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大明王朝的覆灭时 最忠实的锦衣卫在干什么呢

2021-07-27 来源:凯风网综合

观看明朝影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见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就是锦衣卫。锦衣卫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设置的特务机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手机军情、侧翻敌将的工作。锦衣卫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上级单位,直接听命于皇帝本人,因此,锦衣卫权力熏天,不可一世,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人不畏惧于锦衣卫的暴力淫威。

(《锦衣卫》剧照)

在世人的眼中,锦衣卫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飞檐走壁,见人杀人,见鬼杀鬼,无所不能。

诚然,锦衣卫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而且,由于锦衣卫是世袭制,规模越来越大,到了明朝中后期嘉靖年间,已经发展到15万人之众,相当于一支精锐部队。

那么,如此强大的一支队伍,明朝灭亡时,他们又在干什么呢?为什么没有上阵杀敌救亡图存呢?

曾经,锦衣卫是明朝皇帝最忠实的奴仆,但是,当国家覆灭,大难来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选择了背信弃义,各寻出路。

大明王朝的覆灭,如大厦将倾,狂澜既倒,来势汹汹,难以挽回。危难之际,崇祯皇帝也曾派出最信任的锦衣卫上阵杀敌,只是,人心涣散下,收效甚微。之后,锦衣卫的所作所为,让崇祯大失所望,让世人大跌眼镜。

锦衣卫的首领叫指挥使,是正三品官职。崇祯朝的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是骆养性,官至正二品的左都督,在朝中与六部尚书平起平坐,可见崇祯帝对他的器重和信任。而且,骆养性的锦衣卫指挥使职位是从父亲骆思恭手中世袭的,骆家真真的是世受皇恩。

但是,在大明危难之时,骆养性却第一个做了叛徒。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带领农民军攻陷了北京城,严刑拷打下,骆养性被追赃3万余两,可见他在任期间,贪污受贿何等之巨。而且,崇祯帝走投无路时也曾号召群臣募集军饷时,但当时骆养性一心守财,沉默不语,不肯捐出一两银子。

不久后,多尔衮率清军入关,骆养性又干脆投降了清朝,还捞到了个天津总督的大官当,成了真正的“三姓家奴”。

最终,骆养性因擅自迎接南明弘光帝使臣左懋第被革职,但清朝为了笼络明朝旧臣,仍加骆养性为太子太傅、左都督,后授浙江掌印都司。不久后,骆养性走完了他备受争议的一生。

首领骆养性尚且如此没有操守,上梁不正下梁歪,15万锦衣卫自然有样学样,除了战死的和被李自成打死的,凡是有机会降清的,大多都当了叛徒。比如,堂上指挥王鹏翀、乔可用等锦衣卫高级将领,后来都在清朝当了官。

不仅如此,清军入关后还干脆收编了整个锦衣卫,只是,其势力大不如前,改名为銮仪卫,从特务机构变成了皇帝的仪仗队。曾经权倾一时的锦衣卫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锦衣卫都当了叛徒,其中也不乏忠肝义胆之士。

比如,广东都指挥使马吉翔,崇祯自缢后,他又誓死保卫南明小朝廷,先后拥立隆武帝、永历帝,并晋升为新一代锦衣卫指挥使。后来,马吉翔甚至成为明朝唯一锦衣卫出身的内阁首辅。

再比如,指挥同知(锦衣卫里的二把手,从三品官职)李若琏,他为人刚正不阿,曾因在袁崇焕案中仗义执言被连降两级。但是,李若琏非但没有因此怨恨崇祯帝,反而在1664年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时,坚守崇文门,但最终因寡不敌众,无奈兵败。眼看着京城失守,铁骨铮铮的李若琏最终选择了自杀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词:“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

重归那个问题: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在干什么?为什么不上阵杀敌救亡图存?答:他们中,有的战死,有的殉国,但更多的则是降了李自成,降了清朝,做了叛徒。

或许,这就是末世的悲哀,更是崇祯帝的悲哀,文臣武将不忠于他,最终,连曾经最忠实的锦衣卫也纷纷背弃了他。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