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 到底是不是曹魏的忠臣

2021-07-08 来源:腾讯网历史

《晋书》中记载:及武帝(司马炎)受禅,陈留王(曹奂)就金墉城,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控制自己,忍不住说道:“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孚被很多人视为曹魏的忠臣,甚至是魏国最后一位忠臣。不过,在笔者看来,纵观司马孚的一生,显然不是这么纯粹的话。换而言之,在司马懿家族和曹氏发生冲突的时候,司马孚显然会站到司马懿家族这一边。

首先,《晋书》中记载:及大将军曹爽擅权,李胜、何晏、邓飏等乱政,孚不视庶事,但正身远害而已。及宣帝诛爽,孚与景帝屯司马门,以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齐王曹芳继位。曹芳即位之初,是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执掌大权的。但是,后来曹爽排挤了司马懿,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这促使司马懿和司马孚,都选择了低调蛰伏的态度。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然后向曹魏皇帝禀奏曹爽的罪恶,并以郭太后的名义罢免大将军曹爽的官职。

曹爽得到司马懿的奏章,没有通报曹芳;但惶急窘迫不知所措,于是就把曹芳车驾留宿于伊水之南,伐木构筑了防御工事,并调遣了数千名屯田兵士为护卫。 司马懿派遣侍中、高阳人许允和尚书陈泰去劝说曹爽,告诉他应该尽早归降认罪;又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诉曹爽,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而已,并指着洛水发了誓。最终,曹爽放弃了抵抗,这促使司马懿得以成功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孚和侄子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帮助司马懿控制了曹魏都城洛阳,从而立下了大功。基于此,等到曹爽被杀后,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后来,司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为太尉。

由此,十分明显的是,如果司马孚是曹魏忠臣,不仅不能参加司马懿的兵变,更应当阻止其起兵造反。不管怎么样,司马懿的行为都是对曹魏的反叛。

从这一角度来看,司马孚参加高平陵之变,帮助其诛杀了曹魏大将军曹爽,就已经和曹魏忠臣的身份分道扬镳了。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不满司马昭篡夺大权,率领宫中的侍卫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得知司马昭弑君的消息后,百官不敢奔赴,司马孚前往,首枕其股(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赶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司马昭同群公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得到批准。

对于司马孚来说,既然自诩为曹魏的忠臣,却没有阻止司马昭弑君的行为。等到曹魏皇帝曹髦被杀后,司马孚更没有直接声讨司马昭,仅仅上奏说要捉拿主谋者。而这,显然不会影响到司马昭篡夺曹魏大权的结果。对于司马昭来说,仅仅是将成倅、成济兄弟二人杀死,至于背后指使成倅、成济兄弟的贾充,不仅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反而成为西晋的大臣。凡此种种,都让司马孚的声讨非常苍白,仅仅是为了平息曹魏文臣武将的不满。

综上,在笔者看来,司马孚标榜自己是曹魏的大臣,甚至没有直接参与司马师、司马昭废立皇帝的计谋,体现出司马懿家族两面下注的目的。换而言之,在司马氏没有完全取代曹氏之前,司马懿家族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同样的道理,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兄弟三人,分别在魏蜀吴三国为官,也有分担风险的意味。对于诸葛亮来说,在蜀汉担任丞相一职,他的兄弟诸葛瑾是东吴的大将军,至于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则是曹魏的征东大将军。

《晋书》中记载:魏陈思王植有俊才,清选官属,以孚为文学掾。植负才陵物,孚每切谏,初不合意,后乃谢之。迁太子中庶子。

早在曹操还没有册立太子的时候,司马懿选择辅佐曹丕,成为了曹丕的心腹。与此相对应的是,司马孚成为曹植的文学掾。植恃才放旷,司马孚总是诚恳地劝谏他,曹植开始并不接受意见,而后却能向他道歉。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懿和司马孚分别辅佐曹丕、曹植,自然能够让司马懿家族立于不败之地。不管曹植即位还是曹丕即位,司马懿和司马孚两兄弟,至少会有一个受到重用。并且,在曹操册立曹丕为太子之后,司马孚不仅没有受到曹丕的打压,反而成为了曹丕的部下,这自然是司马懿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等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孚继续扮演着曹魏忠臣的角色,也有类似的目的。毕竟,在司马懿篡夺大权后,忠于曹魏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一旦曹魏宗室夺回大权的话,司马懿及其后人,必然会成为下一个曹爽。但是,司马孚因为扮演着曹魏忠臣的角色,则具有回旋的余地,从而避免司马氏全部走向覆灭的风险。

最后,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家族篡夺大权,使得掌握曹魏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懿家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当然,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懿父子所平定。对此,在笔者看来,淮南三叛等事件的爆发,促使司马孚意识到曹魏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在此背景下,司马孚声称自己是曹魏的忠臣,也能起到安抚曹魏势力的作用,从而避免更多叛乱的爆发。

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孚标榜自己是曹魏的忠臣,其实和曹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曹操来说,虽然把持了东汉朝廷的大权,但是,在没有完全取代东汉朝廷之前,曹操还是担心汉献帝刘协会夺回大权。在此背景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刘协之后,即便后者夺回大权,也不会对曹操家族赶尽杀绝的。同样的道理,即便曹魏从司马懿父子手中夺回大权,自然也不会对司马孚赶尽杀绝。所以,司马孚显然不能说是真正的曹魏忠臣。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