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杀,诛杀,还是诛杀。
记得以前看《军师联盟》的时候,柏灵筠听到要诛杀王凌的时候,柏灵筠直接瞪大了眼睛。
那时候,她心中想必完美诠释了所有人对于司马家族夺权最初的反应。
---恐怖、震惊。
那是司马懿家族夺权时的第二次大屠杀。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权臣家族谋朝篡位的事件,但是从没有一个谋朝篡位的权臣家族,像司马家族一样被后世唾骂千年的。司马家族不仅在篡位后被后世唾骂千年,司马家族的后人也在南北朝初期惨遭刘裕屠杀,最终落得一地鸡毛的下场。司马家族之所以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跟司马家族在谋朝篡位时期的阴狠是分不开的。在东汉末年时期,司马家族就是士族中的名门望族,司马懿兄弟八人都在朝廷受到任用,被世人称为“司马八达”。
曹丕统治时期,对待司马懿格外的重视,曹丕每次率兵亲征,总是让司马懿镇守后方。曹丕还曾经给司马懿写过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概是“我们两个人同气连枝,我带兵远征,你就要替我镇守后方”,从这封信足以看出曹丕对司马懿的无限信任。当然这一时期的司马懿在曹丕手下也一直尽心尽责,是曹丕最信赖的左膀右臂。曹丕去世的时候,将曹叡托付给了司马懿。因为曹叡的权谋手段不亚于曹丕,司马懿在曹叡手下同样尽职尽责,多次率军击退蜀汉诸葛亮的进攻。
曹叡临死的时候,司马懿从驻地赶到洛阳见到了曹叡,曹叡对司马懿说:“我之所以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就是为了能够见到您!希望您能够像辅佐我一样辅佐曹芳,我也就死而无憾了!”司马懿哭泣着接受了曹叡的托孤,信誓旦旦的说肯定会好好辅佐曹芳。可以说在曹叡咽气之前,司马懿一直都是一副忠臣的面孔,如果司马懿在曹叡之前去世,那么司马懿在曹魏历史上的地位,将不亚于蜀汉的诸葛亮。
然而司马懿之前表现出的忠诚,仅仅是因为曹操、曹丕、曹叡的能力出色,司马懿无力从他们手中谋朝篡位。
在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让司马师偷偷养了三千死士,为谋朝篡位做好了准备。
高平陵之变后的屠杀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的控制权。之后司马懿把曹魏宗室全都关到了邺城软禁起来,又诛杀了大批忠于曹魏的将领。司马师和司马昭掌权之后,对忠于曹魏的大臣进行了进一步的屠杀,又杀害了曹魏皇帝曹髦。
高平陵之变中,曾经作为他最大敌手的曹爽被屠戮三族。
“于是收爽、羲、训、晏、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
在淮南一叛的时候,太原王氏的王凌同样被屠戮三族。
“收其余党,皆夷三族。”
在淮南二叛的时候,毋丘俭、文钦家族同样遭次厄运。
“夷俭三族。”
在淮南三叛的时候,诸葛诞身死,其家族仍旧是同样的命运。
“战败被杀,夷灭三族。”
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的努力,司马家族最终成为了曹魏的掌权者,司马昭去世之后,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完成了对曹魏的取代。虽然司马家族篡位的过程相对残忍,但是如果司马家族在篡位后,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王朝,历史也会给予司马家族正面的评价。然而司马家族在篡位之后,不仅没有给百姓们带来一个稳定的王朝,反而因为司马家族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引发了五胡乱华事件,让中原百姓遭遇了极大的浩劫。
西晋王朝灭亡后,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司马睿去世后,晋明帝司马绍继承了皇位。有一次晋明帝司马绍和王导谈话,询问王导司马家族夺取天下的过程,王导详细讲述了司马懿父子三人的故事。司马绍感慨的说:“晋国怎么能够长久呢?”果然在公元420年,刘裕灭亡了东晋,司马家族在南方的后人全都遭到诛杀。司马家族通过卑鄙的手段夺取天下,在夺取天下后又不能好好治理天下,最终落得满门灭绝的下场,这也是司马家族咎由自取的结果。
古代的夷三族是什么概念?
古代三族说法不一,但是较多采用的说法是父族、母族、妻族,这三族算下来其实要比所谓的九族范围更宽,诛杀的人数也最大。
两汉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其实在地方上一直存在着一股可以抗衡中央权威的宗族势力。
从刘邦建立汉王朝以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以及安抚原有素有战功的功臣,不少军吏大多回到了地方,刘邦赏赐大批田地,金银钱财,为汉初成功打造了一批“军功受益阶层”。
这群军功受益阶层可能在王朝初期不会有强大的离心力。
汉初建立到汉武帝一朝,所有帝王对于地方的直接斗争矛头表面上看都是对标同姓诸侯王,但是同时对于当年那批军功受益阶层仍旧开始了双向打压。
只不过,我们印象中的汉初对标矛头针对的是诸侯王而已。
汉武帝对于地方豪强更是多加针对,一方面将各地豪强内迁长安地区,根除其统治核心,另一方面则动用酷吏多加镇压,力图让地方上的豪强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不易威胁王朝统治的基础上。
这些军功受益阶层就是我们前面提及到了宗族势力,但是西汉末年,及至魏国建立,这些地方上的豪强已经凭借多代姻亲截成稳固的地方联盟,其宗族数量愈加庞大,三族的概念也是一个庞大且可怕的数字。
被司马家族夷三族的王凌、毋丘俭、诸葛诞都是当地豪族,王凌更是太原王氏的首席脸面,他是西汉末年王允的侄子,其家族荣光百年不灭,宗族人口数量达到了可怕的五千之众,司马懿诛杀王凌三族的时候,牵连的人口高达两千多人,无异于一场屠杀。
这种宗族势力其实终汉两代王朝,都一直未能剪灭。
东汉刘秀以强悍武力开国,尝试推行度田政策的时候,地方宗族群起抗议,公然挑战皇权,刘秀也只能低头蛰伏,毫无办法。
所以,在两汉时期的三族,包括后续延续至魏晋南北朝的三族概念,其核心宗族人口已经是一个可怕的概念,司马家族的暴力夺权,在这件事情上可谓毒辣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