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铁矛铁剑实物为证 江口曾是古代最大水战场

作者:佚名 · 2017-03-23 来源:中国考古网

 

  铁矛

 

  传说张献忠用木鞘装银锭沉入江中。现场发现的木鞘中夹着大量银锭。

  折戟沉沙铁未销

  在3月20日的新闻通气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根据现有出水文物,已经能够确认江口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古代战场遗址。

  江口因地势险要,是川西南通往成都的咽喉之道,水陆交通发达,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说,彭山江口是古代四川最大的水战场。彭山区文广新局退休职工倪兴国也根据个人考证称,“江口曾发生多场古代战争,且改变了政权走向。”倪兴国介绍,岷江江口段最早的战事发生在公元前316年,最近一场战事发生在1859年。

 

  箭镞

  大量兵器出水:江口之战有了关键物证

  在新闻通气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展示了一张铁矛图片。刘志岩介绍,在这次水下考古中,发现了大量兵器,如铁矛、铁刀、铁剑和箭镞等。不过,备受关注的船舰,并未发现。

  高大伦对此回应称,“彭山区公布遗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也就是100万平方米,我们所发掘面积,到今天为止大约1万平方米。因此,到今天为止,没有发现有关船体直接遗迹遗物。”不过,现场还是发现了间接研究船体的文物,如撑船竹篙头铁头。

  关于兵器文物出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提问“这是否是四川最大水上古战场的铁证”时,高大伦表示,现有发现已经能够确认江口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古代战场遗址,“根据出水文物推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张献忠当年确实在江口与杨展发生过一场遭遇战。这是战场的一个遗址,这个我认为是可以肯定的。”

  袁庭栋是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在袁庭栋眼里,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而最后一次大规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3月20日,在得知水下已有兵器出水后,袁庭栋表示,在意料之中,但是不是张献忠本人所用、是不是张献忠大战杨展时掉入彭山江口的,还需要专家进一步论证。

  袁庭栋说,“彭山江口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水战,也有可能是其他时候掉进去的。”

 

  银锭

  民间历史学者:张献忠兵败因火攻风烈

  彭山本土历史学者、彭山区文体局退休职工倪兴国表示,彭山江口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水战,甚至改变了政权,这些兵器,不仅对于研究张献忠,也对于研究四川第一大古代水上战场——彭山江口,有着重要意义。在倪兴国向记者提供的文字材料中,是这样记录水战情况的:

  清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改名大顺。顺治三年春,成都危急,张献忠率众十万,顺江而下。明将杨展从乐山起兵阻击,战于彭山。杨展兵分两翼与敌对阵,遣小舟载火器从正面进攻。开战之际,狂风大作,敌船着火。杨展身先士卒,砍杀前锋数人。敌阵线大乱,无还手之力,掉头向江口回撤。无奈两岸陡峭,水道狭窄,前后数千艘船舰,首尾相衔,寸步难进。此时风烈火猛,势若燎原;杨展趁势登岸促攻。枪铳弩矢,百道俱发;顷刻之间,敌船尽焚。士卒官长死伤殆尽,数千箱珠宝悉沉江底。张献忠率残部逃往川北,杨展领兵乘胜追击;势如破竹,直达汉州(今广汉)。张献忠率师北撤,后在西充凤凰山覆灭。

  这段材料和考古出水的铁兵器以及《彭山县志》等史料有所印证。《彭山县志》记载:“顺治三年四月,明参将杨展占领嘉定(今乐山市中区)后,沿江而上攻占彭山。秋,张献忠部与杨展决战于江口镇,张部战船被焚,沉没过半,伤亡惨重,败回成都。”清人所著的史料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蜀碧》记载:“献忠闻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

 

  西王赏功金币

  对话

  四川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

  考古还将继续未来值得期待

  3月20日,在“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成果新闻通气会”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就考古进展、文物级别和下阶段考古工作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对话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他表示,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还将继续,未来值得期待。

  1、既然发现了水战的兵器,考古现场是否发现了沉船?

  高大伦: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彭山区公布的遗址面积是大约一平方公里,就是100万平方米,我们所发掘面积,到今天为止大约1万平方米,面积较小。因此,到今天为止,没有发现有关船体直接遗迹遗物。不过,现场还是发现了间接研究船体的文物,如撑船竹篙头铁头。

  2、江口沉银说法由来已久,为什么考古直到现在才开始?

  高大伦:考古发掘不是轻举妄动,在考古前期,我们需做大量前期准备和经费设备准备。作为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关注江口遗址是比较早的,地方文管所的关注也是比较早的,但是要行动都有一个准备过程。最近一些年,经过公安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打击,盗掘盗挖文物现象已得到遏制。我觉得,彭山江口文物大案的侦破,对我们进一步下决心发掘提供了契机。

  3、汛期即将到来,洪水会对文物造成伤害吗?

  高大伦:目前为止,我们发现文物基本上是在河床底部,所以说其实水漫进来,不会对没有发掘区域文物造成伤害。同时,现在围起来的区域,今年需发掘完毕。

  4、作为四川首次水下考古,在全国类似考古中地位如何?

  高大伦:我们比较幸运,国内很多专家来观摩、指导、会诊后,第一感官都会说:很震撼。作为一次性发掘面积超万平方米,据他们说,属国内最大水下考古行动。

  观点

  金银财宝无数或证张献忠“屠川”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周春水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考古发掘的文物,至少有5大类。第一类是张献忠抢来的一些明朝宗室的金器或珠宝,档次较高;第二类是张献忠从州县、官府等各个地方抢来的,如金锭之类的库银等;第三类应该是那些民间金银首饰,包括妇女首饰等,这个数量很大,包括一些碎银子,都是他抢来的;第四类是他自己铸造的一些金银币和铜钱;第五类是打仗时候用的兵器。

  “这些文物其实就是张献忠‘屠川’铁证。”周春水说。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远廉也认为,这些出土的贵重文物,或许多是张献忠打劫而来,极有可能还原一段张献忠打劫土豪史。“明末藩王,待遇都很好,不仅皇帝给得多,还有其他收入,都很有钱。当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周王马上就筹集了50万银两,赏赐下属。”周远廉说,张献忠沿着陕西,过河南、河北,入湖北、湖南,再进四川,一路抢杀达官显贵,积攒的金银财宝应该不少。

  周远廉说,就目前出水的文物来看,非常珍贵,对于研究明末清初四川地方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研究张献忠,主要是从农民战争的角度去研究,研究军队编制、战略战术。但这个时期四川的农、林、财、牧、渔、商,还是空白,这一段地方史,需要研究。”周远廉说,“这些文物对于彭山、乃至四川,都有很积极的意义。”

  在周远廉看来,江口沉银过去之所以一直没有被发掘,是因为缺少历史记载,更多是民间传说。“和浩瀚的历史比,江口历史太小、但也太专业,需要专人进行长时间研究。”周远廉说,“希望当地保护好这块遗址,搞清这段历史。”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凯风智见: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凯风智见:朱纨之死与嘉靖海禁实相》  

《文史新说:范仲淹三次贬官却被朋友点赞》  

《文史新说:涨姿势 007、中情局的鼻祖原来在这里!》  

《文史新说:晏子要做顶天立地伟丈夫》  

《文史新说:穿越古代去买房》  

《文史新说:那个被宋朝士大夫们推崇备至的“格君者”陆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