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断案如神的“狄仁杰” 放现在是个多大的官职

2021-07-04 来源:腾讯历史

最初狄仁杰以明举入仕时,被任命为汴州判佐,虽然只是判官的副手,一个八品小官,相当于现在的一些副处长、副县长之类的官职,可汴州却是踏踏实实的皇帝跟前,真真正正的京官,地位虽不高,权力却不低,却能见到许多汴京脚下的苟且之事,对狄仁杰日后审理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旧唐书·狄仁杰传》记载,因为狄仁杰工作出色: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所谓法曹便相当于如今法院中检察官的角色,早在唐朝就使用了,一般是各地主管直接聘任,属于各地主官的亲信,时至今日在日语中的ほうそう依旧是法曹,指法官、检察官。

随后因为在地方是表现出色《旧唐书》记载: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和判佐、法曹这样的小官不同,李善注在给《风俗通》注释时说过:“今尚书、御史、谒者所止皆曰寺。”所谓寺便是朝廷关押的意思,大理寺起源于唐代,为唐代九寺之一,相当于如今的最高院,一般有卿一人,少卿二人等,如狄仁杰这样的大理寺丞一共有六人,从六品。

从六品已经相当于如今的省直属副职领导了,而大理寺丞还是京官,主要负责正刑之轻重。徒以上囚,则呼与家属告罪,问其服否。相当于如今最高院的判决法官,也正是在这段时间,狄仁杰青天大老爷的名声传播天下,《旧唐书·狄仁杰传》记载: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也就是说狄仁杰在一年时间里审理了一万七千人的陈年积案,并且每一个案件都是证据确凿,无人翻案,要知道因为古代黑暗吏政情况,因此经常会有人在审判后叫冤或是翻案的,能做到无人翻案,只能证明狄仁杰的每一个案子都证据确凿,翻无可翻,无疑是对其司法能力的肯定。

并且狄仁杰除了司法能力出众以外,还不畏权贵,唐高宗时左司郎中王本立骄横跋扈,在京城中为非作歹积累下了许多陈年旧案,甚至有一些人命要案案件也被狄仁杰查出与王立本有关联,但是王立本深得唐高宗喜爱,大理寺不敢抓捕王立本,狄仁杰因此上书弹劾王立本罪行,要求将他交由大理寺惩治,唐高宗却不想失去王立本,下诏宽宥。

但狄仁杰是个死脑筋,如果不抓王立本,狄仁杰就一直上书弹劾《旧唐书·狄仁杰传》记载:仁杰奏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一时间京城百姓无不夸赞狄仁杰不惧权臣,勇于反抗。

公元686年,狄仁杰外放宁州刺史,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狄仁杰得罪朝臣太多遭贬,实际上外放是出任朝中重臣的必要步骤,而宁州还是距离长安比较近的上州之一,位列三品,相当于如今各地副省级负责人,在宁州时,狄仁杰深受爱戴,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弹劾各地官员数百人,唯独宁州百姓称赞狄仁杰。

后来狄仁杰又出任江南巡抚使,这本来也是外放流程中的一部分,但是好巧不巧的是武则天篡位称帝,为了拉拢狄仁杰这样的干才,武则天封狄仁杰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也就是俗称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朝时实行三身六部制,没有实际上的宰相,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处理政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是实际上的宰相。

虽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只是下三品,但实际权力确是正一品的宰相,相当于如今的副国级领导人,属于实打实的领导班子成员,此时的狄仁杰正值壮年,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不久后就因为来俊臣诬告谋反而被捕入狱,虽然被证明谋反是假,但狄仁杰被贬为彭泽县令,又掉回了正七品。

直到公元696年,为了抵御契丹作乱,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因为平乱有功,一年后狄仁杰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相,此时的他已经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直到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狄仁杰都是武则天最宠信的大臣,在他死后,武则天下令废朝三日,追封其为文昌右相。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