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康熙晚年为何十分怀念鳌拜?还进行了追封

2021-09-21 来源:腾讯网历史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中间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顺治元年(1644)入关,到1912年溥仪宣布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前后共存在了296年,共传12帝。

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都不会容易,必然要经历一番血雨腥风,若是要在清朝众多的开国功臣中论战功进行排位的话,鳌拜无疑是可以名列前茅的,他无论是在入关前与明军的多次对抗中,还是在入关定鼎中原后,大清巩固政权时的各种大小战争中,表现都十分的勇猛,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清初开国功臣。那么,鳌拜作为一位忠心耿耿的开国功臣最后是因何变得为康熙帝所不容的?在他死后,他的后代们又过得怎么样?

说起鳌拜,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在我们熟知的众多影视作品中,如:《鹿鼎记》、《少年康熙》等都出现过鳌拜这个人物形象。历史上的鳌拜,关于他的生年没有详细记载,卒于康熙八年(1669),瓜尔佳氏,是满洲黄旗人。出身将门的鳌拜自幼便随父亲习武,他在武学上颇有天赋,小小年纪便已经精通骑射,到了可以参军的年纪之后便进入军营,从此效力军中,效忠于皇帝。

鳌拜一共经历了清太宗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三代,一路积累势力,最终作为三代元勋,成为了当时极为位高权重甚至能够影响清朝政局的重要人物。在皇太极统治时期,当时刚于军营中站稳脚跟的鳌拜因为一路跟随着清太宗皇太极征战厮杀,立下屡屡战功,尤其是在助皇太极将其日夜筹划的心腹大患皮岛攻占下来之后,鳌拜以首功晋爵,不仅从此得到皇太极的重视,还被亲自赐予了“巴图鲁(勇士)”的称号。到了顺治帝统治时期,鳌拜同样深得皇帝的器重与信任。在多尔衮还在世进行辅政的时候,鳌拜因为与其阵营不合曾遭受多尔衮阵营的敌对和打击,境遇并不太好,到了顺治七年(1650),多尔衮因病去世以后,顺治帝开始亲政,在这期间顺治帝将鳌拜视为心腹重臣,这让本就手握重兵的鳌拜在政治上也得到了颇为有利的发展。

或许也是这手握至高权力的滋味太过诱人,在权力面前,曾经绝无二心,忠心护主的鳌拜再也无法依旧像从前那般恪守本分,只做一位忠臣。顺治帝在临死前曾立下遗嘱由自己的皇三子玄烨作为继承人,选择了四位异姓大臣,其中一位便是他非常信任的鳌拜。就这样,拥有了辅政大权的鳌拜虽然在四位辅政大臣中排在末位,但因为其历事三朝,早已根基深厚,军功又高,鳌拜再也无法安于其位,日渐蛮横霸道,在忠臣之路上越离越偏。

随着鳌拜行事的无所顾忌和嚣张跋扈,加上他于朝野之上积威深重,作为一个朝臣,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深深地挑战到了皇帝的底线。尤其是在康熙亲政以后,鳌拜也依旧紧握着摄政大权,不归政于康熙。康熙当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便决意要铲除鳌拜集团,不管鳌拜以前立下过再多再大的功劳,在他如此行事之下也绝对要对其进行打压和削弱的。一开始,考虑到鳌拜党羽已遍布朝廷内外,绝不能打草惊蛇,少年康熙便以找人进宫陪自己玩乐为由,挑选了一批身强体壮的亲贵子弟整日表面上练习着摔跤游戏,实则在暗暗布局,等待击杀鳌拜的时机。

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在一次召鳌拜进宫觐见的时候,一声令下,后面早已蓄势待发的少年们一拥而上,一举拿下了鳌拜,之后又经过议政王大臣们的商议和审讯,列出了鳌拜三十几条罪状,最终,鳌拜被宣布处以革职、斩首的结果,不久后,就在禁所中死去了。

而在鳌拜死了之后,也是看在他曾经辅佐前两位皇帝的功劳上,康熙帝并没有因为鳌拜的罪状而对其后代下手,并且给了他们足够体面的生活。到了康熙五十二年(1713),已经垂垂老矣的康熙帝再次念其功劳,追赐鳌拜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在死后得到了追封,鳌拜为大清戎马半生所立下的功绩也算是有了该有的结果,鳌拜早年驰骋疆场,忠心护主,获取无上荣耀,是功臣也是忠臣,但奈何晚年忠心摇动,把持朝政,行事跋扈蛮横,最终一朝三代权臣落得这般下场,实在是令人感慨。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