的解释为,一个是来自建造椁室的木料,无论是楠木、樟木还是松木,都可能长期散发出特定的香味儿。再一个便是来自墓中的熏香。古人认为它可以起到驱虫、杀毒、避邪、掩盖异味的作用。

  我国熏香的习俗产生很早,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三代时期。相传“黄帝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皆列珪玉于兰蒲席上,燃沉榆之香,春舂杂宝为屑,以沉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熏香在古代主要用于驱逐蚊蝇虫害,祛除生活环境中的污秽浊气,净化室内空气,以及熏衣被、祭神灵等。伴随熏香习俗的流行,人们创制了各种熏香的器具,其中汉代广泛使用的熏炉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类。

  熏炉,也叫香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熏炉共有9件之多,分别放置在墓室的各个部位。其中8件为博山炉,1件为神兽熏炉。据介绍,这些博山炉都是采用中国传统青铜制造工艺中的失蜡法铸造的,与编钟等大量青铜器采用合范(范铸)法铸造是不同的,必须一次成型,再作处理,其工艺要求相对更高一些。

  博山炉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熏炉造型。之所以用博山作为熏炉的造型,是因为秦汉时期传说东海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而把香炉盖设计成山形,象征进入了人间仙境——博山,迎合了当时人们崇拜神仙的社会心理。海昏侯墓中的博山炉,虽然都是由炉盖、炉体、炉座以及托盘四个部分组成,但细节上有较大差异。

  最为精美的一件当属青铜鎏金双层博山炉(图7),它的炉盖、炉体、炉座均为双层结构,外层镂空雕铸出大朵的云卷纹,衔接部位堆塑出鸟兽图案。从鎏金的痕迹判断,当初这件金光灿灿的博山炉一定是可以放置在较大衣笥或奁(lian,音连)盒中的器物,其双层结构使熏炉既能在密闭的笥或奁中燃香,又不致于引燃衣物或化妆用品。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7

  最为传神的一件当属青铜鎏金高峰博山炉(图8),它的炉盖好似山峰从海浪中高耸入云,浪尖上、山峦里、峰顶中,处处都是小孔,还有许多鸟兽人物。当熏香点燃后,青烟从各个小孔中袅袅升起,鸟兽人物时隐时现,如同仙境一般。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8

  最为简洁的当属青铜素面博山炉(图9),它的炉体和炉座都是素面的,无任何雕琢,但曲线优美,铸造精细,以拙胜巧。炉盖为单层打造,烟孔不多,图案单一,孔隙较大,但仍然让人隐约感到置身于仙山之中。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9

  海昏侯墓出土的双神青铜熏炉(图10),比起博山炉体积要大得多,它的底座是一只昂起头的玄武,上面踏着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四神之中占有两神。而在朱雀的头上顶着敞口的熏炉。估计原来有镂空的炉盖,可惜已经缺失。这件造型生动的熏炉应当是汉代早期的器物,因为那时人们使用茅香置于香炉中直接点燃,而茅香膨松,体积大,直接点燃后烟火浓烈,因此要使用这种体积稍大的熏炉。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10

  这里顺便说一下熏炉中燃烧的香料。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熏香了,但那时的熏香只是自然生长的香草、香木一类的植物,直接点燃作熏香。自从汉代开通西域、通航南海后,各种异域香料便相继传入中原,如丁香、安息香、乳香、龙诞香、苏合香、龙脑香、檀香等等。人们将这些珍贵的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放置在熏炉内,下置炭火,点燃后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引燃,香味浓厚,烟火味又不大。这种熏香除了传统的用途外,也用于宴饮歌舞等活动,成为王公贵族的一种生活享受。

  至于点燃海昏侯墓内的熏炉,与点燃长明灯一样,是有特殊要求的,那就是必须使用阳燧取火。所谓阳燧,古代是指可以聚光的铜镜子。《汉旧仪》说:“皇帝唯八月饮酎(zhou,音皱),……以鉴诸取水于月,以阳燧取火于日,为明水、火。”这种做法至唐代还能看到。《旧唐书•礼仪志》中:“今司宰有阳燧,形如圆镜,以取明火。……比年祭祀,皆用阳燧取火。”古人通过一套非常复杂的祭祀仪式,由司宰用阳燧将日光反射聚焦,引燃艾绒而得到火种,称为明火,再去点燃安放在墓中的明灯、熏香。这有点像古代希腊女祭司点燃圣火的仪式。这说明,采用庄严肃穆的仪式从阳光取火用以祭天祭祖,是人类祖先的共同发明创造。无论是西方的女祭司用凹面镜取火,还是我们东方的司宰用阳燧取火,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过程,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沟通的过程,不仅寄托着人们心中的哀思、感念,也表达着人们美好的祝福,特别是对逝者来生继续享受人间奢华的期望。

  三、餐饮取暖的炉灶

  海昏侯墓中的燃具还包括取暖用的炉具和做饭用的灶具。由于在西汉时期,上层社会取暖和做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优质的木炭,因此,炉具和灶具的器型非常适合烧炭取热,使用的材料大都是耐火耐热的泥土、砖瓦或金属。而用泥土、砖瓦制作的炉灶难以保存,只有金属制作的青铜燃具在海昏侯墓中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使我们能够看到二千多年前取暖、做饭的专用器具。

  ①青铜染炉。汉代人的餐饮习惯是席地而坐的分餐制,染炉正是适应这一餐饮习惯而产生的。它是由长方形的炉盘或称承盘、三面镂空的炉体和一个类似饮酒的耳杯组成(图11),饭菜盛放在耳杯中,其大小刚好够一个人使用,据此推测墓中应当有多套染炉,便于王公贵族们聚餐。使用时炉体内装满点燃的木炭,耳杯内先放上饘(zhan,音沾),类似今天的稠粥;再浇上醢(hai,音海),类似今天的肉酱,被染炉内燃烧的木炭温热后,香气四溢,热气腾腾地吃下去,保持了食物的口感。这种吃法古代叫做饡(zan,音赞),《说文解字》:“饡,以羹浇饭也。”差不多就相当于今天的盖浇饭。古人为什么把这种燃具叫染炉?我想,可能是与耳杯内的饘与醢是两种颜色,当醢浇到饘上,便如同染上了颜色一样,在炉火的作用下,达到色、香、味俱全,因此叫染炉。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11

  ②青铜温鼎。其实就是带有圆形炉盘的鼎,是鼎与炉的结合体(图12)。有人把它叫青铜火锅,这种叫法不过是一种俗称。其实,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命名在学术界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绝对不能以现代的器物名称随意安放在古代的器物上,因为这关系到古今文化的认知与传承。类似的温鼎以往也有出土,并没有人称它为火锅。这件温鼎是由一个造型优美的三足圆鼎和一个宽边炉盘组成,使用的时候炉盘上装满燃烧的木炭,以保持鼎内汤、饭、菜的温度。温鼎和染炉一样,都说明中国古代对饭菜的温度要求很高,人们已经掌握了温度与口感之间的密切关系,据此形成了炉锅一体化的器物,使餐饮更加可口。这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留下了富有创造性的一笔。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12

  ③青铜炭炉。也就是展出时标明的青铜臼。有人最初认为这件青铜臼与青铜杵是一套,主要用于捣药。但由于它们并不出土于同一处,而且各有两套,因此有理由怀疑它们是两件用途不同的器物。其中青铜臼有喇叭形的圆底,器型偏高,口大、腹深、壁厚,口部和腰部有两道加固的铜箍(图13)。这件器物如果是臼的话,不应该很深,所以我判断很可能是一件集取暖、炼丹用的炭炉。取暖的时候把炭火堆放在里面,燃烧后四周都会散发热量,可以烧很长时间。炼丹的时候把捣碎的矿石与炭同时放到炭炉中一起燃烧,当炭烧尽后便炼成丹。海昏侯墓中还出土了一件青铜簋(图14),它的壁粗糙且厚,很可能也是一件炼丹用的炭炉。与这种炭炉配套使用的是青铜箕(图15),与现在的簸箕差不多,主要用于盛放、运送炭火和细矿石。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13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14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15

  ④青铜尊形器。与青铜炭炉形状有点相似的是一件青铜尊形器(图16)。它体型硕大,与出土的錞(chun,音纯)于高度差不多。尊,本来是一种酒器,但如此之大,绝不是用来盛酒用的。它的底部、腰部和口部共有三道加固的铜箍,腰部收窄而口部敞开。两边各有一个铜环。使用的时候可以先用砖土垒起一个灶台,把这件尊形器半卧在其中,然后在尊形器的下部添加一半炭火,徐徐散发热量供取暖。与此同时,在尊形器的上部喇叭口处贴上类似囊一类的食物,最后盖上石板慢慢烤熟。因此,这件尊形器是集取暖、做饭为一体的两用炉灶。

  图16

  ⑤青铜灶案。拙文《海昏侯墓再现中国古典家具的风采》中曾经提到一件供案,是专门用于安放祭祀物品的青铜案。这件青铜制成的方形案,案足稍微向外倾斜,案足与案面之间有类似现代家具中的弧形牙子,以增强供案的承重和稳定。案面平整光滑,留有放置物品的痕迹(图17)。现在看来,这件青铜案也可一物双用,正面可以做供案用,翻过来可以做灶台用。使用时四个案足支撑烧饭用的釜或烧水用的鉴,下面点燃柴、炭,由于通风性好,柴、炭可以充分燃烧,产生较高的热量。因此这件器物也可以称为灶案。

汉代驯火燃具:海昏侯墓中的灯、熏、炉、灶 

  图17

  古人知道,水火无情,使用火也具有两重性,在照明、取暖、驱蚊、做饭、炼丹的时候,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失火,酿成火灾。而包括灯具、熏具、炉具、灶具在内的燃具,就是为了让人们在有效使用火的同时,趋利避害,确保安全,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昏侯墓出土的众多燃具,勾划出了一幅二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采集火、驯服火、利用火的生动画面,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汉代的“驯火图”!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凯风智见: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凯风智见:朱纨之死与嘉靖海禁实相》  

《文史新说:我们该怎样优雅的过春节》  

《文史新说:品味经典 领略<红楼梦>里贾家年味》  

《文史新说:鸡年说鸡:知时之兽,奚出于醯》  

《文史新说:读诗迎春:看古人如何过春节》  

《文史新说:冰天雪地里 东北热炕头儿上侃大年》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