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吕雉为什么如此心狠手辣 会对戚夫人下毒手

2021-07-25 来源:腾讯网历史

汉朝的建立者是汉高祖刘邦,48岁的时候,他还在望着秦始皇出行的车队感叹“大丈夫当如是”,当他登基称帝的时候已经是55岁的高龄。晚年的刘邦变得猜忌多疑、薄情寡义,他宠爱一个叫戚夫人的妃嫔,因为戚夫人年轻貌美,决然不顾陪伴他从草民转变为帝王的结发妻子吕雉。刘邦有着爱屋及乌的心理,当戚夫人受到宠爱和重视的时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刘邦的视野中。乖巧聪明的刘如意颇具皇子风采,对比羸弱怕事的太子刘盈,心生不满的刘邦对待刘刘盈变得愈发苛刻。

刘邦认为刘盈性格软弱,没有半点天子风范,反倒是机敏的刘如意友有自己年轻时的做派,这就导致刘邦对刘盈越发不喜,并促使他产生废黜太子的想法。还好懦弱的刘盈有个做事狠厉的母亲,可以为儿子上刀山下火海的严母,即使戚夫人在刘邦面前怎么赞扬刘如意,最终也没能让刘如意成为太子。

刘邦不是没有努力过,实在是没有大臣同意自己的做法,就连平时对自己俯首帖耳的张良,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反对,口口声称不要废长立幼。眼见群臣阻力过大,就连流氓出身的刘邦都束手无策,只好暂停议论此事,姑且搁置起来,而这一切都是吕后从中干预的结果。当她听到戚夫人竟敢打起太子主意的时候,怒火中烧的她宛如一只护子的母狮,她威逼利诱朝中议论此事的群臣,就连居功至伟的张良,为求自保也只好出山阻止刘邦废黜太子。

通过吕后残忍杀掉韩信、彭越这两件事情上,狠辣的政治手段让群臣无不震慑,有些大臣宁愿得罪阴晴不定的刘邦,也不敢得罪杀伐决断的吕后。可以说如果没有强硬的吕后,太子刘盈的位置迟早不保,更别说是继位称帝,就连刘邦都请不来天下闻名的隐士的“商山四皓”,吕后照样轻而易举地请他们出山,做太子刘盈的老师。这场改立太子的争议以刘邦的妥协结束,同时也间接展示了吕雉的影响力,开国皇后的能力和手段。而也正是刘邦挂在嘴上的“废黜太子”四字,让吕雉对戚夫人可谓是恨之入骨。

也正是吕雉的威望和影响,让说一不二的刘邦打起退堂鼓,无计可施的他回到后宫安慰戚夫人:“太子有了帮手,翅膀早已坚硬,没有办法改变局面了。”戚夫人听完这句话,心有不甘地失声痛哭,不断地称自己的儿子命薄。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戚夫人全心全意侍奉刘邦的时候,吕雉早已和朝臣形成复杂的利益网,更何况太子是国之根本,轻易废黜肯定会招来非议。

刘邦和吕后的夫妻感情早已荡然无存,在汉高祖刘邦的眼里,吕后更像是分管朝政的竞争对手,两人的眼神里不是含情脉脉,而是互相猜疑试探。刘邦在发动讨伐英布的战争时,不慎胸口中箭负伤,班师回朝的时候,受到天气的影响,胸口仍旧隐隐作痛。偏偏疼痛难忍的时候,侍卫上前汇报:“有人得到消息,吕后和樊哙想要在陛下驾崩后,杀害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疼痛本就折腾得刘邦死去活来,听到这个消息,刘邦的怒火腾地升起,他勃然大怒地骂道:“大逆不道!”说完刘邦就召谋士陈平和将军周勃入宫,并向他们下达命令:你们二人速去军营,将樊哙的人头砍下来,迅速送到我这里来。一头雾水的陈平和周勃面面相觑,樊哙和刘邦的关系可是非同一般,早在鸿门宴的时候,樊哙就为保护刘邦只身闯入楚营,以命担保刘邦不会反叛项羽,这才让舞健的项庄立即罢手。

刘邦还是泗水亭长的时候,卖狗肉的樊哙常和刘邦饮酒吃肉,情深义重的两人还是连襟关系,樊哙是刘邦正儿八经的妹夫。走在路上的时候,陈平多了个心眼,他和周勃商量:“樊哙早年就跟随陛下,战功累累不说,还是吕后的妹夫,我们不能随便杀了他。要是陛下是一时发怒,火气消散后再后悔起来,我们恐怕会有杀身之祸。”周勃素闻陈平的谋略,他点头赞同陈平的说法,于是二人决定先将樊哙逮捕入狱,一切事情等候刘邦发落。

等到樊哙被关押到囚车里运到长安的时候,听到消息的吕后当即请去陈平,要求他当面释放樊哙,不敢得罪吕后的陈平自然不能驳吕后的面子,就这样樊哙又被释放出来。等到陈平和周勃去向刘邦汇报任务的时候,提及吕后要求释放樊哙的事情,刘邦只是高站在殿堂上,结结实实地叹了一口气,并没有说些什么。或许在刘邦心里,他对吕雉有些难以诉说的愧疚感,即使吕后当面下令释放樊哙,不给刘邦留半点面子。

公元前195年的春天,汉高祖刘邦因上次的旧疾导致胸口愈发疼痛,简直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此时的刘邦意识到自己的大限将至。横躺在龙榻上的刘邦,闭上眼睛回忆起自己的一生,脑海里的往事一幕幕地想起。

汉朝江山的开国功臣数不胜数,萧何、张良、韩信,樊哙、陈平、彭越,数不清的面孔在刘邦眼前转过。回顾自己的一生,刘邦自认为对他们都是封官加爵、公平对待,那些功勋卓著的干将先后都封王拜侯,荣华富贵加身。可是大封诸侯也让刘邦吃了不少苦头,险些让刘氏皇族惨遭覆灭的命运,这些地方王侯手握兵权,时刻威胁着汉朝江山的稳定巩固。淮南王英布的叛乱,让刘邦下定决心铲除异姓王,杜绝开国功臣叛乱的局面重演。

世人皆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殊不知那些居功自傲的将军没有半点收敛,非但没有夹着尾巴做人,反倒要造反叛乱。那些叛乱的王侯将相,哪个不是功名利禄全占,有着位极人臣的权势,人心不足蛇吞象,偏偏要图谋割据一方,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野心。

刘邦选定了一个良辰吉日,拖着羸弱不堪的病躯,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太庙,举行隆重庄严的宣誓仪式。刘邦倾尽肺腑之言:“我做皇帝十二年之久,当初有人追随我打天下,出生入死,我已经给了这些功臣应有的奖赏。封王封侯不说,掌握不少土地也不谈,有些王侯甚至还有属于自己的私人军队。可恰恰是功名利禄害了他们,不少功臣骄傲自大,自以为建勋卓著就可以目空一切,兴兵作乱、抢夺天下。今天当着祖宗的灵位,我为子孙后代立下信条,从今以后只要不是刘姓之人,一概不许封王,没有功劳之人,一概不许封侯。谁要是违反这个誓约,希望天下人可以一起讨伐他。”

望着肃穆的文武百官,刘邦令人杀了一匹白马,将马血滴到众官的酒杯里,带着臣子捧起马血酒一饮而尽。此时的汉朝异姓诸侯王早已消失殆尽,刘邦表面上是在吸取教训,事实上是对吕氏势力的一次控制。他深深明白自己一旦驾鹤西去,难保吕后不会拥立自己的子孙为王,之所以立下“白马之盟”,是对吕后的一种告诫。

可是刘邦没有想到,在他死后的短短三年里,宠爱的戚夫人就被断手断脚、刺瞎刺聋,扔到猪圈里唤作人彘。就连赵王刘如意吕后都不打算放过,即使心善的刘盈百般呵护刘如意,依旧没有让刘如意得到善终。

白马之盟在吕后生前没有起到丝毫震慑作用,吕后还是照样封自己的侄子为王,惹得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只有在不可一世的吕后死后,吕氏家族才算树倒猢狲散,刘氏子孙纷纷起兵讨伐。只不过吕雉与刘邦以及戚夫人这夫妻之间,人情凉薄,关于权利的争夺又岂止是他们,自古以来却也从未停止。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