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慈禧为何给“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鸣冤昭雪

2021-09-16 来源:腾讯网历史

慈禧身为两宫太后之首,大清王朝的实际掌权人,为何对这起民事案件如此重视?其实原因很简单,这起案件已经超出了一般案件的影响力。成为一件牵动全国舆论风向,甚至是关系到京城和地方争夺案件刑罚核定权的政治问题。在清朝末年,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渗透和侵略,清朝经济形势趋紧,国内矛盾激增。在这种大背景下,深居北京城的清王室不得不重用汉臣,改变过去的治国策略。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清王朝感到了不安。

杨乃武小白菜案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大清同治年间。当时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浙江省和江苏省是其中的代表。这两省是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全国读书人最多的地方。这就意味着浙江省和江苏省不仅关系到朝廷的钱袋子,更关系到官场势力。远在京城的清王室对此也一清二楚,从清朝开国到清末,始终没有放松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杨乃武和小白菜生活的余杭县,就是今天杭州市余杭区。事情还要从葛品连和毕秀姑夫妇说起,葛品连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职业是卤豆腐和卖豆腐。他身材矮小,属于丢到人堆里不容易找见的那种。他的媳妇毕秀姑却不一般,虽是个普通女子,但皮肤白净,五官周正,要比大多数女子看着秀丽。毕氏经常穿白色上衣和绿色的裤子,这是当时普通女子常见的穿衣搭配。

由于毕氏样貌好,引起了街坊邻居的关注,于是大家联想到了生活中常吃的白菜萝卜。再结合她的穿衣风格,于是给她起了外号“小白菜”。夫妻二人并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租房。葛品连的母亲葛喻氏也没有田产和房子,于是三人就风雨同舟,到处讨生活。他们租住了当地一位举人的房子,这位举人名叫杨乃武,是一位取得功名,在当地颇有声望的人。杨乃武早年丧偶,多年来一直是独身。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少街坊都寻思着给他找个媳妇。

葛品连和毕氏搬到这里后,周围的街坊就开始动歪脑筋了。由于《水浒传》在民间的影响力实在太大,葛品连又正好是矮个子。闲来无事的邻居开始各种脑补剧情,把葛品连想象成了武大郎,把毕氏想象成了潘金莲,担当西门庆角色的自然成了杨乃武。邻居们经常互相切磋剧情,暗自窃笑,最终越传越广,假的也成了真的。

葛品连起初不信,慢慢地也有了疑心。葛品连的母亲葛喻氏又恰巧是位刁钻婆婆,平常对儿媳妇没少指责。两人整天阴阳怪气,家里隔三差五吵架。这真应了古人一句话“小丑备物终必亡”,意思是没有实力的人拥有太多东西,会给自己惹来祸端。杨乃武听说后,也觉得很冤枉,这种事传开了,很可能影响自己的仕途和名声。便想方设法赶走葛品连和毕氏,主动提高了房租。

葛品连和母亲也心知肚明,三人立刻搬走了,然而事情还没有完。刚搬走没多久的秋天,葛品连卖完豆腐回家感觉肚子疼,媳妇毕氏立刻熬了一碗参汤给老公驱寒。不料才喝了两口,人就没命了。正好一旁的婆婆目睹了全程,以为儿媳妇复制了“潘金莲毒杀武大郎”的剧情,立刻跑去报官,称毕氏谋杀亲夫。

县官听闻此事后立刻派人调查,排除母亲下毒的可能,于是怀疑到了小白菜毕氏身上。再加上街坊邻居称小白菜不守妇道,勾搭杨乃武。县官一拍脑袋,就此定了案。审问小白菜和杨乃武,在刑讯逼供下,两人只好招供自己是奸夫淫妇。在古代,这类事情很容易扩大化,不仅要惩罚邻居,还影响朝廷在该地区录用官员的名额配给。案情呈上去后,省里认为证据不足,但也拿不出足够的证据重审,于是马马虎虎递到了朝廷,就此成了铁案。

不料杨乃武的人脉关系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同学吴以同是风云人物胡雪岩的亲信,另一个名叫夏同善的同学正好赴京上任。两人都觉得杨乃武被冤枉了,于是一边托人,一边让杨乃武的姐姐进京告御状。最终告御状成功,折子送到了翁同龢手里,直接递进了慈禧宫里。同时杨乃武的同学们也开始纷纷告状,浙江的民间媒体《申报》也公开鸣冤,整个江浙地区都在热议。慈禧本来懒得管,但转念一想,计上心来。自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来,朝廷就把很多大权移交给了地方,其中包括死刑核定权。太后一直找不到由头收回这些权力,于是下令重审小白菜案件。

案件当事人和死者尸体都送到了京城,多部门联合办案,经过勘查确定死者葛品连并非死于毒杀。朝廷翻案后,30多名浙江官员被问责,150多名六品以上中层官员被免职。这起民事纠纷最终演变成一场政治风暴。其实说到底,慈禧太后想利用重审冤案的机会,夺回下放到地方的部分权力,同时打压南方军阀力量。杨乃武和小白菜被释放后,一个因刑讯逼供打成残废,告别官场。另一个则出家为尼,了此残生。对这两人来说,人生虽然已经失去希望,但至少获得了清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