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崇祯为什么说文臣个个可杀 其实是他自己误了江山

2021-08-16 来源:腾讯历史

崇祯皇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他虽然弄丢了江山,但是民间一直对崇祯赞誉有加,有人还称崇祯是“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对于崇祯亡国的原因,人们可能想到的就是他那句著名的话,就是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就是说亡国的原因都在他手下的大臣身上,是他们误国亡国,而和他自己这个皇帝没有关系。崇祯狠他手下的这些官员到什么程度呢,他还说过一句话,叫文臣个个可杀。那么崇祯手下的大臣们究竟犯了什么错,以至于崇祯皇帝这么恨他们呢?我觉得主要在两件事上,文臣的态度让崇祯寒了心,也让明朝一步步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主战还是主和

首先是在议和的问题上,当时的明朝面对着东北的清朝和西北的农民起义军,多年的征战使原本就不富裕的明朝政府雪上加霜。崇祯皇帝或许早就希望让这战事早些结束,所以他不止一次的动了议和的心思。

但是身为皇帝的崇祯是不可能主动出面来和清朝议和的,于是他就授意手下的大臣去办这件事。

当时的明朝朝廷里就有很多人形成了一个主和派,跟清朝来往密切,而崇祯也就默许了这种行为。

可是朝廷中的主战派对崇祯皇帝暧昧不清的态度很不满意,痛斥朝廷里主和派是丧权辱国,卖国求荣。

而在对待西北的李自成方面,想求和的人更是被主战派口诛笔伐,崇祯想议和,但是无奈朝中大臣反对声音太大。

留守还是南迁

然后是在迁都南下还是留守京城的问题上,崇祯皇帝再一次地感受到了被朝中大臣掣肘的感觉。随着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军的步步逼近,京城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

崇祯皇帝从自身的角度是想南下的,所以崇祯皇帝曾经示意手下的大臣陈演,让他在朝上提出南下迁都的建议,然后自己好顺水推舟。可是在朝堂上,崇祯满怀期待地等着陈演说迁都南下的好处时,陈演却在朝上义正辞严地表示面对李自成应该抵抗到底,绝对不能弃京城于不顾。

就在崇祯皇帝被陈演的临阵倒戈气得半死时,李明瑞站了出来,在朝上提出了放弃北京都城,南下迁都的提议,崇祯皇帝刚缓了一口气,觉得这个事能成的时候,光时亨站出来大骂李明瑞的南迁建议,而且光时亨不单单只骂李明瑞,谁同意南下他就骂谁,弄得朝堂上谁也不敢再提南下的事情了。

这就让崇祯很恼火,但是崇祯又不敢自己提议南下,毕竟祖宗宗庙和牌位都在京城,你能往哪里逃?你要放弃祖宗的牌位自己去逃跑吗?光时亨站在道德的高地上,给崇祯皇帝架了起来,让崇祯皇帝再也说不出南下的想法。

可是崇祯皇帝还是没有放弃南迁的想法,但是一直到李自成将南下的道路彻底封锁了以后,崇祯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已经退无可退了。在悲恨交织之际崇祯皇帝写下了一句话:文臣个个可杀。

厚葬魏忠贤

最后,还有一件事能体现出崇祯皇帝对朝中大臣们的不满,那就是崇祯提出过要厚葬魏忠贤。

在崇祯登基之初,他就清理掉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而在过去许多年之后,崇祯皇帝为什么又要重新提出要对魏忠贤进行厚葬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很有可能是觉得和自己的朝中大臣相比,魏忠贤还是很有能力的,自己当初杀掉魏忠贤或许是杀错了。

可是谁也不能保证魏忠贤活着就能同意崇祯议和和迁都的事情,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魏忠贤对朝廷的危害,而崇祯是不可能不清楚的。但是魏忠贤确实有一点是崇祯皇帝可以利用的,那就是魏忠贤可以统一朝中官员的意见,他可以避免朝廷百官四分五裂的现象发生。只是崇祯皇帝已经没有了这个机会了,他需要独自面对满朝文武,或许崇祯已经对朝中大臣失望透顶,觉得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误国,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那么真的如崇祯所说,明朝亡国就是因为文臣误国吗?当然不能把这口黑锅完全扣在文臣的身上,崇祯作为皇帝,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太爱惜自己的名声了,以至于一些有损颜面的事情从不自己出面,他总是让大臣出头,而自己只想顺水推舟。

这个方法也不是不可以,但关键是,一旦事情受到反对,崇祯不会为大臣撑腰,而是马上和他们划清界限,这就让大臣们寒了心。

这样的事情多了,久而久之,大臣们都不敢向皇帝提意见,也不愿承担责任。而崇祯皇帝也十分痛恨这些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的大臣,或许崇祯到死也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正是崇祯自己造成的,也是他自己误了江山。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