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后宫中为何无人能取代富察氏在乾隆心中的位置

2021-04-12 来源:凯风网综合

如今,古装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无论是内地拍摄的,还是TVB拍摄的古装剧,因受众群体和话题的原因,大多数古装剧都会选择以清宫剧为背景。

要说前几年最火的清宫剧是什么,《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可算其中的两个,两部剧都以乾隆时期为故事背景,前者讲述了宫女魏璎珞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勇气,化解宫廷危机,令成为令贵妃的故事。而后者则讲述的是乾隆与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如懿)从相恋到相弃,最后阴阳两隔的故事。

在这一堆的女性里面有个人非常引人注目,她便是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此人在清后宫人物中,也算是大名鼎鼎了,她被誉为大清第一贤后,其流传的故事也为人津津乐道。

富察皇后:乾隆风流滥情也深情,初恋的心结是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这贤后的标准实在是很难界定,按照这些清宫剧来看,以一颗善心对待下人,将后宫打理好,不让皇帝烦心便大致能符合贤后之名了,当然,能让皇帝既能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又能精力充沛的处理国政,那是更高一层的标准了。

有个小奇怪的事,在中国历代的贤后排名中,排在前几位的似乎都是异族,如李世民的长孙氏,杨坚的独孤氏等等,而汉族皇后至多是如汉武之卫子夫,打理好皇宫便也是了,弄不好便是如杨贵妃或赵飞燕这类,不是红颜祸水便是媚主误国。

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之结发之妻,父亲为察哈尔总管,姿容窈窕,性格恭俭,并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夫妻恩爱有加,惜随乾隆帝东巡时,崩于山东德州舟次,年仅36岁,被乾隆亲定谥号“孝贤纯皇后”,故后人称为孝贤皇后。

她是16岁时参加选秀进入皇宫的,也就是说,她后来能成为皇后,当时选拔时在场的雍正帝及夫人功不可没,而当时作为皇子的乾隆是否就对她一见钟情,那就只能猜测了。

不过,富察氏出身于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端庄文静,天生丽质,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当然,能被选中也算是运气了,因为同她一样候选的美人佳丽多多,彼此间就美貌来说几无什么差距。

但有一点也许是帮助了她,这便是她是隶属镶黄旗,是满八旗中上三旗之最,属于皇帝亲自掌控的骁勇之师,而她经过层层筛选所选之女剩之无几,到最后的一锤定音,这所属之旗的优势肯定也是其重要法码,多少会加分的。

此时,作为早已被秘定为皇储弘历,自然是不知道父亲对为他选择这位小女人的重要性,也是雍正慧眼识珠,直接将这富察氏选定为后储的嫡福晋,从而开启了她人生的一段辉煌之历程。

富察小姐从小便生长在一个充满着爱的家庭里,她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也只有在这样的家庭中,才能培养出来如她这般心地善良,端庄得体的大家闺秀来。

虽说皇家冷血,但清王朝对皇子的培养在历朝中应该是最为重视的,而清朝自雍正皇帝开始,又是实行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秘密立储”制度,而皇子们因为都是以后继统的人选,所以,在老皇帝没有去世之前,他们在各方面都是比较老实的,包括对待女性方面,不敢太恣意张狂,否则,会落下口实而失去竞争。

从后期的乾隆来看,自然是个风流之人,但在这少年之时,娶得可心的美人,也是称心如意无比了,小夫妻两情相悦,感情甚笃,可谓是人间一对神仙眷侣。

及至乾隆继位后,这三宫六院的嫔妃很自然地便多了起来,而这富察氏的善良之心从此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她对那些莺莺燕燕们毫无嫉妒之心,反而能与她们真诚相待,其宽容大度不仅受到了众多宫人的一致赞扬,也赢得了乾隆更加的敬重。

乾隆风流亦滥情,但有个好处是,他对待女人并不冷血,似乎如同动物界的狐狸一般,可以妻妾成群,但对每个女人和家庭都会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自然,他肯定不会如狼,或者天鹅那样的一夫一妻制,而就保证皇家血脉的延续来看,也是不允许的。

也许是少年夫妻时打下的基础,这乾隆对富察氏的恩爱是相当隆渥的,并对其很是尊敬,这自然也得益于富察氏本身的素质,她知进退,识大体,从不给夫君难堪,亦不为本家谋取利益,实在是乾隆管理后宫的最佳人选。

同众多贤良的皇后一样,富察皇后不仅性格温和,而且特别崇尚节俭,她虽为一宫之主,但绝不铺张浪费,平日也不穿金戴银,佩饰只用“通草绒花”作为装饰物,这些美德亦为后宫作出了榜样。

富察皇后得分最多的是她的善良,她贤良淑德,那些宫斗剧中为争宠的丑恶行径于她是边也不沾的,她主持后宫时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诚心待人,仁慈宽厚,轻重得体,这些也使得她在宫中享有崇高之地位。

这些贤德使乾隆对她既赞赏又信赖,他曾不无感慨地说:“朕得以专心国事,闲暇之余,还可以从容读书,皆皇后之助也。”

最为重要的是,她是有一颗孝心之人,这在自诩为以孝治天下的乾隆一朝是立足之根本,她对待皇太后那可谓是诸事亲历亲为,处事精详,特别是在老太后生病之际,更是整夜不休不眠的不离其左右,这让乾隆帝也感慨万分,深感其不易。

对上人如此,对下人亦是如此,她善待后宫所有嫔妃们所育之子,一视同仁地视为已出,对这些皇子们关爱有加,无微不至,甚至对如太监和宫女这样的奴才也宽仁厚道,从来加以伤害,所以,宫中对她一片的称颂之声便也是不奇怪的了。

但是,要是就这样就能认定富察氏是一代贤后,怕也不能服众,历史上能做到这些的善良皇后多多,如果将她放在其中怕也是波澜不惊,丝毫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幸运的是,乾隆对她的态度,直接将她捧上了令人瞩目的位置。

自古以来大多是貌合神离的皇帝夫妻,能如乾隆和富察氏这样相敬相爱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但让人遗憾的是,她子嗣不寿,所生两儿两女除一女儿长大成人外,皆早夭,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裂心之痛,也严重地损伤了她的身体。

她是在随乾隆南巡之时,舟行到山东境地时发病,不久便逝世了,乾隆悲恸不已,写《述悲赋》以寄哀思。

“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富察皇后的去世对乾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就如同变了一个人,茶饭不思,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形单影只,提笔忘词,夜半心惊,精神失控,人生陷入无穷无尽的悲痛之中,从此,他的生活轨迹便发生了偏离,也改变了他的很多习惯。

其来不告去无词,两字平安报我知,

只有叮咛思圣母,更教顾复惜诸儿。

醒看泪雨犹沾枕,静觉悲风乍拂帷。

诗写得很直白,夜静之时他梦见富察回来了,一是报平安,二是放心不下皇太后和孩子,醒来才感觉到悲风凄凉,泪湿衣枕,充满着寂寞和悲伤。

作为历史上写诗最多之人,一生写有四万余首狗屁不通的诗,今人无一首能记得,但他却写有百余首悼念富察氏的诗,还算是真情实感了,结合那凄苦的景象,读来还真有些感人。

但是,他有个习惯我觉得很不好,皇家收藏有大量珍稀的画作,这乾隆爷经常独自赏玩,而一旦突然想起这逝去的皇后时,便在画上或背面又把他的诗作写上,比如,他在南宋名画《捣衣图》图上就题过两首思念富察皇后的诗。

富察皇后:乾隆风流滥情也深情,初恋的心结是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虽然我们知道他情真意切,但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书画精品啊,如何能行如此之事,这不是暴殄天物吗?难怪后世将他唤作“爱新觉罗·牛皮癣”。

就富察皇后来说,乾隆对她的感情是很专一了,说个情深意厚当不为过,自她去世后,乾隆便放纵和恣肆了许多,他后宫纳的嫔妃多不胜数,在清朝皇帝中是仅次于康熙,有人解释为是为了填补富察氏去世后的空虚。

但是,纵然后宫中粉黛如云,却又无一人能替代富察氏在他心中的位置,于是便“中年沦陷”,越纳越多,其中留下名号的就有40多人,还不说那一时兴起,随意猎艳之人,怕就没个统计了。

这个就两说了,我认为,不管富察皇后在与不在,乾隆纳妃的多少是不会受其干扰,即使她还健在,甚至还会为其牵线拉皮条也未可知,就如同李世民那被誉为“千古第一后”长孙氏,为满足丈夫的情欲不也是经常为此事吗?即使是玄武门之变后,将弟弟杀了后,还将弟媳收纳了来,也没见她有过一声怨言嘛。

说穿了,所谓贤后,就是把一个有为的君主伺候好了,而且这个君主对她有感情,便可列贤后之位了,前提是这个君主必须要如李世民这般的一代明君,否则也是不行的。

要说把夫君服侍舒服了,我觉得那大唐的杨贵妃可能是第一人了,可惜的是玄宗帝后期太过追求享受,一个安史之乱毁了一世英名,可能很多人认为这胖美人同贤后是边也不沾的,也是,这“红颜祸水”第一的她,只能说是让皇帝舒服到了极致,使得“从此君王不早朝”罢了,至于帮助夫君处理政事当不是贤后的职责范畴,这很容易落下干政之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以说,乾隆和富察皇后一起,为后世演绎了一曲清代版的《长恨歌》,当富察氏去世的51年后,这位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乾隆,也闭上了他疲惫的眼睛,唱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与他心爱的皇后同眠一穴了。

历史上痴情的皇帝也有不少,但似乎唯有这乾隆做得最好,他为政上有“康乾盛世”,版图上开疆拓土,壮我中华,感情上后宫佳丽虽多,也能摆弄得很妥帖,其中还能演绎出对富察皇后一生的守候和痴情厚爱这样的感人故事,真是很不容易了。

自古红颜薄命,但是,“绝伦轶巾帼”的她嫁给了心爱之人,而夫君也“圣心眷注亦古今所罕见也”,她是丈夫心中永远的那一抹白月光,“深情赢得梦魂牵”,一个女人有如此际遇,此生何憾!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至于她是不是贤后,不重要,于富察氏来说,都是浮云,作为一位用善心对待一切的女人,她也是一位幸福的女人。

富察皇后:乾隆风流滥情也深情,初恋的心结是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富察皇后:乾隆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