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秦始皇修长城为抵御匈奴 隋炀帝修筑大运河干嘛呢

2021-06-28 来源:凯风网综合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出现过很多朝代,涌现出很多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隋炀帝、康熙等等,其中有明君,也有暴君。而隋炀帝就是暴君的代表人物,后世对其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杨广的恶名从年轻时期就已经开始,他凭借一副好好少年的模样,成功获得了父亲杨坚的信任,从而从杨勇的手中夺取了太子之位,然而在此之后,却很快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发动政变,成功夺取了皇位。

虽然唐太宗李世民同样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隋炀帝之所以恶名远扬,还是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在位期间,他多次发动战争,同时大兴土木,建造东都洛阳,导致国力枯竭,天下大乱,不满隋朝暴政的农民愤然而起,从而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留在江都的杨广,也因为部下的叛变丢掉了自己的小命。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在于,杨广对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工程,莫过于隋朝大运河。

类似于秦始皇修筑的长城一样,隋朝大运河方便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但是也让无数百姓背负了沉重的压力,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那么隋炀帝修筑大运河是干嘛呢?

按照《说唐》等小说的讲法,隋炀帝修筑运河,是为了跑到扬州去看漂亮的琼花,结果琼花没看着,却丢了皇位。

实际上,要想探讨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的目的,其实将大运河的路线联结起来就明白了。

605年,隋炀帝首先开凿了通济渠,动用上百万民工,其目的便是为了连接黄河和淮河,起点从河南荥阳,再到江苏境内的淮河,全长为650公里。

在此之后,隋炀帝又先后开凿了邗沟、江南河,将都城洛阳和江南几个重要的城市山阳、江都以及余杭地区的杭州所联结起来。

这一片地区,正是隋朝最为重要的粮仓,在此之后,隋炀帝又向北进行开发,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永济渠也因此诞生了,而这一行为,自然是为了征讨东北方向的心腹大患,高句丽。

炀帝三征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浩大的对外用兵战争,从612年到614年,先后发动了三次,当时的高句丽在中国南北朝乱世时期逐渐强大,隋朝期间经常发生边境摩擦。

按照史书记载,隋军第一次出征,其部队就达到了恐怖的130万,而运输的民夫可以说是军人的两倍,至于第二次至少出兵60万,第三次又达到了百万之巨,然而先后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最终计划的失败。

我们不妨来看下运河在其中的作用,610年,隋炀帝下诏征讨,其中就明确规定,天下的军队,无论远近都要集合涿郡(诏总征天下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此地正是永济渠的终点,其中中原的部队和粮草,才能通过水路进行运输。

几百万人的饮食,同样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因此隋炀帝的办法,直接就是从江南粮仓征召,通过运河送上前线:“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走得依然是水路,原因也不难理解,在落后的古代完成这么大规模的征调,运河成为了重中之重。不过几次三番的征讨,最终还是大败,从而间接让隋炀帝被拖垮,但是在隋炀帝的构思当中,即便是农民起义后,西北作为他的老家,相对而言比较安全,其防御重心依然是在江南,因此炀帝这才借用运河前往江都巡视,甚至干脆在此地安营扎寨,如果没有运河,恐怕隋炀帝也不敢离自己的大本营如此遥远。

纵观过去历史,为了打仗而修筑运河的依然也只有秦始皇,后者为了征讨百越,专门修筑了灵渠而运送粮食,只不过隋炀帝却没有像秦始皇一样得到善终,隋朝在他的手上匆匆灭亡。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