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大夏国的灭亡来自即位不久的拓跋焘的强势出击

2021-10-14 来源:腾讯历史

公元423年,年仅十六岁的拓跋焘登上帝位,改年号为"始光"。刚登基没多久,就有人来找麻烦,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北魏北面的劲敌——柔然。

柔然人和鲜卑人一样,过得也是游牧的生活,柔然人的先祖原本是鲜卑人的骑兵,因为犯了死罪,被迫逃到草原,后来部落逐渐繁衍,形成了柔然人。

北魏为了争霸中原,政治中心不断南移,对草原的控制力下降,柔然人趁机占据了蒙古草原,并不断侵袭北魏。

拓跋焘刚即位没多长时间,柔然人就聚集了六万部队杀入北魏境内,杀人抢劫,甚至一度攻下了北魏原先的都城盛乐。

拓跋焘立即组织反击,派兵打跑了柔然人。

不久之后,南边的刘宋政权也迎来了新的君主,不务正业的刘义符被废,刘义隆在大臣们的支持下登上帝位,刘义隆当时十八岁,拓跋焘十七岁,北魏和刘宋都是年轻的君主。

两个年轻人,将带领各自国家展开激烈的对决。

不过当时刘宋的情况要好一点,因为他们只需要注意北边的敌人北魏就可以了,其他方向没有强大的敌人。

而北魏就不一样了,除了要面对南边的刘宋,还要注意北面的柔然、西边赫连勃勃的大夏政权、北凉政权,以及东北方向的北燕政权(慕容宝死后,经过多次争斗,后燕灭亡,北燕建立)。

敌人不少,拓跋焘决定各个击破。

他先是组织大军多次北伐,沉重打击了柔然人的势力,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来对付大夏国。

公元425年,擅长打仗的赫连勃勃去世了,赫连家族为了争夺权力开始内战,拓跋焘抓住机会,亲自带兵来攻打大夏国。

赫连勃勃的第三个儿子赫连昌继承了皇位,拓跋焘逼近的时候,赫连昌还在举行宴会,突然听说魏军杀来,赫连昌大惊失色,仓促出城迎战。

拓跋焘率军发起冲击,赫连昌准备不足,被打得丢盔弃甲,逃回城内。魏军速度惊人,在城门还没来得及关的时候就冲了进去,在城中大肆劫掠,劫走了很多人口和牛马。

但是只要统万城还在赫连昌手里,赫连昌就依然是北魏的一个威胁。统万城(今陕西省榆林市一带)是大夏国的都城,是当年赫连勃勃派人修建的,非常坚固,是赫连昌最重要的据点,只有占领统万城,北魏才能对赫连昌造成沉重打击。

此时统万城的守军并不多,拓跋泰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带上几万骑兵,快速进击统万城。

但是统万城可不是好打的。

前文里我们介绍过,赫连勃勃为了让都城统万城足够坚固,在建造时投入了大量人力,制定了残酷的规定∶如果锥子可以刺入统万城的城墙一寸,就杀死建造者。

赫连勃勃通过这种残酷的办法,把统万城建造得坚固无比。

所以在听说拓跋焘准备用骑兵袭击统万城时,部下们大多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统万城非常坚固,短时间难以打下,不如等步兵准备好攻城器具,再一起去进攻。

拓跋焘不同意,他说∶"如果等攻城器具准备好再去攻打,敌人一定会因害怕而坚守,时间一长,我们的军粮消耗完了就危险了。我带骑兵过去,敌人看我攻城的步兵没来,就会麻痹大意,到时我以弱示敌,可以一战打败他们,我们的士兵远离家乡,身后又有黄河阻拦,这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拓跋焘不仅分析了对方,也分析了自己的队伍。

打定主意之后,拓跋焘率领数万骑兵迅速逼近统万城,同时派大将奚斤带领几万人进击大夏国控制下的长安。

长安是重要城池,不容有失,听说奚斤进逼长安,赫连昌赶紧派弟弟赫连定去增援长安。

赫连昌盯着长安,拓跋焘却盯着赫连昌的老巢统万城。在逼近统万城之时、拓跋焘获得了一个重要情报。

赫连昌的将领狄子玉过来投降,据他透露,赫连昌和赫连定约定,赫连定一旦在长安击败奚斤,就立即带兵返回统万城,和赫连昌一起夹击魏军。

拓跋焘得知了赫连昌的作战计划,为了避免被夹击,他必须要迅速拿下统万城。

拓跋焘于是带上一些老弱残兵,摆在统万城北,以弱示敌。正好这时一名魏军士兵因为违反了军法,被迫逃入统万城,向赫连昌报告说∶"魏军的军粮已经吃完了,步兵和辎重部队都没赶来,可以趁机进攻魏军。"

赫连昌听说之后,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魏军的步兵的确没来,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带上三万由步兵和骑兵组成的混合部队,出城杀向魏军。

这正中下怀。

拓跋焘命令魏军先行撤退,赫连昌一看,以为魏军要逃,下令全军追击。

等赫连昌部队离统万城有一段距离,不能迅速回城的时候,魏军停止了撤退,杀向敌人,双方展开了激战。

激战中,拓跋焘不慎从马上坠落,赫连昌的士兵立即冲了过来。狭路相逢勇者胜。

千钧一发之际,拓跋焘临危不惧,愈战愈勇,接连杀死了数名敌人,即使身上中了一箭,依然奋勇杀敌。

在拓跋焘的激励下,魏军士气如虹,很快把赫连昌部队击溃,由于离统万城较远,在魏军的围追堵截下,赫连昌难以返回统万城,被迫逃走,魏军顺势攻下了统万城。

统万城一战影响重大,魏军缴获了大量财宝和牛马,赫连昌损失惨重,自己的很多亲人都被魏军抓走了,赫连昌再也无力对北魏构成大的威胁。

而在长安,和另一路魏军对峙的赫连定也没坚持多久,在魏军的打击下,赫连定被迫逃往上邦(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

当然,赫连昌是不会轻易认输的,他继续带兵和魏军战斗,后来还打赢过几次。

为了彻底消灭赫连昌,魏军再次出兵,在这次战斗过程中,一个叫安颉的人表现很突出。

安颉,辽东人,擅长谋略,拓跋嗣曾经任命他为内侍长,负责监督各级官员,安颉严格照章办事,干得很好,深得拓跋嗣的信任。

这次魏军攻击赫连昌,奚斤是魏军主将,安颉担任监军侍御史。奚斤带兵逼近赫连昌,双方对峙于安定(今天的甘肃省定西市一带)。

魏军远道而来,军粮有限,很多战马都生了病,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奚斤决定坚守不战,派下属丘堆带人去民间筹集粮食。

赫连昌没有放过这个机会,立即带兵袭击筹粮队伍,打败了丘堆,魏军向老百姓筹集粮食的计划失败了。

战胜丘堆后,赫连昌更加自信,经常带兵来袭击魏军,魏军困于城中,又得不到补给,陷入困境。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安颉站了出来。他主动找到奚斤,请求带兵出击。

奚斤不同意,他认为现在已方马匹不足,只能用步兵和敌人的骑兵打,很难取胜,应该等拓跋焘派骑兵部队过来支援自己,才能出战。

骑兵速度快,冲击力强,步兵和骑兵打的确吃亏,奚斤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他没有注意到一点∶他们的粮食已经不足,还能坚持到援军到来的那天吗?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安颉坚持要求出战,奚斤则以缺马为理由拒绝,双方争执不下。于是安颉提议∶不如把将领们的两百多马匹集中起来,然后挑选精兵骑马作战,可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甚至可能设伏活捉赫连昌。

奚斤还是不肯答应。

最后安颉干脆绕开奚斤,和其他将领暗中行动,用仅剩的马匹组建了一支精锐骑兵。

不久之后,赫连昌又来攻打了。

赫连昌以为魏军会像以前一样躲在城里,任自己耀武扬威,然而这次他失算了。

安颉亲自带兵杀出,魏军士兵看到折磨自己多日的赫连昌,恨得咬牙切齿,个个奋勇杀敌,赫连昌没料到魏军突然有这么猛的攻势,很快被击退。

正好当天刮大风,灰尘满天飞,视线不清楚,赫连昌在逃跑中慌不择路,一头从马上栽下来,被魏军活捉。

后来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也被人捉住,押送到北魏,赫连家族的大夏国由此彻底灭亡。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