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历史上的包拯是真的清廉还是“会表演”呢

2021-07-07 来源:凯风网综合

包拯,人称“包青天”,是历史上非常难得的清官,他铁面无私,心中只有国家社稷和百姓温饱,他审判公平公正,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人有冤屈到开封府门前击鼓鸣冤,包拯定会升堂办案,还受冤屈者一个公道。不仅如此,包拯还十分节俭,当官后,吃饭和穿衣都和平民百姓一样。

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现在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些质疑。比如,按照当时宋朝的工资制度,包拯每个月能够拿到1500贯钱,一年也就是18000贯钱,这看起来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包拯还用得着那样节省吗?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清官吗?专家进入后,发现盗墓贼留下的8个字。

首先咱说说宋朝宰相级别的包拯拿18000贯的年薪算不算高薪?答案是:算不上。虽然和历朝历代比起来,宋朝官员是待遇最好的官员了,但是这点儿工资对于包拯来说还真的算不上多高的工资。因为整个宋朝就是一个“水涨船高”的社会,包拯虽然不贪财,但是作为一个宰相级别的官员,他的花费当然不会低了。

而包拯生活在999年到1062年之间,其实那时候宋朝的经济已经出了些问题了,通货膨胀也厉害了起来。所以包拯的这点儿工资仅仅能够让他过上正常的生活,想要不贪污就过上奢侈腐败的生活,是很难的。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这就需要与包拯墓的考古结果来结合起来看了。

包拯,字希仁,出生于今天的安徽合肥一带。他从小聪慧,在28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古人云,“五十少进士”,也就是说50岁考中进士都算年轻的了。而包拯却28岁就考中了进士,可见他的聪明才华。与此同时,他还是个至孝之人,他虽然28岁就考中了进士,但是却在38岁才入朝为官,前面10年都在陪伴年迈的父母。

但是他真正为世人所记住的则是他的“公正”,因为他为人正直,敢于当面批评权贵,而且经常帮助老百姓平反冤假错案,所以他被民间叫做“包青天”,大家都认为他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与此同时,他也以勤俭清廉著称,做了大官却不收受贿赂,家人的衣食住行都很简朴。

历史记载有一次他去端州做知府,这里非常富裕,而且吏治腐败。每年这里的官员都要在这里搜刮大量的特产——端砚。端砚一般是进贡给皇帝的,但是官员们却都会在这里多征收一些,然后拿这些端砚去打点朝堂当中的关系。但是包拯上任之后,大力打击贪污,自己也没有拿一个砚台。他的清廉名声由此闻名于天下。

那么,包拯是真清廉还是“会表演”呢?上世纪70年代包拯墓的开挖,解开了这个谜题。当时是在当地准备建造钢厂,无意当中挖到了包拯的墓。为了避免对文物造成更大的破坏,专家们赶紧对这里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打开了包拯墓。包拯的墓的规格非常庞大,这证明他确实是当过宰相的大官,只有这样的大官才能修这样大的坟墓。

但是他坟墓里的陪葬品却非常少,巨大的墓室显出一种空荡荡的样子。专家们希望在里面发现一些突破性的文物成果,但是却无奈地发现这里啥也没有。一开始,大家都认为包拯墓可能是在之前的1000年里遭遇了盗墓贼,导致整个坟墓里的宝贝都被盗墓贼给搬空了,所以才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坟墓。

但是随着人们在包拯墓里面发现盗墓贼活动的痕迹,他们却反而否定了自己的这种想法。因为盗墓贼在坟墓里只留下了8个字,分别是:包公清廉吗,吾辈佩服!也就是说,盗墓贼辛辛苦苦地挖开了包拯的墓,发现这个墓除了规格比较高之外,里面啥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于是草草留下了这八个字就扬长而去。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包拯的清廉,如果他真的贪污了,或者手上的余钱很多的话,他完全可以像别人一样在自己的坟墓里多放一点儿宝贝。毕竟,古人相信:事死如事生。就算包拯不想要带点儿别的,也该给自己带点儿笔墨纸砚过去,好在下面无聊的时候写写字吧?但是他啥也不带,那就不是不想带,而是没得带了。

也正是因为包拯的这种清廉,使得大家对他一直记载了1000多年。他这样的清官,是永垂不朽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