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在古代 为何很多女孩十三四岁就嫁人了 原因很简单

2021-07-25 来源:腾讯网历史

1982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且推行晚婚晚育,如今的年轻人,成家立业的年纪都偏晚。虽然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二十二周岁,女性二十周岁,但是往往有许多人三十岁了依旧单身。

在古代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古人的结婚年纪都非常早,经常能够在电视小说中看到,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要嫁人。要知道十三四岁正是身体发育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嫁人,古人的父母难道不会心疼吗?

《礼记》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意思是女子十五岁就算是及笄,也就可以嫁人了。而在我国唐朝,女子的法定结婚年龄更是只有十三岁,甚至还有许多十一二岁就结婚的女子。在伊斯兰教的圣经《古兰经》中更记载了穆罕默德娶9岁幼女为妻的故事,由此可见,古代不仅是中国,国外的女子结婚年龄也偏早。

对古人而言,婚姻嫁娶这种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父母双方商定,而子女没有选择的权利。因此古代父母将女儿十三岁就嫁出去,一般都没有心疼这种说法,他们本身也是这个年龄段就结婚了的。那么为什么古代会有十三四岁就结婚的传统呢?

这又和古代的人口政策有关,首先古人的寿命很短,据史书记载和现代史学家们统计,古人的平均寿命不会超过60岁,因此才有了“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而古代战争又频繁爆发,导致男性人口急速下降,最后整个国家的人口锐减。

因此古代统治者为了提高人口数量,不得不鼓励生育,而他们能够想到最简单最直接增加人口的方式,就是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甚至有的朝代还会强制性勒令女子结婚,凡是超过20岁没有结婚的女子,每年都要上缴罚款,如果一直不婚,就会有国家出面安排对象。

因此我国古代女子即便不想嫁人都没办法,在国家要求下,许多女子十三四岁便草草嫁人,成为生育的工具,结果又因为发育的不完全就怀孕生子,导致孩子身体虚弱,孕妇也有生产危险。稍有不慎就是一胎两命,所以我国古代经常发生胎儿夭折,孕妇难产而死的悲剧。

另一方面促使古代女子年纪轻轻就嫁人是思想上面的舒服,我国古代儒家思想重视孝道,而女子不仅要遵守孝道还要遵守三从四德,因此女子的地位一直不高。很多家庭对女儿并不看重,甚至认为女儿是赔钱货。

当时古代流行十三四岁就嫁人的风潮,一旦某家的女子超过十三四岁一直没有出嫁,那么他家就会被说闲话。而这家父母通常为了面子,随便找个人就把女儿嫁出去,古人对面子的看重远远高于对女儿的疼爱。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古代的医学知识和生理知识不足,现代医学证明,女性完全发育是在18岁以后。而古人认为女子只要月经来潮就已经发育完全,因此古人往往在女儿12岁初潮后认定已经发育完全,再过一两年就可以嫁人了。当然这也不排除人类的发育进化,因为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儿童发育成熟的年龄也在不断增加,这在科学上有着专有名词“稚态延长”。

据考古学家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10岁就发育成熟了,或许是因为当时的人类寿命只有30岁左右,因此不得不提早发育成熟以面对环境。在结合古人50多岁的平均寿命,那么14岁左右发育成熟也有可能,毕竟发育成熟的年龄是有可能随着寿命发生变化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十三四岁就嫁人依旧是对女性的摧残,如果想要多活几年,安安全全的生下孩子,最好还是等发育完全,20岁以后再谈婚论嫁。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有所取舍,早婚早育无疑是陋习的一种,应该被抛弃。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