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揭秘:景德镇瓷器明清时期是咋包装运输的

作者:佚名 · 2017-08-02 来源:景东陶瓷集团

 

  江西景德镇,作为明清国家御窑厂,京城与景德镇相距上千公里,在当时的条件下,易碎的瓷器能够从生产者手中完好无损的交付到使用者手中,运输得当自然重要,却也得益于妥善、成熟的瓷器包装工艺。

  在《陶冶图说》中,涉及瓷器包装问题的仅“束草装桶”一项。可见,当时景德镇瓷器的内包装有纸包和草扎两种,外包装则主要有木桶装(也称筒、笼)和竹蔑包扎两种。选用不同包装方式的依据,主要是瓷器的质量等级差异:相对上等的用纸包桶装、次之草扎桶装,而商用销售或相对低等的瓷器则“只用茭草、竹篾包扎。”、“将茭草置于内,竹篾横缠于外。”

 

 

  《陶冶图说》——束草装桶

  这样的瓷器包装方式,也在流传至今的一些关于瓷器生产的画册中被记录了下来。在德国出版的《陶瓷之书》中,就对瓷器的桶装过程及状态有着详尽的描绘:

 

  《陶瓷之书》封面

 

  箍桶

 

  茭草

 

  装桶

 

  运送

  德国阿腾堡博物馆藏《陶冶图》中,也描绘有同样的内容:

 

 

 

  关于相对简易且多用于商业用途的竹笼装瓷,也在一些风俗绘画中有所体现:

 

  事实上,清代大批量的御用瓷器分春秋两次运送进宫时,都是采用桶装的包装形式,也正因此,大运瓷器也俗称“桶瓷”。一些相对精致的器物,还会用纸包后放入木匣内,运送入宫。

 

 

  木匣装瓷器

  若涉及瓷器外销,进入远洋前,在大船中装瓷器,则又会以舱为单位;为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空间,极小器物也常常被装入装入大罐内,从而采用瓷器套装的包装形式。除却文献与绘画材料外,关于瓷器包装,流传至今的原始实物材料并不算丰富。在故宫博物院现有藏品中,目前已知仅有两个瓷器包装桶:

 

 

 

  可以看到,桶上的姓名标签表示这两个桶可能是属于郭葆昌的;而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封条则显示出了它们的官方属性。作为几乎是仅存的桶装瓷器的实物证据,不论年代如何,其重要性不可小觑。

  关于瓷器包装的实物材料,除了类似上述故宫院藏的文物(这自然是可与文献结合论证的直接证据),还有一些间接的遗存。它们并不是文物,而是传统文化借由现代社会产物的一种表现:用静态的眼光来看,那可能是某种相似性;用动态的眼光去审视,其实是一种传承。

 

  越南钵场窑场瓷器包装现状

  比如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现在的越南钵场窑场(该窑场在越南瓷器生产行业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景德镇),还可以看到与我国景德镇旧法完全相同的瓷器包装形式。

  这显然就是《陶冶图说》中“将茭草置于内,竹篾横缠于外”的包装方法。这种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相似性,造就了现代社会中关于旧时瓷器包装的实物证据。这是工艺传承的表现,更是文化传播的结果。

《凯风智见:《笑林广记》——清朝人的段子合集》  

《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文史新说:那些中国的“摔跤爸爸”》  

《文史新说:秦巴腹地一个鸡鸣三省的传奇古镇》  

《文史新说:高考古往今来一场未曾缺席的较量!》  

《文史新说:苏东坡的西湖情节》  

《文史新说:往事越千年 丝绸古道说新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