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古代借兵还的时候怎么算 死的人用不用补上

2021-11-08 来源:腾讯历史

所谓“借兵”,主要看这个“借”字怎么理解了,许多时候,被“借”兵的一方都是要支取好处的,他们更在意的并非这些士兵的损耗,而是后面能为自己带来怎样的收益。

换句话说,这借兵就如同风险投资一样,实际上是个砸成本的行为,赚了但有损耗,无非增加了成本,那还是赚。成本损耗过高,赔了也怨不得别人。

历史上的“借兵”,往往都有很高的附加条款,在一个聪明的借兵者手里,这些兵哪怕打光了,打死完了,也是能带来收益的。

或者干脆就是看情分,压根就是送人情,借兵者从没想着这些借出去的兵能囫囵回来。毕竟在封建统治者眼里,兵员也不过是些私产罢了,能全须全尾的还回来更好,损兵折将还回来你还得继续欠人情。

可以看看刘备当年是怎么借兵的。

东汉末年,曹操围攻徐州,刘备这会儿刚好给北海孔融解了黄巾之围,孔融求刘备去救陶谦,刘备转手就跑去找辽东公孙瓒借了两千兵,这些兵当时被赵云带着,随刘备一同征战。

刘备带着这些兵打仗了吗?没有,他也知道自己与公孙瓒靠的就是点老乡加同学关系,这里面孔融的面子也很大,靠这点人马也干不过曹操,只能代表公孙瓒的态度,所以刘老板随即开始了一段骚操作。

他带兵跑到徐州附近以后,装模作样,就是不攻曹,找了个机会居然写信给曹操,说曹老板啊,你看我都带兵来了,还是公孙瓒的兵,你就算了吧。

曹操这会儿其实也很难下台,因为吕布正在后面挖他的老家,见刘备在那一副很默契的样子,便卖了刘备的顺水人情,撤了。

这样,刘备便进入了徐州,成功利用一次借壳上市的机会进入徐州,还混了一批路上的饥民和陶谦给的4000丹阳兵。

赵云的军队也就是这个时候完成了任务,对刘备辞行而去,害得刘老板又哭了一场。

这个兵“借”的是兵马吗?其实借的不过是公孙瓒的“势”罢了,作为辽东的大军阀,公孙在在曹、二袁以及周围的州郡中影响力特别大,他能让赵云带兵陪刘备打仗,恰好说明了幽州方面对徐州的态度,容不得曹操不疑虑。

若曹操真的跑去把刘备借来的兵灭了,那就是另一个政治问题了,公孙瓒打落牙齿合血吞,怀恨在心是绝对的。如果激化了矛盾,不利于当前形势。

所以,公孙瓒的风险投资成功了,他的部队没有一点损耗,却让借自己情分的刘备进入了徐州。倘若不是后来吕布、曹操、袁绍之流翻江倒海般的争斗,公孙瓒等于为幽州派系赚了一大块战略要地。

而且公孙瓒也不傻,他一开始就没给刘备什么好兵,他给的是“幽州乌丸杂胡骑”。

这是啥么玩意儿?公孙瓒自己杀乌桓胡人杀得血流遍野,这帮子乌桓杂胡还能是什么好东西,无非是一帮当炮灰使用的奴隶骑兵罢了。即便死光了,公孙瓒恐怕也不会皱个眉头。

也就刘备反应快,知道这帮垃圾自己HOLD不住,索性硬把赵云给要过来镇邪,如此才安安稳稳的完成了任务。

孙策就比刘备不要脸多了,孙老板朝袁术借兵,完全靠的是利诱,诱饵便是“传国玉玺”。

袁术想当皇帝,孙策想要江东,于是孙策靠玉玺借来了袁术的3000兵马,等打完了江东,这些兵也没见还回去,凭东西换的为啥要还?

最出名的一次借兵是唐代王玄策打古印度的天竺。

这个故事其实挺出名的,王玄策带了30多人从大唐出使天竺,天竺国王挺高兴,还了许多的财礼,由使者随着王玄策去拜访大唐。

结果王玄策刚走,天竺朝中发生政变,大臣阿罗那顺篡位成了新王。

这位新王估计有点脑残,他派出大军追上王玄策,与大唐使团发生了交战,劫掠了贡品,然后王玄策跑了。

跑了之后呢,王玄策马上找到吐蕃松赞干布那里借兵。松赞干布非常够意思,当即点起1200精兵。

但王玄策觉得不够,干脆在吐蕃发讨逆檄文,自封为“将军”,又以松赞干布的名义借来7000尼泊尔骑兵。

就这样,王玄策带着近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天竺,一路疯狂推进,攻城略地,三天就连下两城,斩首3千,对方还溺死了1万多。

没多久阿罗那顺就被追得逃无可逃,被副使蒋师仁率军车翻活捉,尽获其妃子、王子,以及年轻男女一万两千多,牲畜三万,简直赚翻了。

借来的吐蕃和尼泊尔的这些部队吃亏吗?不可能的,当时据说有五百八十三座城邑投降(可能就是些村镇级别),这还能不发点烧杀抢掠的战争财,那可是古代!

此外,光东天竺王送来劳军的牛马就有三万,另带刀、弓箭、宝璎珞无数。后来王玄策都带了一万两千人和两万牛马到长安献俘,那些随同征战的只会赚的比这个数字更多,可谓盆满钵满,死几个人算啥?

王玄策借兵塑造了一段传奇,唐肃宗借兵可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连长安和洛阳都守不住,大唐岌岌可危。唐肃宗趁唐玄宗逃跑避难时,在灵武继位,开始收拾国家的烂摊子。

当时的唐军完全不能战,根本打不赢安禄山的军队,于是郭子仪出了个点子——借兵回纥。

国难当头,没有办法,唐肃宗只得出此下策。

最终唐回联军打败了安禄山,回纥的可汗还在继续勒索唐朝,要求将正牌的宁国公主献给他们和亲,唐肃宗也只能答应了,痛苦的将宁国公主送走。

除了宁国公主,唐朝还将荣王的女儿以陪嫁的身份一同送了去,回纥人高兴的不得了,被几代可汗日夜把玩,称其为“小宁国”。

除了将贵女陪嫁,唐朝还得给钱,每年需要给回纥2万匹绢帛。

这借来的回纥兵安分吗?哪有那么简单,他们绝不是为你大唐出生入死的,这些人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奸淫掳掠与叛军没什么区别。

甚至回纥兵四处劫掠人民的行为,唐政府不仅不管,还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只为他们勇猛作战,赶快结束安史之乱。

到后来,唐肃宗求回纥借兵几成习惯,动不动就求回纥帮忙,甚至还在诏书中称:“蒙犯不以辞其劳,急难无以逾其分”,合着都感激上了。

诗人杜甫极度厌恶这种行为,先作诗《北征》曰:“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后又作诗《留花门》,称:“中原有驱除,安忍用此物!”

果不其然,最后回纥人越欺负唐朝越有信心,他们甚至能因为太子李适,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没尊重他们的礼仪,冒犯了可汗”,用鞭子将几个唐朝官员活活打死。

可见,这借兵真不是件不要成本的事情,人家不缺那几个人,要的是更多的利益。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